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京城客家人老黄 2017-06-15

——本文通过对未来企业形态变化的描述,从而探索企业的变革规律,其中观点建立在组织形态管理理论与企业进化规律的基础上,引用的理论依据、方法论均来自《进化:组织形态管理》一书。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进化:组织形态管理》

在我写的关于新组织变革文章中,反复提到“三引擎模型”是传统企业转型迈向新组织的必由之路,有些读者对“三引擎”之一的“二元管理基础”还比较陌生,导致很多新观念、新工具没有充分理解。

其实管理基础就是管理系统构建的依据,是管理思想、制度、措施的立足点,没有管理基础,企业运行秩序无法建立,价值创造活动无法进行。传统企业管理系统建立在职位管理基础之上,没有职位管理,传统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都将瘫痪,同样,而未来新组织管理系统则建立在能力管理基础上,支撑新组织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能力管理基础有多重要?所有的变革措施都离不开能力管理,矩阵型结构、项目管理要想顺利运行,都必须以能力管理为依托,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能力管理体系,但是却是基于职位的能力管理,因此依然带有明显的传统管理模式特点,不仅没有顺利迈向转型之路,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

理解能力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先从企业形态进化规律开始谈起。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在市场生态中,企业形态沿着产业价值链不断演变,经历了股东价值形态(形如三角形)、精英价值形态(形如梯形)、客户价值形态(形如链形)、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形如圆形)等四种典型组织形态,实现了从低级组织形态向高级组织形态进化。其中,精英价值形态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字塔”形,也是传统企业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是工业4.0时代的产物,尚未到来,而客户价值形态则是新商业时代的最佳企业形态,也称之为新组织。从精英价值形态迈向客户价值形态,是企业进化过程中的分水岭,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中国企业转型恰恰处于这个阶段。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不同的企业形态有不同的管理基础,伴随着企业形态进化,管理基础也经历了四个阶段,股东价值形态是以“工作”为基础,强调人与工作难易程度匹配,精英价值形态是以“职位”为基础,强调人与职位要求匹配(即人岗匹配),客户价值形态是以“能力”为基础,强调人的行为表现与工作内容匹配;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是以“人格”为基础,强调人格与工作内容匹配。传统管理模式就是以职位管理为基础,而新组织则是以能力管理为基础,很多优秀企业已经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管理基础演化规律

传统企业转型迈向新组织过程中,必然要引入能力管理基础,形成二元管理基础的局面,然后能力管理彻底取代职位管理,进入新组织阶段。

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管理基础的变化,对管理体系建设的影响至关重要。

职位管理基础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2.0),社会化大分工导致工作细分及专业化水平提高,职能分工成为企业构建与运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出现了固定的“职位”。“职位”体现了“工作”的稳定性,这就是所谓的“因事设岗”。责、权、利配置在“职位”上,强调人符合职位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人岗匹配”。传统企业即以“职位”为管理基础,人的价值主要通过职位体现。没有职位管理基础,企业就会成为散兵游勇,职位管理让企业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以职位管理为基础

“职位”管理基础虽然有力的推动了传统企业发展,使传统企业迅速壮大,但进入新商业时代以来,却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让运行系统显得越来越僵化,传统企业变得“船大难调头”“大而不强”,“金字塔”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新商业时代市场变化加快,“职位”已无法承载频繁变动的工作内容,“职位”逐渐解体,“工作”得到解放,这时“工作”与“人”开始直接结合,这就是“能力”,“能力”体现了“人”与“工作”的统一性,天然的具有动态管理特征。即将到来的新组织就是以“能力”为基础,责、权、利配置在人的综合能力基础上,强调人的行为与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以能力管理为基础

能力管理大大提升了企业管理的灵活性,符合新商业的市场发展规律,转型企业如果不引入能力管理基础的话,根本无法弥补职位管理基础的缺陷,因此我在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模型”中,提出转型企业管理系统必然要建立在二元管理基础之上,其中能力管理就是二元管理基础的一元。

能力管理的重要性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直到今天很多人还没有理解为何西方社会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能力管理到底有多重要?

上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麦克里兰博士受美国国务院委托,协助甄选能符合国家战略及目标要求的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成绩优异程度与实际工作表现没有直接相关性,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的是一种被称为“能力素质”的东西,随后提出了能力素质冰山模型。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最早用于人才选拔,通过对“人”的能力素质分析,甄选适合组织需要的人才,因为能力素质决定“人”是否能够获得组织预期的结果。这就形成一个潜在逻辑: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就会产出什么样的劳动成果,能力素质其实在为我们揭示了“人”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能力素质强调人的行为表现与工作要求的一致性,提高能力素质就会不断的接近最终的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力素质就是为了让人们尽快的取得成功,尽早实现自我价值,用最少的时间成本获取人生中最大的成效,这就是能力素质的核心思想,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无论在企业还是在社会,构建能力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每个人尽快的取得成功,还有比这更具有激励性的措施吗?这是激励机制的最高境界,职位管理基础只能做到让少数精英群体获得成功,而能力管理却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一个组织的优劣从管理基础特征上立分高下。

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能力管理体系,但不是“三引擎模型”中的能力管理,而是一种基于职位的能力管理,所以被称为岗位胜任力,让能力管理成为了职位管理的附庸,把能力管理的价值弱化到了最低,根本没有理解能力管理的核心思想,这种岗位胜任力模型对于企业转型而言不仅毫无价值,反而还制约了企业变革,让人们产生了错觉。

能力管理之所以没有得到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职位管理根深蒂固,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短时间内很难纠正这种管理习惯,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职位管理体系受到的冲击将会越来越大,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意识到转型需要一次彻底的颠覆,这时能力管理就会从“幕后”逐渐走向“前台”,开始扮演“主角”,成为“三引擎模型”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新组织变革:从职位管理到能力管理

《进化:组织形态管理》

6.23-24日《新组织设计“三引擎模型”设计》杭州公开课,欢迎关注与咨询。

电子书《大转形——新商业时代中国企业转型之道》已制作完成,PC端、移动端均可阅读,感兴趣的朋友可在公号(组织形态管理)后台输入关键字:“组织形态管理”获得下载地址。

《进化:组织形态管理》一书全网断货,有需要的朋友可在公号(组织形态管理)后台留言购买正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