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生理性病害,该有的这里都有了(一)

 止水拥云 2017-06-19


葡萄的正常生长与发育是以适宜的生态条件、合理的栽培技术管理措施为前提的,若葡萄栽培区域的生态条件不适,如土壤过酸或过碱、土壤可供植物利用的营养元素含量低、各种元素间含量不平衡、气温过高或过低等,再加上栽培技术管理不当,极易造成葡萄树体在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等不同阶段出现生理失调,植物体内部表现不同程度的生理状态紊乱,外部表现相应的生长、结实失常症状,如叶片失绿、生长点坏死、落花落果、果实发育受阻、裂果或烂果等,称之为生理性病害。葡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不是由于病原菌造成的,所以没有传染性。葡萄生产上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水罐子病、气灼病、日烧病、裂果、生理落叶病、营养失衡症、落花落果、农药药害等。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针对葡萄的这些生理性病害挨个一探究竟,做到葡萄生产我们心中有数。

葡萄水罐子病也称转色病,东北称水红粒,是葡萄上常见的生理病害,成熟期高温多雨,树势弱,产量高发病尤为严重,尤其在玫瑰香、红地球等品种上水罐子病尤为严重。

症状:

水罐子病主要表现在果粒上,一般在果粒着色后才表现症状。发病后有色品种明显表现出着色不正常,色泽变淡;而白色品种表现为果粒呈水泡状,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肉变软,皮肉与果皮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称。发病后果柄与果粒处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病因主要是营养不足和生理失调。

发病规律:

 一般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多、肥料不足和有效叶面积小时,该病害容易发生;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是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时,此病尤为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和根外喷施磷、钾肥,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及时除草,勤松土。

2.控制负载量。合理控制单株果实负载量,增加叶果比。

3.主副梢处理。主梢叶片是一次果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留二次果的情况下,二次果常与一次果争夺养分,由于养分不足常常导致水罐子病发生。因此,在发病植株上主梢多留叶片就更为重要。一般主梢应尽量多保留叶片,副梢摘心不要太重,适当多留副梢叶片,这对保证果穗生长的营养供给有决定性作用。另外,一个果枝上留两个果穗时,其下部果穗转色病比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适当疏穗,一枝留一穗的办法可以明显减少病害的发生。

4.幼果生长期,每隔7-10天叶面喷施200-300倍磷酸二氢钾,能有效防止的水罐子病的发生

关于水罐子病就讲到这里,您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欢迎沟通交流,下一期我们将就气灼病进行探讨,尽情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