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译甲骨文字之十七:贝和自

 长空舞剑月如霜 2017-06-16

 在卜辞中,贝字和自字是字形极其相近的两个甲骨文字。但是本义相差很远。

《说文》“貝,海介虫也。居陆名焱,在水名蛹,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

《说文》“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

需要指出的是,《说文》中很多字的本义和卜辞不一致,其中相当一部分歪曲或臆改了甲骨文的本义,有些甚至和甲骨文本义“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这里的“贝”和“自”的解释和甲骨文是相同的,所以我引用了。请看甲骨文“贝”和“自”:

     破译甲骨文字之十七:贝和自   

     破译甲骨文字之十七:贝和自   

甲骨卜辞中以贝为部首的字比较多。以玉为部首的字很少,以金为部首的字基本没有。虽然甲骨文时代(晚商)金属铜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礼器、食器和武器的制造。用于货币的制造是西周以后的事情。关于以贝为部首的字我将另文讨论。请注意:贝这个字下大上尖,是有方向性的。

贝,商代指的是海中的有两片厚厚的甲壳的那些。贝在商代是最原始的等价交换物——货币。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是泉币和贝币混用。贝类用作货币直到秦代才被完全废止。贝有大贝小贝之分。大贝难得,所以贵重值钱。贝币有五品:“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五十。么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是为贝货五品。”《汉书·食货志》

内河也有甲壳类的河蚌或蛤蜊,当时统称为蜃。如《夏小正》“玄雉入于淮,为蜃”。这种内河蛤蜊(或河蚌)的壳,常被商代的人用作耕地的工具。所谓“刀耕火种”不仅用石刀,也用蚌镰和蛤刀。但是河蛤因为太小用作货币也只能是“劣等品”。

卜辞贝是海贝的象形,显示的是海贝的侧面。在后面我们讨论贝为部首的系列字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打开海贝时,一般是用工具从上面或者从底部打开它的。甲骨卜辞的造字方法通常用侧视和正视两种。这是破译甲骨文本义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例如“龟”字就有侧视和正视两种象形的字,如图:

     破译甲骨文字之十七:贝和自  

在卜辞中“自”的本义是人的鼻子。所以它是一个人鼻子的正面象形。我们看到贝和自在卜辞中形象是很相象的,但是本义却完全不同。

看起来好象“贝”和“自”仅仅是形象相象而已,没有放在一起讨论的必要,似乎也谈不上“破译”。其实不然,这两个字的声音暗藏着上古字音的玄机,大有破译的必要。

自用于“人的鼻子”这个本义只是在晚商,到了《诗经》时代“自”已经完全独立为“自从”和“自己”的意思了。而作为“鼻子”本义的字已经由“鼻”字代替。注意:鼻,从自从畀(bì)。这个畀就是音符。《诗经》中一共有84处用到“自”没有一个作“鼻子”解。很遗憾,我想在《诗经》中查找写作“鼻”的字,但是一个也查不到。所以无法做比较了。

上面我所举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它说明“自”这个字在卜辞时代,在用作“人的鼻子”这个本义的时候,它的发音是bí这个音而不是zì这个音。这也应该是自的有记载的最原始的发音。因为:

一,               语言的发音是约定俗成的。所以既然我们的鼻子在《诗经》时代发“bízì”这个音,说明它在商代就是这个读音。决不会因为我们用“鼻”代替了“自”,就随之产生了新的读音。

二,               正是由于“贝”和“自”在卜辞中的字形是相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贝”和“自”在商代甚至商代以前发音是大致相同的,都有点近似于我们今天发鼻这个字的声音。虽然先秦时代贝的发音是在帮母而鼻的发音是在并母。但那只是后来文人的一种硬性区分或者说一相情愿。远古的发音决不会精细到这个地步。

三,               同样的例子还有卜辞的“史”和“事”;

“服”和“反”;

“纠”和“句”;

“廿”和“卅”

有兴趣的专家和爱好者可以自己查证一番。由上面两个字的远古发音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卜辞造字时一个可能潜在的造字原则:

在独体象形字在造字过程中,其造型相同或相近的字,它们的发音也应该相同或相近。

我希望这不是偶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