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报业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 媒体转变转型的目标、路径和关键突破点

 颐源书屋 2017-06-17



媒体集团转变转型的关键是媒体转变转型。而媒体转变转型,说到底是媒体再造,影响力再造和产业形态再造。媒体找到转变转型的目标、路径和关键突破点,成功转变转型,集团就有了光明前景。



媒体转变转型的目标、路径和关键突破点

 傅绍万

 


媒体转变转型的目标


媒体再造的目标,是由单一的报纸,形成报网端微一体的融媒体;影响力再造,是由报纸单一的影响力,形成以报纸影响力为聚核,报网端微化合而成的融合影响力;产业形态再造,是由报纸单一影响力的转化、营销,形成融合影响力的转化和营销,从而实现对报业经营方式的再造。


1

媒体再造,一要坚定不移做好报纸。报纸是集团几十年形成的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的载体,是集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最集中的体现。维护好报纸,就维护好了集团的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

媒体再造,二要做好属于报纸自己的新媒体。优化PC端,做好移动端,做大微博、微信群。新媒体“短板”严重的,要补好“短板”。通过做强“两体”,形成报纸和新媒体双品牌、双引擎。

媒体再造,三要形成报网端微一体。凡是两体分离、多体分离的,要先相加、再相融,使新媒体回归报纸的怀抱,加快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深度融合转变。

媒体再造,四要处理好报纸和新媒体的关系。在融媒体中,报是根和本,网端微是枝和叶,枝叶生长,要围绕强壮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根本和枝叶分割,枝叶繁茂,却使根本枯萎。

媒体再造,五要遵从“三大规律”。即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产品生产规律。无论怎么融合,不能模糊了市场主体、利益主体,否则就失去了发展动力;无论对融合的产业前景怎样预期,都不能削弱目前正处于赢利期的媒体和产业,否则就失去了立足之地;无论目前全国的党网党端怎样发展,都将回归产品生产必须遵循的定位、细分和个性化要求。党网党端有自己的用户定位、区域定位、内容定位,子网子端有子网子端的用户定位、区域定位、内容定位,任何新媒体都不可能一网打尽所有用户,涵盖所有区域和传播内容,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2015年7月17日,大众日报客户端——新锐大众正式上线,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2

影响力再造,一要使报网端微的影响力形成聚合。如果耗散了,融合就起不到强壮媒体的作用,而是削弱了媒体,就走向反面了。

影响力再造,二要处理好报纸影响力和网端微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在融合影响力中,报纸的影响力是聚核,是灵魂。以报为聚核,才能实现报纸的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向网端微的有效传导和传承,提升网端微的品质。

切断了报纸影响力和网端微影响力的联系,报纸的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与网端微的联系也就割断了,也就无法传导到网端微上面,从而造成报纸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的丧失。

在推进媒体融合中,要使新形成的影响力向报纸回流、聚合,使报纸的影响力增强而不是削弱。要使报纸的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公信力向网端微传导,加快提升新媒体的品质。 

3

产业形态再造,一要明确融媒体业态的基本特征。融媒体业态以融合影响力为根本,以报纸和新媒体平台为依托,订户、用户相融,内容相融,媒体相融,经营相融,产业相融,平台(载体)功能相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媒体和产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形态再造,二要明确融媒体业态的具体产业形态。融媒体业态以3种具体产业形态呈现、以4种产业载体实现:3种产业形态,一是“二次营销”模式,即借助影响力,形成的包括软、硬广告,活动、会展为赢利手段的大广告产业;二是“融媒体(报纸 互联网) 服务”产业,即借助影响力,发展服务类项目,然后实现产业转化和回报;三是“主业,资源,资本”大众发展模式,即做强主业,依托主业影响,获取优质资源,把资源资本化,实现良性循环。3种产业形态,本质仍然是媒体影响力的转化和营销。

4种产业实现载体,即报、网、端、微。它们发挥的作用不同,产业价值大小也不同。报纸载体的作用和产业价值最大。从影响力产业价值形成的一般规律分析,产业价值的大小决定于媒体有效的影响区域、有效的影响人群和有效的影响集中度,目前所有媒体中,“三个有效”体现最充分的还是报纸。因此,融媒体业态经营,必须以报纸载体为主,以报纸载体统领其他载体,以获取更大的转化、营销收益。网端微载体各具特色和优势。网的海量、端的相对精准、微的高度细分化,适应了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品的不同营销需求,构成产业功能的互补性。4种产业载体,本质都是融合型载体,与原来单个的载体已经有了本质区别,这里只是为了便于分析,才把它们拆分开来。



媒体转变转型路径


大众报业集团提出建设“网上大众”基础工程、媒体融合推进工程和全媒全案营销工程,明确了实现媒体再造、影响力再造和产业形态再造目标的路径。


1


“网上大众”基础工程是支持保障条件。大众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规划统称为“网上大众”建设工程,它包括稳固传统媒体的“固本工程”,新媒体发展的“燎原工程”和面向校园、面向中小学生的“春蕾工程”。

 “网上大众”硬件、软件建设涉及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建设集团“云中枢”(中央厨房)。前端连在我们自己的大众云上,中端串联各家媒体,末端对接采编一线,集舆情监测分析功能,稿件汇集、加工、分发功能,数据储存、计算功能和报道策划、指挥调度中心功能于一体。中观层面,包括必需的新闻采集设备配备,VI、H5设备,无人机等。微观层面,是采编人员采访设备配备,包括具有生产和传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产品功能的4G背包等。这3个层面的建设和装备配备,要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达到全国省级报业集团先进水平。

大众报业集团融媒体中心。

2


媒体融合推进工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一体推进。目前,一体推进的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还存在严重的两体分离、异体发展倾向,报纸和新媒体成为两辆车,两股道上跑,必须尽快扭转。

媒体融合推进工程,要从两个层面着眼。

第一个层面,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和大众网等各媒体集群层面:

一是组织架构变革。各报(网)的总编室或者出版部,要成为各自媒体融合的中心。把报纸和新媒体的指挥、策划、采编职能,全部纳入这个中心,总编辑直接指挥,值班总编、编委轮流值班。记者稿件直接进入这个中心,根据“快、全、深”的依次传播规律,进行加工、发布。各相对独立的专版、专刊,也要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整合,部分职能由这个中心完成。各媒体已经建成的中央厨房(小厨房),作为媒体融合的支持保障和服务系统。从推进情况看,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和大众网等各个板块,上述流程再造工作都基本完成。这样,就形成了“总指挥—指挥中心—内容汇集、加工、分发—支持保障服务系统”的新组织架构和运行体制。

二是报纸订户和新媒体用户的转化。它的难度很大,如果不能提供报纸内容之外必需的更吸引人的内容,转化就成了一句空话。还要借助报纸影响力,围绕报纸订户和读者,向外围拓展,整合政府、行业和其他网端微资源,渗透占领这一阵地,形成广大的外围圈层。

三是报纸和新媒体采编人员一体。报纸的采编人员,也是新媒体的采编人员,逐步形成一支全媒体采编队伍。

四是评价考核一体。主要体现在奖金投放、评优评先方面。要根据新媒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作用的轻重,合理确定投放在报纸和新媒体的奖金比重,不断提高对新媒体的投放量。

第二个层面,是集团层面,代表着媒体融合提升突破的方向:

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和大众网等,媒体集群都比较强,形成了报网端微的基本标配,各自的融媒体中心(小厨房)也都建得比较先进、漂亮,集团层面信息技术设备在全国也属于先进行列,几个方面的先期投入达1.5亿元。但各个块块各自独立,形成信息和技术孤岛。集团云中枢(中央厨房)建设,为集团层面的融合突破创造了条件,成为集团媒体融合的“枢纽”工程。

一是设备共享。集团云中枢(中央厨房)建成后,连通各媒体的小厨房,就实现了现有设备的连通,使各媒体共同受益。

二是技术共享。集团的设备实现了连通,分属各个块块的技术团队必须整合起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重新组合,满足服务需求。

三是内容共享。除了个别体现各媒体特点、属于核心竞争优势的内容之外,其他内容全部实现共享。这样,各个媒体就可以集中骨干力量,生产自己的核心内容产品,其他内容依靠共享和聚合加工完成,防止家家拉队伍、铺摊子,盲目扩张。

四是流程再造。借助集团云中枢,形成集团层面“总指挥—指挥中心—内容汇集、加工、分发—各报融媒体中心—支持保障服务系统”的新组织架构和运行体制。

五是组织创新。目前更多采用合署办公或者联合工作会方式。内容、技术等方面,各由一名集团领导牵头负责,确保整合、融合顺畅运行。

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党网党端的统领作用,各个网端的置顶新闻以及党报特有的稀缺或独家资源,可以由党端提供,党网党端和子网子端既各具特色、又协同一致,形成舆论大合唱的新格局。如果把思路放开阔些,党报集团搭建好党端平台,各地市县(区)在这个平台上建子党端,实现对党报集团资源、技术、服务的共享,就能更有效地占领网上舆论新阵地。


3


全媒全案营销,是媒体营销的根本变革和商业模式再造。

媒体营销的实质,是媒体通过为企业及其他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获取经济回报。互联网环境下,必须看清企业和媒体的变和不变。作为企业,对媒体的需求没有改变。它要借助媒体,实现短期促进销售和长期建立品牌的双重目标。企业品牌建设,还要更多地倚重传统主流媒体。

说到变化,一是整合营销成为企业常规营销方式。二是创意策划成为企业营销的灵魂和核心。三是组织、开展活动成为必备。创意策划可能是创造一个热词、一段文字、一幅照片、一段视频,更多地体现为组织活动,或者以活动作为实施载体。这一系列变化,使企业营销成为“创意策划 整合营销传播 活动组织”的系统工程。

企业的服务需求变化了,媒体又是怎么适应这一变化的呢?一是媒体形态和影响力形态发生变化,单一媒体、单一影响力变成融媒体和融合影响力。它适应了企业整合营销传播需求,媒体营销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变单媒体营销为报网端微一起发力。二是作为媒体营销主体的营销公司发生变化,混融营销公司和混融服务开始形成。广告公司、公关公司、活动公司、策划公司功能加快整合,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

总之,互联网条件下的媒体营销,必须实现企业服务需求和媒体服务供给有效匹配,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

搞好全媒全案营销,要突出创意策划这个核心,要最大限度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特别是各类营销服务资源。

大广告商业模式之外,“融媒体 服务”模式、“主业,资源,资本”大众发展模式都要转变。“融媒体 服务”模式,要利用好“创意策划 整合营销传播 活动组织”这一新模式,增强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主业,资源,资本”大众发展模式,要拓展主业、资源更丰富的内涵,由重视土地、股权等硬资源,到硬资源和政府项目、数据等软资源并重,使大众发展模式焕发新的生命力。



 媒体转变转型的关键突破点


推进“三大工程”需要总体谋划,工作方法上需要突破关键环节,带动全局。


1


在“云中枢”核心部位“智能中枢”建设上实现突破。要吃透云计算的本质是人工智能,集中财力在人工智能发展上走得快一些。要通过“云中枢”强大的计算能力,将内容生产和传播与日益分众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相匹配,使内容产品供给不断优化;将广告商与消费者群体相匹配,寻求在最理想的位置、最理想的时间插放广告,以最理想的方式、最理想的频率做出反馈。 “智能中枢”建设还要把集团现有设备有效地联结起来,实现集团各媒体共享。


2


在“指挥中枢”建设上实现突破。在集团和各媒体两个层面,把报纸编辑出版中心和新媒体编辑出版中心整合在一起,实现报纸和新媒体策采编发打通、融合。这是媒体融合的龙头。龙头昂起来,龙身龙尾就能摆起来,就能对组织架构和运行体制的再造形成牵引作用。


3


在做强报纸自己的新媒体上实现突破。报纸所拥有的网站、客户端和微博、微信,是媒体再造、影响力再造、产业形态再造的根本支撑和依托,在媒体融合中,起到酵母作用,在全媒全案营销中,起到杠杆作用。这是现阶段它最大、最根本的使命。没有这个支撑、依托和杠杆,媒体再造、影响力再造、产业形态再造就是一句空话。各报发展新媒体,发展网站、客户端和微博、微信,必须明确它的使命所在,根本价值所在。

4

在打造更多更好的融媒体产品上实现突破。产品是报纸稳固发展的基石,也是新媒体的根本支撑。集团各媒体认清各自的优势和基础条件,看看哪些板块、栏目、创意有好的前景,排出单子,进行重点培育。

打造好核心内容产品。一是发挥报纸优势。要高度重视报纸内容的加工、转换、整合。要把单个的、原料性产品,聚合、打造成名牌产品。二是适应新媒体产品生产特点,进行表现方式和语言风格转换,在准、新、微、快上下工夫。三是发挥专业团队、专门人才作用,生产出具有专业水准的产品。特别是时政类产品、经济类产品、调查类产品、以思想性见长的评论性产品等,这样的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必需性,要在这些方面集中发力,形成几个有市场购买需求的品牌产品,形成更多10万 、50万 的内容产品。

打造更多信息服务类产品。医疗、教育、房屋交易、交通、旅游、政务等信息服务,政府和行业的需求很大。现在,这些部门开始认识到,购买服务是最好的途径。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利用报纸的影响,主动出击,帮助政府和行业建设、管理网站,运营微博、微信资源,在整合社会新媒体资源方面迅速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打造更多竞争力强的单品。互联网最核心的打法,是集中资源,实行单品突破。单品更容易适应用户精准需求,更容易打造成功。打造成功的单品,要注意探索规律,找出好的题材,找到突破点。开始阶段,可以立足于在报纸已经做出影响、做成品牌的点上突破,先从细分化产品着力。

需要强调的是,融媒体产品的生产,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内涵丰富,见仁见智,最有实践意义的是米点思维,就是朝着米粒大的点扎下去,扎痛、扎深,实现宽度的更大拓展。各媒体要筛选出最核心的突破项目,集中使用核心资源特别是重要人才,全力去做。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单点切入,逐点放大,纵深推进,宽度拓展。贪大求全,是传统媒体做新媒体成效不大、难有突破的最重要原因,必须改变。

5


在培育更多项目团队上实现突破。新媒体发展、栏目培育、产品开发等,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推动,需要出现好的带头人,组建一个个项目团队来完成。要让更多的带头人和优秀团队出现,为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环境,提供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用好激励机制,使业绩突出的优秀项目团队得到重奖,名利双收。大众正在进行的融媒体产品创新大赛,确定了重大支持激励政策,以激发出广大员工创新的激情和才智。

媒体转变转型,根本目的是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影响力营造和转化、营销能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和偏离这个根本目的。这也是检验媒体转变转型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责任编辑:冷  梅

 

转载请注明

新闻战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