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怦然馨动 2017-06-08


1、好马不吃回头草


老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说了千百年,到底为什么呢?

我们对往事的记忆,就像好马对青草的回头,因为生活是单程车票,我们必须勇往直前,所以,就要寻找足够的理由让我们学会放下,以便向着未来轻装前进。


但悲催的是,嘴上说着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事实上我们处处都在回头,尽管背影渐行渐远,内心里其实一直都在且行且珍惜,珍惜的当然不会是未来,而是那已经遥不可及的过去。


这种珍惜,这种回头,心理学上可以称之为记忆。

记忆是一种能力,是能够学习成长的基础。

积极的一面,可以为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凭着记忆熟能生巧;

记忆能够提升生活的内涵,思念故人往事萦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一种内心的丰富;


但另外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记忆同时还具有非常负面的作用。

记忆在对未来的决策中会转化成一种经验主义,它会让我们变得保守甚至顽固;痛苦的记忆会让我们对同样的情境,产生恐惧,裹足不前;而快乐的记忆,又会刺激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过于冒险。


因为我们一往情深,常常很难勇往直前。

记忆成为我们前进的一种锁链。


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悖论,特别是在交易当中,主力最多把我们害个半死,但我们记忆挖下来的坑,却足可以把自己活埋。


每一位交易者可能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以某一个价位平仓离场之后,通常不会愿意高价位去追进,结果就是面对一只黑马绝尘而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常常就这样失之交臂;

反之出货的时候也是一样,因为曾经错过了自己心目中的最高点,在次高点也不愿意再下手,最后见财化水,一场游戏一场梦还是好的,转胜为败屡见不鲜。

事后我们就会拍案长叹,如果再能够给我一次机会......


那个曾经发生的价位和我此刻的决策,到底有过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从数学上来看,显然毫无关系,比如掷硬币,你前面连续掷了十次正面,第十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仍然还是50%,不会是90%;

但市场实际运作却不是这样,前期的高点和低点,在未来常常会形成支撑位和阻力位,显然过去的成交价格在影响着当下。


因为数学是没有感情的,真空状态下,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可以割裂的;

而市场是由人构成的,人是受情绪主宰的,人的情绪通过记忆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贯穿一体。

所以我们不可能单纯的用数理的方式来分析和理解这个市场,以及面对自身的交易行为。


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前后花了几年的时间开发程序化交易,坦白说付出了不菲的学费,最近又重新完善,试图当成下单工具来用,提高一些你效率,结果再次付出了一笔学费。

在这个过程当中,越来越感觉到,虽然深知情绪在市场当中是一个坏的东西,但如果真的用程序切割掉人性因素,至少对我而言,反而出现了更坏的东西。


这就像阿尔法狗可以在围棋上胜过人类,但是,电脑画出来的画却永远不能达到艺术家的境界。交易根本上是门艺术。


也就是说,当我每一次试图利用程序而太上忘情的时候,市场就会给我一个很大的教训。

个人的粗浅体会是,最好的决策,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控制情绪,驾驭情绪。

(类似西蒙斯们的一些比较高明的算法交易是另外一个逻辑,不在今天分析之列。)


所以越来越感觉到有必要从脑科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我们在投资决策过程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还能够做哪些更好的改进?


2 、知觉选择性


因为自己对科学是外行,所以只能从网上找一些相对权威的说法一起参详。


在Scott Plous所著的The Psychology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中提到“不依赖于情境的决策是不存在的,我们所做出的决策与判断都取决于我们看待和解释当下世界的方式”,'

也就是说人们知觉(看待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会影响决策与判断。


知觉是人们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对当下情境所产生的解释。

这句话包含三个部份:

A、对情境信息输入的接收

B、对情境的解释

C、解释过程对过去记忆的引用。

这个观点在佛法里边有更深细的解读,佛陀认为,一个人的心必然包括,六根、六境、六识三个部分,进而形成十八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起试试看,在以下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什么?

有人会看到两个黑色的人、也有人看到一个白杯子,

眼力好的人会同时看到两者。

注意,如果拿给一个三岁小孩,他可能会告诉你只看到黑色和白色。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因为孩子大脑中记忆最强烈的印象是颜色。

这种抽象的人形或者白色的杯子对他来说还不够熟悉。

这就是同样的眼睛,看到同样的事物,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这种不同的差别与记忆力息息相关。


专家认为:由于刺激过多,人们感觉器官在接受外在客观情境信息的过程会选择性的只让一部份信息进入大脑解读,而另一部份则会被过滤掉,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知觉选择性”。


影响选择性的因素包括:

  • 外部因素:刺激强度、大小、运动、新异性、熟悉性

  • 内部因素:经验、兴趣、动机、人格


如果认同这个原理,就能够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能够理解那些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明明是火坑还是有人愿意往下跳?

当然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行情走势图,菜鸟与老手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因为每个人都只看到了自己,经验决定的能看到那一部分。


佛陀认为这是业力决定性使然。面对同样的事情,会感得不同的果。比如同样面对一池春水,人看到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鱼看到的是房子,如鱼得水自在还家;

饿鬼看到的是脓血,口渴如焚,却不得已饮;

而天人看到的是琉璃,可以在上面轻盈起舞。


3、 认知吝啬鬼

当信息传入大脑并开始被大脑解读的过程,即“知觉选择性”,大脑会选择认知资源浪费最少的方式解读。S.T.Fiske与S.E.Taylor研究发现人类是“认知吝啬鬼”,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总是试图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策略,其过程为:


  • 忽略一部分信息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

  • 过度使用某些信息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 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因为这已经足够好了


这种选择性倾向,就导致了同样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答案,问题越复杂,答案的差距越远大。

例如你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些内容:

目前的市场进入牛市、

雄安概念股将会常炒不衰、

美国万一对朝斩首将会成为A股的黑天鹅、

技术分析不如基本分析有效、

指数定投比选择黑马收益率更低、

期货交易比A股投资风险更大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能够面对的一些问题,大量的媒体与专家学者也经常针对这些大众的关切抛出一些结论性的观点,而绝大多数菜鸟就会不经思考的选边站队,只要于自己当下的感受相契合就会点赞,否则,就给你差评甚至不屑一顾。


首先

这些信息到底与我们的交易决策有没有必然联系?

这些观点是对是错能不能用?

这其实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次

退一步,即使这些信息真的有用,当你去接受一种观点和立场的时候,请问你有没有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找资料核实他的论据,采用有效的逻辑去验证他的论点?

这其实是非常浩大的一个工程,我们几乎在一瞬间就下了结论,把自己的财富和智慧轻易绑到了别人的裤腰上。


我们那一刻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过去的经验吻合程度,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认知吝啬鬼”。

那么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包括末学在写这个小号的时候也非常有感触,信息的泛滥加剧了这种认知的吝啬。


对于自己原创文章的思想深度专业广度,对于文中对市场趋势分析时点把握,以及对于交易体系心理建设,甚至行文与技巧的价值与水平还是自信干货颇多的。

长期跟踪下来的老朋友,应该能够感觉得到,或者你去翻阅历史文章能够看到满满的含金量,对于真正对自己交易负责的人来说,比如让自己倒退二十年能够见到这些,肯定是如获至宝。如果不是因为报答师长的恩德,要走大乘菩萨道,也不会这样辛苦这样子无偿地奉献出来。


但因为没有包装推广,不去做标题党,不利用平台造势,基本上就只能沉睡在这个角落里。大多数人宁肯去臆想自己也成为小鲜肉大战百合一指禅,也不愿意正视到这些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但奇葩的是仍然还想着通过交易而暴富;

真正关注但愿意烧脑走心的也非常少,会依据过往经验轻易做出取舍,看完了也就算了,很少有人愿意转发与传播。


我从后台数据能够感觉到这些,所以,对于本号叫定位一直比较摇摆,一方面希望影响面扩大一些,利益帮助更多人;同时又不愿意过份迎合浪费生命写些自知全然没用的热点。

这背后的问题就是认知的吝啬。

或者说我无法突破受众的认知吝啬。

但对于交易者来说,对自己投资负责,克服认知吝啬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4、记忆的重构


人们在解读情境信息的过程还会受到另一些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家讲过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比如你参加一场非常精彩的音乐会,一曲长达二十分钟的交响乐让你如醉如痴,但在最后的那一刻,突然出现了意外的不和谐音,尖锐而刺耳,最后你记得的是什么呢?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二十分钟的优美享受瞬间化为乌有,只有那最后的,不和谐,会常留在心底。


又比如,夫妻相濡以沫二十年,最后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分手,其实在过去的生活中亲嘴的时候比吵嘴的时候多,至少在年轻的时候;但绝大多数的分手都会反目成仇,或者形同陌路。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分手之前的痛苦的时光。最后决裂时的伤痛感受掩盖了二十年的风花雪月。


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我们依靠记忆来做决策,而吊诡的问题是我们的记忆靠谱吗?


Hermann 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实验证明: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在经过人的学习后,便成为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开始遗忘(但并不是全部遗忘,而是部份内容遗忘)。



Loftus与Myers指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记忆并不是在我们过去经历发生的时候被我们存进记忆库中的拷贝这么单纯,相反,记忆是在我们提取它的时候才建立起来的。

在发生重建的这一瞬间,我们所用到的重建材料也就是那些填补缺失细节的逻辑推断、与原始记忆混合在一起的关联记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信息。


比如三十年的同学会,让我们想起很多青春的美好,但这种记忆中的美好,是真实地发生在三十年前?还是只是此时此刻记忆的拼图?


科学家研究发现:当记忆的原始材料遗失越多时,所构造出来的记忆、经验也将更不准确,人们会更加倾向于依失真的过去经验构建知觉,结果当然也会失真。


为了理解这一点,科学家认为有必要认识一下我们的大脑结构

生物学上的大脑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影响着思维和行为的不同方面。


古脑:

即脑干,这部分是进化中最先产生的。古脑只关心两件事,生存和繁衍,也就意味着这类信息会优先驾于其他任何信息而最先引起我们本能的反应(性、食物、危险)。古脑也负责调节身体的自动功能,如消化、呼吸和反射活动。


旧脑:

之所以叫旧脑是因为它在空间上和进化顺序上都位于古脑和新脑之间。它控制情绪,负责让人产生诸如开心、难过、愤怒的情感。


新脑: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脑皮层。新脑负责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分析、推理等。


三者之间的协同运作机理是这样的:当我们感知到某个东西或事件时,大三个部分都会参与思维和作用。其中古脑和旧脑比新脑反应更快,因此在新脑(掌管理性思维的那部分)做出反应前,我们就“本能”地“下意识”地行动了。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一只股票跌到了你买入价的50%,也就是说你被套牢了。你将会做什么?

我们认为的心路历程可能是这样的:

你看到了股票的跌幅

→你算出了自己的绝对损失

→你感受到了这种损失对于未来生活的伤害

→你希望赶紧从这种伤害中逃离出来。


扪心自问一下真的是这样么?

科学家认为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你看到了套牢

→你感到了恐惧

你斩仓了,用斩仓逃离内心恐惧。

所以究竟是什么把你抛出了市场?

你的本能!


这种能形成了你我与生俱来的、历经千万年进化更加敏锐而不动声色的行为模式。


这一过程接近于五蕴中的行蕴,称之为行心所,正是修行的关键。

修行的重心不是修改行为,而是修行蕴,修改行心所,进而才能彻底改变命运。


对应到我们的脑结构上来,科学家认为在市场中应该是这样运作的

  • 如果股票没有浮亏,气氛比较轻松,你会用新脑处理。但问题是新脑又受前述知觉的影响,也不靠谱;

  • 如果股票出现少量浮亏,心中开始不安,你会用带着情绪的旧脑处理,对于市场判断已经不客观,非市场因素加进了判断;

  • 如果亏损幅度很大,超过了你的心理预期,你的古脑马上反应,拔腿就跑。市场每一轮底部的恐慌性杀跌都是这样形成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基于对未来的记忆而做出的决策通常都是不靠谱的,或者说我们在面对重大的决策的时候,必须让自己从感受捉抽离出来,然后回光反照,看自己当下的内心,仔细辨别哪些重要的因素因为认知吝啬而被埋没,哪些因为记性重构而被修改,哪些是因为本能冲动而需要控制,然后再去决策则虽不中亦不远矣。

当把这些功夫训练成本能的时候,才算得上真正的修行。

今天先谈到这里,如何修行才最有效?

我们明天接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