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沧桑桃花坞

 苏迷 2017-06-16
桃花坞,位于苏州城西北。这个地名十分雅致,也很有名气。
  自伍子胥建城以来,这里处于西北角,一直较为荒凉,很少有人在此居住。据史籍记载,约在秦汉时代,此处还是一片荒地,池塘,湿地,杂草丛生。汉代,有张长史在此种植桑树,形成桑园,可能为养蚕所需。张长史死后,也墓葬于此。唐宋时期,才有人在这里开辟庄园。唐代有孙园,宋代有梅氏五亩园、章氏别业,并开始种植桃树,形成一片成林,遂有了一个佳名:桃花坞。“坞”者,这里是苏州城的西北角,地势较低,仅有少数房屋,类似村落;再是这里桃林成片,形成花坞,故名“桃花坞”。它的范围,约在今阊门、齐门之间,即阊门至齐门一带,西、北至城墙,南至东、西中市,东至今人民路。大约到了唐代,这里逐渐闻名。因这里遍植桃树,春天桃花盛开,一片红霞,灿若云锦。那时,苏州人游春赏桃花,大都来到这里。
  由于桃花坞这里有大片土地,环境十分宁静,因而,有些达官贵人在此购置别业,建筑园林,以及建筑寺庙等。北宋熙宁年间,有梅宣义父子构筑五亩园,内有梅坞、桃林、竹林、寄草庐、碧藻轩、拜石台、荷花池等诸景。梅宣义的儿子梅灏,熙宁六年(1073)进士,曾任杭州通判,与苏轼是同事、好友。苏轼曾来苏州游过梅园,并作诗云:“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花十年时间造个园林,可见园的规模之大。不久,太师章楶也在此筑园,曰“章氏别业”,面积“广达有七百余亩”,有走马楼、清夏轩、旷观台、药栏等景,并在园内大量种植桃花,使桃花更盛。为此,许多文人墨客游乐于此,吟诗咏词,描述这一盛况。范成大《和章秀才北城新圃》诗云:“方游桃花坞,窈窕入壶天。碧城当岩岫,清湾如涧泉。风月欲无价,聊费四万钱。雪后春事起,红云蜂蝶边。”那时的桃花坞似一个大园林,景色优美,环境宁静,成为苏州城内游乐的好去处。
  桃花坞除有多个园林外,还有旃檀寺、报恩寺、庆云庵和刘家祠、张家祠以及杨柳楼台等。这些园林和景点,成为桃花坞的骄傲,也是苏州城内的一大景观。
  可惜的是北宋“靖康之难”,金兵入侵中原。在侵占苏州城后,大肆烧杀抢掠,将桃花坞一带的房屋焚烧殆尽。据《烬余录》记载,金兵入侵苏城之前,居民在桃花坞筑寨,
  躲在寨内,防止金兵杀害。而金兵疯狂破寨,杀死了十余万人,抛尸街头。当时,在邑人蔡隆兴的倡议下,将死尸火化或就地归葬,桃花坞成为一片坟地。《烬余录》(乙编)云:“章氏别业西北,乱后皆丛葬地,风潇雨晦之夕,常见磷火丛丛,出没于菱池芡池之畔。”
  从此,桃花坞成为一片废墟,直至明成化年间,仍然荒芜。唐伯虎在此购下一片荒地,筑起了桃花坞,取名“桃花庵”,自称“桃花庵主人”,还写了《桃花坞歌》。从时间上计算,自建炎至明代成化,已相隔了三百余年,桃花仍未恢复,可见其伤害之严重。大约到了明代后期,桃花坞才有所发展,逐渐建有房屋,居民逐渐增多。住在那里的居民,继承本地的传统,仍然种植桃树,再现桃花坞的景观,仍然是看桃花的好去处。明末诗人姜采(公元1607-1673)有《游桃花坞》诗云:“西北高楼地,桃花满目芳。平桥开野圃,乱水出金阊。”从诗里行间可以看出出,明末的桃花坞,不仅桃花茂盛,并有高楼耸立了。
  清代后期及民国年间,桃花坞的荒地渐有开发,无房无地的居民在此搭房居住,逐渐形成了街巷。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编纂的《吴县志》上,能见到桃花桥巷、骆驼桥弄、长鱼池等街巷名称。而这些街巷名称,很明显地留有桃花坞原有的痕迹。这里且举数例。唐寅坟,位于西大营门处,此处原为唐伯虎墓葬地。韭菜弄,东起西河巷,西至西大营门,此处原是种韭菜的地方。长鱼池,位于龙兴里之北,此处原有鱼塘,为养鱼的池塘。双荷花池,位于大营弄之北,此处原有两个池塘,种植荷花。民国后期,不少名人在此筑室安居,如袁世凯幕僚费仲琛、清末文人谢家福等。
  因桃花坞的地域广、名声大,居住在那里的人家,统称家住桃花坞。那里出产的木刻年画,也称“桃花坞木刻年画”。大约在清同治年间,那里的一条长街,即命名为“桃花坞大街”。同治《苏州府志》云:“桃花坞·案:各旧志并无桃花坞,然唐宋时极为著名,尽多旧迹,今特增之。”可知,桃花坞原为这一地区的总称,并未定为街名。因其名盛,于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始定为街名。

  □潘君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