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张餐台 日接108桌

 stc1975 2017-06-04

遛狗时偶遇黄金店面 
对于李建辉来说,开店并非他期待已久的转型方向,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曾经吃过开店的亏——1996年,他曾经辞职开店,赔掉了13万,而这些钱在当时可以买到三套大房子。从那以后,他跺着脚发誓:再也不做开店的梦了!2015年秋末冬初,时任阿婆味道餐厅总经理的李建辉早晨出来遛狗时,看到一家店面正在转让。虽然此处位于“城乡结合部”,但对面是汽贸城,侧面挨着石家庄鼎坚市场,背后则是一个大社区,而且还紧邻路口——这简直是个黄金位置:汽贸城、鼎坚市场里不但有大量的店主、员工,更有前来买车购物、源源不断的流动人口,背后的小区则住着好几万的居民,他们均有就餐的“刚需”。看到这些资源,李建辉蛰伏在心底、久违的创业热情又被激发了出来。他回家安顿好狗狗,便过来找到老板,以3万元转让费拿下了店面,并于不久后辞掉“阿婆味道”的职务,自立门户。
成也“单品”
败也“单品”
拿下店面,李建辉几番琢磨,想起了老石家庄人爱吃的一款特色面食——,使用荞面制成,有一股粗粮的醇香,口感劲道,汤汁鲜美,那番滋味一直萦绕在李建辉的记忆中。虽然是一款精彩有特色的面食,却多年蜗居在小摊上,没有人将其搬入大堂。李建辉决定以这个“冷门”作为自己开店的切入点,在设置产品时,他联想到如今流行的“单品店”模式——品种少、用工省、出品质量稳定,便决定以为主,附带十道凉菜,作为产品架构。
就这样,百年李记牛汤馆开业了。正当李建辉憧憬着一碗大展身手的时候,经营情况却频频告急:中午来吃的顾客人数尚为可观,但到了晚上,小店里总是冷冷清清,好的时候也只有三、四百元营业额,这令李建辉如坐针毡,夜不能寐。既然中午有人来吃,说明口味尚可;既然口味尚可,那晚上没人来必有其原因。李建辉思索多日,并转遍了周围的大店小摊,恍然大悟——成也“单品”、败也“单品”。中午需要吃工作餐的“刚需”顾客下班之后,晚上居民出来就餐时,如果选择只提供和凉菜的馆子,则既没法聊天也没法喝酒,还不如在家里吃一碗面条呢。找到原因后,李建辉迅速调整思路,立即增加炒菜!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添加了酸菜鱼、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酸菜肥肠、脆炸鲜奶、崩肝等50多道经典家常菜之后,晚上店里的顾客日渐增多,日营业额迅速上升到4500元,李建辉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生意刚刚好转没几日,周围一个大型社区开始交房。李建辉高兴坏了,这意味着他的小店又增加了1万多人的潜在客户。可始料未及的是,与新小区一同交付的还有开发商新建的一条美食街——一周内新开了20多家饭店!每开新店必然打折,吸引周围食客去尝鲜。这些食客即便每家店去尝一次,也得20多天才能轮一遍。果不其然,牛汤馆的生意急速下降,几日之内营业额就降到了3000元/天,一下子跌破盈亏平衡点!李建辉夜里失眠的情况也越加严重了!
铁板牛脊骨 煎出镇店菜
李建辉想,既然周边的食客被严重分流,那就得研发特色菜品,声名远播后吸引全石家庄的人来吃饭,突破半径“5公里”的就餐圈子。既然店里推的是牛汤,那么特色就应该围绕着“牛”来研发。最初吊牛骨汤时,李建辉选用的是牛棒骨,虽然进价便宜(约3元/斤),但吊汤后无法二次利用,只能扔掉。后来,李建辉在市场里发现了一种牛脊骨,以往常用来制作“苏式牛骨头”(一道卤熟后直接食用的牛骨菜)。它骨细肉多,吊汤时用量小、鲜香味足。虽然其进价约6元/斤,但核算下来总体成本并没有上升,而且更可贵的是,由于上面带肉,吊汤后还能二次利用,这让李建辉喜出望外。
吊完清汤之后,李建辉捞出牛脊骨,细细地端详了起来:直接配蘸料上桌的话,口味有些普通,他想起传统的炭火烤牛骨——口味焦香,但不够细嫩,而且上菜比较慢。有什么方法既可以做出烧烤的味道又简便易操作呢?他想起大街上的铁板烤鱿鱼:锅汽重、一次成菜,口味比大酒店的出品还香。既然鱿鱼可以上铁板煎制,牛骨是不是也可以?李建辉在后厨安装了一块铁板(即扒炉),将吊汤后盛出的牛脊骨切成块放在上面煎制,然后撒上孜然、黑椒等不同佐料试吃,他欣喜地发现:因煮制时间较长,牛骨细嫩软烂;因铁板煎制迅速,牛骨外层焦脆。试制成功后,李建辉立即在店里推出,奇妙的滋味加上实在的份量(38元/3斤),一下子惊艳了食客,粉丝数量蹭蹭上涨。这道菜虽采用铁板“煎”,但李建辉却给它取名叫“烤牛骨”,目的是声东击西,混淆跟风者的思路。果然,“烤牛骨”火了之后,有人以为烤制,有人以为油炸,想跟风却一时不得要领。
玻璃下的菜单
胜过真人推荐
虽然“烤牛骨”可以靠“实力”走红,但李建辉还是想做些推广,快速打出名气。一开始,他让服务员为顾客推荐,却无法保证每名服务员都讲得精彩,效果并不理想。有一天他去某店吃饭时,看到了压在玻璃下面的一个角标,回来便仿照这个形式,设计了一张菜单,着重突出烤牛骨,而且标上“特色烤牛骨,日售200斤”的广告词,也压到餐桌玻璃下面。这样客人落座后第一眼便能看见店里的特色,往往不需介绍便主动点上一份。这样做不但推荐效果更好,还省了给服务员的营销提成。
除了玻璃下面压菜谱的做法,李建辉还在店内楼梯间挂了一幅平面广告,收到了加倍的强化效果。他说:“百年李记牛汤位于二楼。我观察了很久,发现客人爬完一截楼梯后眼光会自然落到这面墙上。既然如此,我就把个人和烤牛骨的照片做成了一幅广告,标上同样的推荐语,让顾客还没进店便知道这里的特色。”

1、玻璃下压张菜单,胜过服务员推荐。

2、楼梯间的墙上挂一幅烤牛骨广告,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牛汤入罐:
增加十道菜 不添一个人
推出主打菜烤牛骨之后,李建辉又对配菜进行了大胆革新。为了不增加人手,他萌生出一个想法:什么菜既好吃又不需要厨师来制作呢?有一天外出尝菜时,他发现了一家小店:生意红火却不见厨师,除了老板是位男士之外,其余员工均为大姐。此店主要卖骨汤蒸碗,即大姐们将各色原料定碗后灌入大骨汤,放入蒸箱批量蒸熟即可出售。这一屉蒸菜给了李建辉很大的灵感:他家需要现熬骨汤做菜,而我家原本就有大量的牛汤,何不尝试这种形式呢?然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就在李建辉准备上蒸碗时,楼下餐厅却抢先一步推出了蒸碗和砂锅菜。既然如此,李大师只好另辟蹊径:蒸罐。他购买了几十个容积不一的陶罐,里面分别填入海带、蘑菇、肉糕、豆腐等食材,灌入牛汤,封上保鲜膜,餐前批量蒸熟。这些菜品口味醇香、汤汁鲜美,吃起来暖融融的,非常受顾客欢迎,而且如李建辉所愿,没有增派人手,只靠现有的厨师、服务员抽出餐前时间即可加工妥当。目前蒸罐菜共有11款,热卖的品种有豆腐夹肉、带鱼、海带、面筋、丸子、酥肉等。

Q∶百年李记牛汤饸饹店里共有多少员工?如何分配工作?
A∶我这家小馆后厨只有四人,其中一人负责做凉菜、煮牛骨、烤牛骨;两人负责改刀、炒菜;一人负责洗碗、压饸饹、做主食。前厅有四名服务员。

罐蒸豆腐夹肉

蒸罐菜既热卖又不用额外增加人手。

开餐前将食材放入罐里,舀入调好味的牛汤即可批量蒸制。

12元宫保鸡丁。
三元超值菜
客人叫声“哇 ”
有了特色蒸罐,李建辉便压缩了原先占库存、耗人力的家常菜数量,精简至20道,款款经典,例如地三鲜、干锅兔头、酸菜鱼、酸菜肥肠、梅菜扣肉、炸牛奶、干锅菜花、糖醋小丸子等等。在其中,李建辉特意推出售价3元的麻婆豆腐、12元的宫保鸡丁两款低价菜。很多店在推出这类诱客菜时,因价格便宜便草草制作,结果不但没有收到“诱惑”的效果,还起了反作用:厨师连这么常见的菜都做不好,其他菜更没法吃了!于是,这道菜点一次便得罪一位客人。李建辉说:“我把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打造成我们店的活广告,虽然售价便宜,但顾客一吃便不由自主地惊叫一声:哇!这老板还能赚钱吗?有了这样震撼的效果,顾客才能牢牢记住这家店。”
选用水豆腐 因为“不下饭”
一道麻婆豆腐如何能让顾客震惊呢?原来,此菜上桌时,油光红亮、豆腐细嫩、量大份足,极具“旺菜”气质,而更超值的是上面竟然有一层厚厚的肉末,完全不像3元菜的标配!正如顾客疑惑的,这么做菜,店里还能赚钱吗?李建辉说:“赚啊,毛利率还不低呢。因为我们选料得当:上面放的是鸡肉末,进价5元/斤,此菜配一两,成本5毛钱;下面选的是水豆腐,成本6毛,加上油、火的费用,这道菜毛利大约50%。当然这点利润是毛毛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它成为我们的活广告。另外,选择水豆腐制作此菜可谓‘别有用心’,一是因为它的成本远远低于南豆腐和老豆腐,二是水豆腐不下饭,客人要想吃好,必须还得点其他菜品,这样才能保证整桌消费不会太低。”
想放黄瓜丁 发现比鸡贵
宫保鸡丁又有一番什么样的玄妙呢?李建辉说:“此菜之所以能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因为它的卖相透出‘老板赔钱’式的实惠:除了一点花生米和青椒块,全是鸡丁!鸡丁!鸡丁!在制作时,我原本也打算配一些黄瓜丁,但后来发现黄瓜比鸡贵,于是干脆一份菜配上八两鸡脯肉,成本仅为
4元。”
烤牛骨
敢到簋街去叫板
这款烤牛骨突出料包的五香和牛肉本身的鲜味,无需浓重的药料,否则会抢走原料的风头。制作时,牛脊骨无需提前汆水,也不用改刀,泡净血水直接入汤桶煮制,熟后切成块、上铁板煎制。这样操作一是肉香,二是牛肉不变形,出成率更高。若提前改成块,则煮后牛肉收缩,露出骨头,看起来就没那么饱满了。
“香辣烤牛骨”上桌后,小编一行三人纷纷迫不及待地抓起来咬了一口,反应同样是:“啊!啊啊啊!”其外层麻辣焦香,里层却有着牛肉原本所不具备的软嫩多汁之感。采遍北京簋街旺店的小编,当即断言:这款牛骨拿到簋街去也能站稳脚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