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家御用瓷器掐丝珐琅彩

 贫娇堂行道 2017-06-21

  

  掐丝珐琅起于元朝,以 明代宣德、景泰为代表,因此,也被民间称为“景泰蓝”,但规范叫法为“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陆路传入,当时称之为“大食窑”器,我国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与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掐丝珐琅景泰蓝。明代景泰蓝受到皇帝青睐,它用薄而窄的铜丝掐作成多种图案,粘在铜胎上,填上各色珐琅料,经过烘烧、磨光等工序成器。因当时釉料多呈蓝色,故俗称“景泰蓝”。景泰以后,这一工艺品种至乾隆时期达到了又一巅峰。

  

  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它以长石、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助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作乳浊剂,加入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锑等作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煅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得到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得到珐琅粉。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若以玻璃为胎,则称为玻璃胎珐琅;以瓷器为胎者,则称为瓷胎珐琅。 按装饰工艺不同,金属胎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也有将上述二种或二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共同装饰一件器物的,称之为复合珐琅。其中与瓷器有关的珐琅工艺只有一种,即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其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

  

  掐丝珐琅以用料昂贵,铜胎为主,珐琅釉多为进口 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制作工艺构成了它 的巨大成本。并且工艺繁复、需要能工巧匠多个环节的配合,因此很长时期内作为御用器主要由宫廷内皇家御用作坊制作,又因为得到明清两代皇帝的重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致使皇家御用珐琅制品美仑美奂。除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外,民间很少流传且难得一见。而该工艺后继者极少,造成古董珐琅器存世有限,而如此精品更是极为罕见,其市场不可估量!

  

  景泰蓝是铜胎掐丝珐琅的一种,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北京最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其工艺非常复杂,最初从大食国传入我国,清朝时,铜胎掐丝珐琅盛行,出现了一些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的珐琅器,今天介绍的清代铜胎掐丝珐琅香盒,是贮放香面或香屑的专用器具,也是传统香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珐琅器收藏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热门项目,其艺术实用价值与工艺学术价值并重,升值空间巨大,吸引很多藏友投注。

  

  

  北京故宫藏瓷数万件,珐琅器也就六千余件。流失在海外的也就两千余件。清宫造辦处珐琅作所制御用珐琅器不惜工本,追求精益求精,在很长时间内,作为皇家用器,主要由 宫廷内御用作坊制作,除少量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外,民间很少流传,难得一见。所以珐琅器愈发显得珍贵,更多是作为尊贵地位的象征,即便是在宫廷内,也多是在正式场合使用,难进寻常百姓家。因此,无论是在历代收藏中,还是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珐琅器向来都被视为贵重之器,倍受珍爱,所以收藏价 值与日俱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