分享

《孤独六讲》之情欲孤独

 安念夕 2017-05-29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情欲的孤独,在本质上并无好与坏的分别,情欲是一种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渴望在身体发育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更多的了解、拥抱,或爱,你用任何名称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儒家文化是最不愿意谈孤独的,所谓五伦,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都是在阐述一个生命生下来后,与周边生命的相对关系,我们称之为相对伦理,所以人不能谈孤独感。感到孤独的人,在儒家文化中是不完整的。如果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都不应该有孤独感。
    在欧洲社会里,很少看到个人隐私的公开,表明欧洲人对于隐私十分尊重,对于公领域与私领域的划分非常清楚,同时,他们也要求每一个个体必须承担自己的孤独。
    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不允许别人孤独,所以要把别人从孤独里拉出来,接受公众的检视;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害怕孤独。
    在任何反右运动中,都不要做第一个发言和最后一个发言的人,就看发言得差不多了,大概知道群里的意思时才发言,也不能做最后一个,因为容易受批判。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儒家思想,没有人敢特立独行,大家都守着“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后。儒家思想歌颂的是一种群体文化,在这里需要申明的是,并非认为歌颂群体的文化不好,事实上儒家思想是以农业为基础,一定和群体有关。所谓的群体是指大家要共同遵守一些规则,社群才能有其生存的条件,特别是在穷困的农业社会中。而特立独行是在破坏群体,就会收到群体的谴责。
    然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可以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但不要同时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给牺牲了。
 
    前述是广义的儒家文化,因为重视伦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压抑个体的孤独感,使之无法表现。而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就是正统文化,为历代君主所推崇,祭孔成为君主的例行性行程。儒家文化不再只是一种哲学思想,而是因为政治的“渗入”成为“儒教”,成为维持群体架构的重要规范,连孔子也无可奈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孤独感是破碎的,个体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情欲是会转换的,在极度的苦闷当中,会转换成孤独感。因为情欲的发泄很容易,看黄色照片、读黄色小说可以轻易解决生理上的冲动,孤独却依旧在。请与最低层次的表现就是看A片、读黄色小说,诉诸感官刺激,而感官刺激往往会使自己愈加孤独,所以转为其它形式。
 
    【生命本质的孤独】
    儒家的群体文化避谈死亡一如避谈孤独,我们用“去世、西归、仙游、升天”等字词来美化死亡。但死亡是生命本质的孤独,无法克服的宿命。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过,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
    孔子好不容易有个特立独行的学生,问他死亡是什么,结果马上就挨骂了:“未知生,焉知死?”可是,怎么可能不问死亡呢?死亡是生命里如此重要的事情,是生命真实的终结,一个文化如果回避了死亡,难免显得软弱。儒家文化固然有乐观、积极、奋进的一面,但它最大的致命伤,大概就是始终不敢正视死亡。
    儒家谈死亡非得拉到一个很大的课题上,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唯有如此死亡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自我接受的训练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死亡,可是人的一生有多少次这种机会?
 
    【孤独与伦理规范】
    忠、孝究竟是什么?当我们在谈孤独感时,就必须重新思考这些我们以为已经很熟悉的伦理规范。文化的成熟,来自多面向的观察,而不是单向的论断;儒家文化有其伟大之处,孔子的哲学也非常了不起,但当一个思想独大之后,缺乏牵制和平衡,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我们最底层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及语言模式,在本质上还是受儒家的影响,而这里所说的“儒家”早已跳脱哲学的范畴,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到底什么才是道德?阮籍不在母亲丧礼上哭,让所有人都说他不孝,而看到他因过度悲伤而吐血的只有一个朋友,便把这件事写在《世说新语》里。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孤独感的探讨一定要回到自身,因为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察自身为起点。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对生命的怀疑】
    孤独感的出现代表了个人意识的觉醒。个人意识是以社会中的个人为主体的意识,它是在人类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不同于先前懵懂无知的状态,拥有了个人意识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情感,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所处的自然社会的关系。
    蒋勋说:“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便会将视线从过于空、虚、大的外部世界转向自我的内心世界,开始重视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重视了自我的真情实感,所以对生命产生了疑问,对生活不再盲目无知地接受,开始了思索探寻,才对人生的种种有了更加深层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孤独这种较为高级别的感受。
 
    【生命的意义】
    生命真的有意义吗?这种对人的价值和自我的追求,也是在人们孤独感中寻求到的精神寄托。儒家文化一定强调生命是有意义的,但对存在主义而言,存在是一种状态,本质是存在以后慢慢找到的,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本质,除了你自己。所以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必须先意识到存在的孤独感,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
    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你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去意义,当你开始寻找时,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陈凯歌的《黄土地》里,那群生活在一个荒凉的土地上,像土一样,甚至一辈子连名字都没有的人,他们努力地活着,努力地相信活着是有意义的,或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意义。然而,不管生命的意义为何,如果强把自己的意义加在别人身上,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意义一定是要自己去寻找的。
 
    【抛开结局的束缚】
    如果我们用先入为主地善恶观去要求文学作品要“文以载道”,文字就会失去过程的描述,只剩下结局。先有结局,就不会有思考、推论的过程。
    个体的独立性应该表现在敢于跳脱大众的语言,说出怀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逻辑(logic)一词源于希腊文logos,就是“不同”的意思。你从正面,我从反面,以后才能“合”,才有思考可言。而如果只有一面倒的意见,思考便无由产生。有的时候,好的文学要提供的就是一种“触怒”。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这样的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在孤独的状态,你跑得愈快,孤独追得愈紧,你将不断找寻柏拉图寓言中的另外一半,却总是觉得不对;即使最后终于找到“对的”另外一半,也失去耐心,匆匆就走了。
    “对的”另外一半需要时间相处,匆匆来去无法辨认出另外一半的真正面目。我们往往会列出一堆条件来寻找符合的人,身高、体重、工作、薪水……网络交友尤其明显,只要输入交友条件,便会跑出一长串名单,可是感觉都不对。
    所有你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简化,反而需要更多时间与空间。与自己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外一半。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那时候你将更不孤独,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
 
    你应该用绝对冷静、客观的心态去面对所有东西,不能沾带任何主观的道德情感,回到物质性的存在本质去做分析。
 
    【孤独并非寂寞】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李白在《月下独酌》里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很自豪的孤独,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独才是圆满的。又好比你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会产生一种“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感觉,没有任何事情会打扰到你,那是一种很圆满的状态。
    所以说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触碰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有的时候站在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