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干针疗法是针灸学的一部分

 问道lzg 2017-06-12

论干针疗法是针灸学的一部分

彭增福1,许能贵2,卞兆祥1,李灿辉3,陆卫东4,黄  5,王少白6*

(1.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香港;2.广州中医药大学;3.加拿大汉博理工学院中医部;4.哈佛大学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5.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6.国际靳三针学会,美国纽约10019)


 

针刺阿是穴治疗疾病,尤其是在痛证的治疗中,是针灸较为常用的方法。近年来,以激痛点为刺激部位的干针疗法(dry needing,DN)在西方开始出现。一些没有进行针灸师注册的其他医学领域人士,如物理治疗师、整脊师等,实施干针疗法。无论是其使用的工具,还是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及应用范围都未能超出针灸学领域,故干针疗法仍属于针灸范畴。可是,部分物理治疗师们否认干针疗法是针灸学中的一部分,并认为其可以不受针灸管理条例的监管。根据美国中医师公会统计,至2016年底,美国至少已有5个州通过立法,将干针从针灸中切割出来,纳入到其他医疗专业范围[1]

本文试分析针灸与干针疗法的基本定义、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等内容,认为干针疗法是针灸中的一部分,干针疗法属于针灸中的针刺疗法。

1  从定义来看针灸与干针疗法

针灸包括针刺与艾灸。很多情况下,英文中的针灸(acupuncture)一般既包含针刺,又包含艾灸。这里,为了相互之间的可比性,我们先抛开灸的方法,只比较一下针刺与干针的定义。

1.1  针刺的定义

早在1952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前主席王雪苔2就指出 “针法就是以针的机械性刺激,施用于身体特定部位的皮表,或组织深部,以治病的方法。”赵尔康等3则明确指出针刺之定义是:“取金属所制之针······在人身之经穴位置上,或适当之刺激点上,用一种刺激之方式,由皮肤而刺入肌肉之间,运用各种不同之手技,使筋肉、神经、血管,发生兴奋、制止、诱导之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之功能,以收祛病及增进健康之效果,为治疗中历史最悠久之方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针刺定义为“使用毫针刺激皮肤上或皮肤内一定的解剖位置,有许多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这与美国国家替代与补充医学中心有关针灸的定义基本相同[4]。此外,在各种医学词典里,针刺的定义都大同小异,都强调是一种用针刺入体内,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

1.2  干针的定义

根据美国物理治疗协会(APTA)的定义[5],干针是指用毫针刺激入皮肤下的肌筋膜激痛点、肌肉、结缔组织以治疗神经肌肉性疼痛与运动损伤的一种治疗方法。从而可以看出,干针使用的工具也是针灸常用的毫针,目的相同,只是对刺激部位的描述略有不同而已。显然,从其内涵上看,干针属于针刺。

干针是DN的中文译称。早在1959年,我国就发表了以“干针”为题名的临床针灸论文[5]。《中国针灸辞典》将干针定义为:“指针刺麻醉中单纯针刺的方法”[6],即用不带液体的注射器针头进行操作,而非穴位注射。在中文里,穴位注射又被称为水针,反喻单纯使用毫针或针头的方法为干或旱针。通过对针刺与干针定义的比较,不难发现,两者均使用金属合金作为针具,均以防治疾病为目的。针刺的定义还包括皮肤、神经、血管等刺激部位,而干针则局限于肌肉、结缔组织,其刺激范围明显小于针刺的定义。因此,干针实质上只是针刺的一部分形式。

从基础理论来看针刺与干针疗法

2.1  针刺的基础理论

“以痛为腧”是传统针刺选穴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经络学说、经筋学说在远古时期发展和形成的基础。针刺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应用在此基础上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发展与完善,从而产生了以经络辨证为基本特色的理论,用来指导针刺临床的操作。

由于针刺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因此,需要对解剖相当熟悉,解剖是针刺的灵魂。包括牛津大学学者在内的科学家们通过对穴名的考察发现,在《内经》时代,中国古代的解剖就相当成熟了[7]。这说明,早在远古时期,针刺的起源与形成,与古代相当成熟的解剖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络与经筋理论,就是建立在对古代人体生理病理的观察与针灸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存在着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以及无数小的络脉,沟通了体表与内脏,将肢体与躯干、头颅、肌肉骨骼之间相互联系起来。经络辨证就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位、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这是传统针刺方法取穴治疗的理论依据。

1899年,清代刘钟衡所撰的《中西汇参铜人图说》,才将西医生理解剖引入了针灸教材[8]。1931年,中国现代针灸学的奠基人承淡安在其所著的《中国针灸治疗学》中,运用人体骨骼图、肌肉图、血管分布图、神经分布图描述了每个腧穴的定位和解剖结构,正式掀开了现代针灸学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在他的引导下,许多学者开始尝试用现代生理学说解释针灸的作用机制[9]。如1934年,罗兆琚[9]提出针灸之生理作用说。同年,唐世丞[10]在《针灸杂志》上发表了“电针学之研究”,开启了中国现代针灸研究之先河。1958年,针刺麻醉术在我国首先成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去认识和整理针灸学的理论、法则和临床实践等一系列的事实表明了现代针灸学的诞生[11]。袁其伦在总结现代针灸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现代针灸学的构想与模式。其中有关穴位问题,他认为,应从现代解剖、生理的角度对穴位作实质性分类,并尝试将穴位分为皮神经穴、混合神经穴、血管神经穴、淋巴普(结)神经穴、压敏穴、痛敏穴、一般穴等7类[12]。赵耀东[13]从治疗范围、治疗原理、治疗作用、治病基础、经络的实质、循经感传等6个方面阐述了传统针灸和现代针灸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陈少宗[14-16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现代针灸学的论文,主张用现代科学理论来指导针灸。这些均说明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知识早已是现代针灸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次,以现代医学解剖为基础的各种新针灸理论也相继产生,如神经干刺激法、神经节刺激法、运动点针刺法、反阿是穴疗法、神经节段取穴法等,都是在现代医学解剖与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2  干针的理论基础

干针所依据的激痛点理论的主要基础是肌肉的解剖与功能,实质是中国古代经筋刺法的一种。有人比较了基于肌肉生物力学结构的肌筋膜链,发现11条 肌筋膜链与传统十二经络的体表走行有着惊人的相似[17]。通过比较激痛点的疼痛模式与相关穴位的循经感传,也发现二者高度一致。它们都与《灵枢·经筋》所记载的肢体十二经筋的分布区域和走向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干针所依据的激痛点理论,本身就应该是现代针灸基础理论的一部分。因此,有学者认为,干针实际上是一种去经络化的针灸[18]

和任何其他学科一样, 针灸学也不断向前发展。这既是医学的发展规律,也是针灸学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因为针灸是以体表物理刺激为治疗手段,其效应和治疗原理与基于人体形质认识的现代医学更易相关联。因此,针灸学的现代发展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关系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在技术方法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呈现明显的现代科学化倾向。

因此,以肌肉筋膜等解剖知识和激痛点为理论依据的干针是用现代语言对针灸阿是穴疗法的进一步描述,是针灸适应社会需求的自我完善,是针刺治疗经筋病的现代发展和完善,完全应该属于传统针灸的针刺疗法。

3  从针刺部位来看针刺与干针疗法

3.1  针刺的部位

传统针刺的部位,包括经穴、经外奇穴与阿是穴。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常选用不同的穴位,通常会多种穴位联合应用。但总的来说,对于普通内脏相关性疾病,经穴相对比较重要,而对于“经筋病”则多采取以痛为腧的阿是穴。

阿是穴来源于《内经》的“以痛为输”,其名称首见于中国唐代的《千金要方》。原本是一种取穴方法,即如果病人有疼痛,检查者便在局部按压,如果正当病灶所在处,不管它是不是穴位,当按压时病人感到舒畅痛快或疼痛加重,病人就会告诉检查者说:啊,正是这一点。无论用灸法,还是用刺法,都有显效。激痛点的判断标准之一,也就是按压或针刺以后,能否再现或减轻病人的症状。可见,阿是穴与激痛点的判断标准也十分相似[19]

那么,激痛点到底是与有固定位置的经穴相似?还是与无固定位置的阿是穴相似呢?其实,在临床实践中这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因为在早期,古人治疗经筋病,即肌筋膜疼痛之类病症,主要取穴原则是“以痛为腧”。如按压天宗穴会出现手太阳经的循经感传。这与冈下肌的激痛点引起前臂及上臂后侧牵扯痛基本一致。其次,阑尾炎常在膝关节外下方的胫腓骨之间出现压痛点,其位置接近足三里穴处。因此,阿是穴虽然位置不固定,但仍有规律可循。

再次,穴位的发展史表明,穴位经历了从阿是穴到奇穴,再到经穴的发展过程,因此,可以说,经穴与经外奇穴、阿是穴在本质上没有区别[20]。但是,为了临床、教学与国际交流的方便,逐渐将刺激部位固定下来。当今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腧穴标准化定位正是做的同一类的工作。Travell等[21]也认为,每个人的激痛点位置都不一样,书中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才标记出来。由此可见,激痛点与穴位,无论是腧穴,还是阿是穴,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因此,有人主张将激痛点合并入针灸的阿是穴范围[22]

3.2  干针的刺激部位

干针的主要刺激部位是激痛点。在全身147块肌肉中,已发现255个激痛点。其具体位置常因人而异,其面积通常小于1 cm2。首先,从数量上看,激痛点大约占经穴的2/3稍多。其次,从部位上看,Dosher[23]则发现92%的激痛点与针灸穴位在解剖上相对应。Melzack[24]、Birch[25]、Hong[26]等认为,激痛点就是传统针灸的阿是穴。

其次,激痛点常位于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处以及肌肉附着于骨骼处。每一块肌肉都可以产生独具特征性的疼痛与感传痛。而传统针灸穴位的分布一般以肌腱附着处及肌肉肌腱交界处的关节周围较多见,而上臂及大腿部等、小腿后部等大肌肉处反而穴位比较少[27]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激痛点的具体位置、临床特点,还是从其分布规律来看,它都与经穴及阿是穴基本一致。

4  从针刺方法来看传统针刺与干针疗法

4.1  针具的选择

由于病变涉及的部位不同,因此,传统针刺会根据软组织病变所涉及的皮、脉、筋、肉、骨5个不同层次而使用不同的针具,古代的九针之说,即是指此。如《灵枢·官针》载:“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针于井荥分输。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输,取以四时。”这些充分说明,不同的针具用于不同的病症。同时,也说明传统针灸所用的针具十分丰富。在此基础之上,现代针灸工具则有毫针、圆利针、三棱针、梅花针、芒针、皮内针等不同针具。此外,还有电针、激光针灸、穴位按压等。而干针以灭活位于肌肉中的激痛点为主要目的,所采用的针具,只是传统针灸九针中最为普遍使用的毫针,而没有其他针具。

由于干针是从激痛点注射发展而来,其早期的针具主要是皮下注射器的针头,针具相对较粗,因此,常会引起明显的针后疼痛感。后来,在针灸师的启发下,才重新使用了传统针灸的毫针。即便如此,“干针”的针刺工具也属于传统针刺针具的一种。

4.2  针刺的深度与进针方向

因病灶所处皮、脉、筋、肉、骨层次的不同,传统针刺有相应的针刺深度。病在皮肤,针刺宜浅;病在浅表血络,可刺络放血;病在肌腱,则不宜出血,主要针在肌腱附着点上;病在肌肉,可采取像鸡足样针刺。病在骨骼,宜深刺入骨膜。更有趣的是,这五种不同进针深度的刺法中,其中的“合谷刺”,形如鸡足,就是一个典型的扇形针刺,而且,主要用于治疗肌痹,即肌肉疼痛类病症。

干针的操作主要在肌肉层进行,因此又称之为肌内刺激疗法。为了尽可能灭活所有激痛点,一般主张扇形针刺进行扫散,这与传统针刺的“合谷刺”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这种散刺的方法,早在元代就有人主张对于阿是穴采用斜刺的方法。这说明,干针的具体刺法也属于传统针刺,只不过干针的刺法简单,远不如传统刺法内容丰富。

4.3  从针感来看

在传统针刺中,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关键;“气至病所”是基本原则。因此,术者针下有“如鱼吞钩饵之浮沉”的沉紧感;患者有酸麻胀重痛等感觉,有时还可能产生一些植物神经反应[28]。干针也强调能诱发特征性感传痛,认为局部的抽搐反应是刺中激痛点的重要标志。相反,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及不同病症,传统针刺有时可能会采用较温和的针刺方法,或浅刺,或轻刺激,也就是说,有时并不十分强调得气的针感。如王少白为了尽可能避免强刺激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创立了舒适化针灸——“糖针”疗法[29],同样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5  从适应证来看针灸与干针疗法

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于1979年、1996年公布了针灸的43种及64种针灸适应证[30-31。2002年,再次详细分析了针灸治疗病症的范围及疗效,共列举了107种病症[32]。国内2008年杜元灏等的有关统计分析表明,针灸的优势病种多达16大类,461种病症[33]。而干针则是以激痛点为针刺部位,其主要适应证只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而且,对于顽固性肌筋膜疼痛,局部激痛点针刺灭活的疗效并不十分满意。相反,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循经远端取穴反而疗效会更好[34]。因此,传统针刺对于这种肌肉疼痛的取穴方法,并不局限于病灶局部的激痛点。

由此可见,传统针刺治疗的范围非常广,而干针的适应证相对较窄,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而已。

从针灸医师的知识结构来看针灸与干针疗法

一个合格的针灸医师,除了要学习传统的中医理论以外,还必须在大学学习许多西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其次,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中医专业课程,也包含了必要的现代医学内容。其中完全属西医的基础课程有6门,西医临床专业课程有内科与外科2门。其他中医专业课程也都包含了相关西医专业课程。有关激痛点理论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肌肉的解剖与功能、肌肉的触诊与评估等。这些内容可以包含在解剖、骨伤等专业课程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所有高等院校医学本科以上专业的人士,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以上,才有报考执业医师资格[35]。这些说明,目前的针灸医师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日常临床实践中,可以包括激痛点针灸疗法。

学者们一致认为,只有在教育部认可的针灸学校或课程班接受正规的针灸教育,才能从事针灸[36]。美国医学协会也指出“干针作为一种侵入性治疗,其操作必须由经过标准培训与熟悉常规使用针具的医师,如执照西医师与执照针灸医师来执行”[37]。由此可见,激痛点针刺疗法更应该在针灸学的框架内发展与传播。

7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干针只是在激痛点理论指导下的传统针刺疗法的发展,属于针灸学的范畴。理论上,激痛点理论与阿是穴、经穴在部位分布上十分相似,干针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全新针灸理论体系。它只属于传统针灸五体刺法中的刺筋、刺肉。但不可否认,激痛点理论发展了阿是穴理论,使得针灸临床寻找阿是穴更有规可循。刺激部位上,传统针刺治疗的部位非常广泛,包括皮肤、血管、肌腱、肌肉、筋膜、骨膜等刺法;而干针的刺激部位,仅限于肌肉层,偶尔涉及肌腱等,而不包括皮肤与骨膜、血管等组织。操作方法上,传统针刺根据不同的病情,会选用不同长度、粗细的针具,具体操作方法丰富、灵活;而干针针具较为单一,刺法简单,针具较粗,更容易产生针刺后疼痛。正因为如此,干针主要用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及其相关病症,即中医所称的经筋病,不如传统针刺疗法的治疗范围广泛。如果干针操作者未经专业的训练,更易导致医疗事故。因此,为了保证病人的权益,也应将干针保留在针灸监管的范围而不应该单独割离。

从干针迅速崛起的事实,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流传几千年的针灸的科学性毋庸置疑,同时,针灸理论的现代重构刻不容缓。我们也不难预测,随着针灸理论的发展,临床针灸的疗效也将势必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