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图的形成注定太极拳的产生

 昵称40342116 2017-06-17

“太极”一词,在《易经》中出现,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相传《易经》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相袭完成的。《易经》对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被誉为“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是哲学中的“哲学”。“太极图”出于《易经》,本于解释宇宙形成的一种形象图说。它代表宇宙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而“太极图”中的阴阳八卦实质上就是宇宙的全息圈。太极拳的框架,就是依据阴阳八卦创编的。

春秋战国时道家的“丹士”,根据《易经》的理论,演绎出“炼丹术”,追求长生不老,认为“人可以与日、月同寿,人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

到汉代,道家思想进一步发展,他们把“易经”阐述宇宙起源与发展的观点看成是“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称之为“道”。这不仅与道家的始祖老子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完全统一,认为道是“宇宙变化运转”的规律,并认为“天地万物”无不有道的产生,人的一切活动也无不遵循“道”的规律。

到了宋代,“道学”又称“玄学”,官府中设有“玄学馆”,一时甚火。可当时的儒家出现了三大思想家,即周敦颐和追随周的程颐、朱熹。程朱的儒家思想基础是吸收了《易经》的道认为太极就是“理”,这个理乃是“天下万物之理”,从而形成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理学”。就是这时,周敦颐将《书经》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与《易经》中的象、数之理结合推演出“阴阳之变而生五行”的道理。于是,一部影响极大的《太极图说》问世了,一副包含无极而太极、太极而五行的原始“太极图”制定而出。这是用图解形式说明《易经》中的“太极”的深刻含义的重大发明。起初的太极图是条形的,有五行而无八卦,虽然是原始的,但它毕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宋元之交,由易学而理学、玄学,加之从印度传来的佛学,由此,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中国社会融为一体,并很快占统治地位。

到明、清,关于阴阳五行之说极为流行,上至官府,下至平民百姓各个角落,可谓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的“太极图”、“无极图”已完善成今天我们见到的样子,即:黑白相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变、形象运动。形象的图形,展现了深奥的哲学思想。随后“太极图”便成了“图腾”,在社会上成为民众敬奉的神灵。宫廷、庙宇、牌位、古玩、雕刻、衣冠、服饰,无处不有“太极图”。代表这种思想的图案能如此普及和深入民心,是任何一种哲理和形式都替代不了的,突出了动静、开合、刚柔、虚实、内外、方圆、进退、起伏等,形成了深奥哲学思想的“太极拳”,应运而生。所以说太极拳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产物。它具有深层的哲学意义,体现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伟大成果和宇宙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