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界限

 勿忘我杂谈 2017-06-11

         ”界限“一词在亲子关系话题或者人际关系话题中常常被提及,”界限“的物理名词解释是:事物之间的分界、限度,那么这个词汇用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又有怎样的显性含义呢?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存在于一个关系的社会里,所有的生活实质正是各种关系的运作结果,而处在关系中的我们却常常没有意识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词汇——界限。

 

       关系的存在直指两个或多个个体的联结,不同的个体无论是在物质形态上的独立还是在内在精神上的区别,都意味着两者联结时需要际遇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便是“你”与“我”关系交合时存在着的一种隐性物质——“界限”。

 

        有时“你我”之间看起来似乎没有界限,而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交合不可能像水一样汇集交融,那么可以照见到的是,其间的关系是一种界限的吞没,“你”在“我”之中,或“我”在“你”之中,那个被对方吞没的“你”或“我”个体被掩埋,难以找寻到真正自我的存在;有时“你”的界限逾越过某个特定的疆界,于是“我”有被侵犯感,两个个体在交合时一进一退的试探,一方被另一方攻击或推进,使得其中一方感觉被侵犯,这其中的关系便是一种界限的掠夺。

 

        无论是界限的吞没或者界限的掠夺都会令人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想一想,一个即将溺亡的人感受到被无边的水将身体吞没,那种恐惧和无助是完全可以被预见的;而一个个体遭遇另一个个体意图的渗入式攻击,会导致其个体感觉到身体被剜割,那种切肤之痛应该也是可想而知的。在生活中当遇到这种现实的危急状况,人们定会有所防御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是在人性关系中隐藏着的行为危机却常常无法被人们的眼睛所看到,正因为这是人性内在的运作层面,人们往往无法照见到其中的“界限”正在沦陷,所以大多数人都在各种关系中挣扎斡旋,不断体会着各种痛苦和煎熬。

 

     “界限”的另一个层面也可以和“接纳”形成一种对应,“界限”在隐性的层面运作,而“接纳”则在显性的层面显现。

 

        那么,让我们先从容易被察觉的显性层面来看看“接纳”,接纳我们大体可以分为不完全接纳、无助接纳、焦虑接纳和完全接纳四种。

 

        不完全接纳:两个人之间如果没有接纳,即我和你没有交集,那么关系即无从产生,这样两个人只是毫不相关的陌路人,而一旦有了关系的联结,那么必然有了接纳的存在。关系中,有的两者常常看到的总是对方的缺点,实际上是将自己的不完美投射到了对方的身上,这类的不完全接纳可能也会与无助接纳或焦虑接纳对接,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各自为营的显性关系,双方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行走,在关系中形同陌路,偶有交集引发短暂的“界限”交错,更多的时候则是平行线。例如亲子关系中,父母在自己的世界里忙得焦头烂额,无从真正看到孩子,而孩子也在自己的世界里体会着与父母的疏离,如此生活环境中的父母可以看到他们不仅对自己、对孩子的不完全接纳,甚至可以看到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不完全接纳,而在其间成长的孩子也必然会生成出许多对人、对事物的不完全接纳。再如人事关系中,员工和领导的关系,两者各自为政,致力于自己领域的工作,偶有交集,但并不深入。处于不完全接纳状态的人群界限分明,因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保持着距离和尺度,这部分人常常感受到内在孤独的痛苦。

 

       无助接纳:在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产生界限的吞没或界限的掠夺,受方因为各种原因的考量或局限,选择屈从或者自愿放弃自己的界限,例如亲子关系中,弱小无力的孩子面对父母的权威只能选择无助接纳。再如夫妻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不满或者愤怒,为了家庭的圆满、孩子的成长又或自己对爱的渴望等各种原因,选择无助接纳,以求暂时的安宁与平静。处于无助接纳状态的人群界限模糊,因为他们内在的某个需求令他们总是背离自己的实际感受,这部分人常常深受消极痛苦的煎熬。

 

        焦虑接纳:关系双方有着自己的独立立场和需要,但往往在关系运行的状态中,因为各种理智、判断、情感、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冲突,导致对界限产生极大的焦虑和恐慌。例如亲子关系中,母亲有自己的个人需要,但与此同时看到深爱的孩子表达出与自己相冲突的需要时,各种思想观念的抗衡不断消耗内在大量的能量;而孩子在感受到自己深爱的母亲未满足自己所需的关注时,会用各种挑衅、委屈、忤逆的方式去试探,直到他内在的体验与母亲口中表达的爱是一致之前,孩子都会不断用焦虑接纳的方式去辨认和承接。再如朋友关系中,一方给予另一方,而受方在接受时直觉中有不安的元素,从而生成对对方是不是真正愿意给予或者对方传递了怎样的信息的焦虑等。处于焦虑接纳状态的人群界限模糊,因为各种情感的纠缠和情绪的起伏都会影响他们对界限的判断,这部分人常常感受到内在极大的冲撞之苦。

 

        完全接纳:你不仅仅接纳对方,同时真正接纳自己,你确信你和对方都是独立的,你们各自有独立的思想和需求,你不会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希望对方与你同步,也不会因为对方的渴求而委屈迎合,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独立。我和你存在于关系中,但我不会因为情感、道德、标准、爱或者任何议题的评判而屏蔽自己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也能清楚的看到你的需要,只是我们各自负责,各自满足。处于完全接纳状态的人群界限清晰,在关系中游走自如,精神独立而自由。

 

        以上四种显性层面的接纳状态揭示了人性关系中的隐性“界限”,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界限的存在,但能亲身感受到不同接纳状态带给我们的不同体验。在生活中,我们行走在关系里,往往没有觉知到自己正在被怎样的东西所捆绑和束缚,那些制约你的东西一定来自深层次的源头,想要破茧成蝶可能需要一段痛苦而艰辛的内在探索旅程,但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是可以支持我们在关系中成长,并且帮助我们为内在探索的旅程点燃一盏指路的明灯,那便是——真正看到自己、完全接纳自己,让那个自我的界限来得更清晰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