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程教育理论

 教技1501王瑶 2017-06-22

第一节  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

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是指那些反映远程教育与所处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某些规律性认识的各种特定理论。

一、对建立远程教育普遍理论体系的尝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远程教育普遍理论体系的尝试和探索没有间断过。

二、对远程教育发展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

在世界范围内,远程教育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为什么远程教育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对远程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探讨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丁兴富关于远程教育发展的“五原理”理论:战后各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动力;战后教育思想的演变和革新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战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长足进步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战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政府对智力投资的重视是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决策基础;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

三、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是在远程教育思想界有深远影响的一种理论学说。过去30余年中,德国的彼得斯一直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发展者。

1967年,彼得斯首次用德文发表了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并于1983年发表了这一理论的修订的英文论文。彼得斯理论的核心是将远程教育比做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形态,将传统的、面授的和集体的教育归结为教育的前工业化形态。

四、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

远程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始终都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系列历史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函授教育和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大众媒体开展多种媒体教学(以各国开放大学为主要代表)是普遍公认的远程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

伽利森1985年在澳大利亚国际《远程教育》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远距离教育中的三代技术革新”的论文。他指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与三代技术革新——函授,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相适应。技术革新和相应的远程教育发送模式的转变可以用相互作用和相对独立这两个给年来分析。这些概念反过来又为媒体及响应的远程教育发送模式的分类学提供基础。这些结构和分类学可以帮助远程教育工作者更好的理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选择发送媒体。 

1989年,丹麦学者尼珀在他的论文“第三代远程学习和计算机会议”中又一次发展了三代远程教育的概念。他指出,第一、二和第三代远程学习是指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它们与通信技术开发和传播的历史发展相连接。第一代远程学习即函授教学,其主要媒体是书写和印刷材料;第二代远程学习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多种媒体教学,它将印刷媒体的应用和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及部分利用计算机结合起来;第三代远程学习引进电子通信技术,使远程学习成为一种社会交流过程。从通信技术的观点看,第一、第二代远程教育属于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通信和有限的双向通信,第三代远程教育则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通信。

贝茨1997年在“第三代远程教育和技术的挑战”中发展了尼珀的概念。他着重指出,第三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与前两代在成本结构上的经济学差异,及其对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意义。

五、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的理论

   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的理论是关于远程教育的一种分类学理论,也是关于世界远程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即在国家层次上,将世界远程高等教育抽象概括为三种实践模式;而在学术思想倾向上,将远程教育理论抽象概括为三大学派,并进而揭示远程教育三种实践模式和三大理论学派的关系。这一理论是丁兴富在其博士论文《中澳远程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1997)中首次提出并在此后继续发展的。

1、  世界远程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

在进行了多年各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后,丁兴富首次提出世界开放和远程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和以下三个论题:

在国家层次上,世界远程高等教育存在三种实践模式和三大理论学派。

国际远程教育界明显存在着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

近十年来,国际上存在明显的挑战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趋向。

2、远程高等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

远程高等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是在国家层次上的一种新的分类体系。

1)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模式(简称单一院校模式)

传统高等学校主要进行校园面授教育,成人业余高等教育则主要由国家专门建立的远程教学大学(通常取名开放大学)来开展。

这类单一模式的远程教学大学大多开展大规模的开放与远程高等教育。

单一模式的开放大学大多应用多种教育技术和教学媒体来进行远程教学。

单一院校模式的开放与远程教育系统中,远程学生通常是以家庭为学习基地进行个别化学习的。

2)美、俄和澳大利亚的双重院校模式(简称双重院校模式)

3)中国、法国和加拿大的多重系统模式(简称多重系统模式)

3、远程教育的三大理论学派

远程教育实践模式上的差异反映在理论概括上,就有了不同的理论学派。与三种远程高等教育的实践模式相对应,可以将国际远程教育理论界的学说、观点分析综合锝出远程教育的三大理论学派:革命派、趋同派、谱系学派

1)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变革的革命学派(并行学派)

2)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一体化的趋同学派(并合学派)

3)  教育方式或教育形态连续递变的谱系学派(折衷学派)

1、  远距离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由于以下种种原因:英国开放大学的巨大成功和深远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建立开放大学,这类开放大学或远程教学大学为各国专门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这类大规模开放与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等等,从而使得英国开放大学模式(单一院校模式)成了国际远程教育界的主流模式。与此相应,将开放与远程教育看作是现代教育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的理论成了主流学派,影响着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及其高层教育决策者、各国教育政策和各国远程教育工作者。应该客观的说,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是战后国际教育革新的一个积极成果,在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70年代末我国建立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大学时,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代表的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就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在澳大利亚,是否要建立一所面向全国的开放大学的争论一直延续了7080年代。到80年代末,终于发生了陶金斯革命,在革新澳大利亚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的同时,将众多传统大学举办的分散的校外教育规范化、集中化,建立了8个远距离教育中心,并与90年代初开始了面向全国的澳大利亚开放学习体制的创新。在英国开放大学的影响和参与下,美国在世纪之交终于也建立了一所美国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副校长丹尼尔是美国开放大学校董会主席。尽管美国开放大学的规模和影响有限,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主流模式生命力的一种展示。

2、  对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挑战

即使是作为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主要代表的英国开放大学所在的英国,原来的传统校园大学也开始介入开放与远程教育。与此相应的一些与英国开放大学关系紧密的学者(如鲁姆伯尔、贝茨等)也开始挑战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有趣的是,20世纪末的中国也发生了传统高校争相举办现代远程教育的热潮。可以说,90年代中后期,上述从实践到理论挑战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逐渐形成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界的一种新的潮流。换言之,许多国家的传统大学通过发展与开放远程教育而成为双重模式院校,并与独立设置的开放大学和远程教学大学争夺市场;与此相应的,趋同学派正在崛起,大有取代革命学派而成为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界的下一个主流学派的架势。

第二节  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

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揭示在远程教育系统中教和学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即在与传统面授教学的联系和对比中,揭示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特殊本质和特定规律。

一、  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穆尔是美国宾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授、美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他在1989年提出的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获得了远程教育理论界的高度评价。基更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远程教育理论基础的日臻成熟。

传统教育中,教学过程有三要素:教师、教材和学生。远程教育中,教学过程三要素可以改造为教师、资源和学生。穆尔提出的远程教与学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指学生和教育资源(课程学习材料)、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第一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学生和教师(或教育院校机构)设计、开发、发送的教育资源(其主体是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所呈现的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而后两种基本相互作用则是人际交互作用,可以是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也可以通过其他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双向通信机制来实现;可以是个别化的一对一的人际交流,也可以是基于集体的交互作用。

二、  远程教学两大功能要素的理论

1、霍姆伯格关于课程设计开发以及学习支助服务的论述

比较系统的提出远程教学具有两大功能的思想首先应归功于瑞典学者霍姆伯格。他认为在远程教育系统中,远程教育院校和教师是通过发送事先准备好的课程材料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两种方式进行远程教学的。所以,远程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功能主要有两个:设计、开发和发送多种媒体的课程材料,以及在学生学习时通过各类双向通信机制实现师生交互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霍姆伯格认为远程教育是一种师生分离的非连续面授教育,即与面授教与学的连续双向交互活动不同,远程教与学具有非连续通信的特征。其中,事先设计、开发和发送的课程材料代表教学信息的单向的、非同步的传输。

丁兴富将霍姆伯格的思想概括上升为远程教学具有两大功能要素的理论,并一再强调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支助服务这两大功能要素在整个远程教育和远程教与学中的重要地位。

2、凯依和鲁姆伯尔关于远程学习两个运行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

英国学者凯依和鲁姆伯尔在对远程学习系统进行分析时,引进并论述了课程和学生两个运行子系统。他们首先指出,远程教育属于开放的社会系统,其主要的输入是入学的新生,主要的产出是合格的毕业生。在开放系统中承担将新生转化为产出的毕业生的功能的部分是远程教育的运行系统。他们把运行系统划分成课程和学生两个主要的子系统。

三、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学习理论的讨论

国际远程教育和开放学习文献中普遍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远程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开放学习这一重要的基本概念的核心内涵,也是远程教育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可以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院校为中心和以学科为中心等。众所周知,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院校为中心和以学科为中心正是传统校园面授教育的基本特征。远程教育作为一种革新的教育形态,具有比传统校园面授教育更大的开放性,其教学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多样性、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应体现在远程教育的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支助服务上。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和教育院校机构转变角色,时刻调查了解学生对象的不同特征,并将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放在首位。教师不应以说教者、学科领域的绝对权威的面目出现,而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学术和心理咨询顾问、指导者、辅导者、帮助者和不倦的服务提供者。学生对课程设置、课程选择和教学内容,对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对可供利用的教学媒体和学习资源,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考查方式,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都应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四、  虚拟教学理论的探索

虚拟教学是对基于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进行的双向交互式教与学的一种概括。它既不同于人际面对面交流的面授教学,也不同于在应用印刷、广播电视和录音录象技术设计制作和发送课程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的单向、非实时的远程教学。虚拟教学是应用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模拟校园内教学或模拟课堂面授教学。目前主要应用在各类远程教育系统,多个校园的传统教育院校,一个国家的多个院校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包括产业界)之间,以及跨国的、洲际的和全球的许多院校、机构和公司之间。

虚拟教学的更进一步发展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关。虚拟现实技术使学习者如同身处三维空间的现实世界并能以其感官和组织与之发生交互作用,从而使学习者得以身临其境的拜访各国图书馆、博物馆及各种社会生活场景和模拟历史场景,或者得以前往海底世界、星际外空或地球深处,以及进行航空驾驶、星际飞行或疑难手术等的教育和培训。

第三节           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

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注重对远程教育及其核心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本质的特殊性及其合理性进行论证,即其中心课题,是论证远程教育形态的本质及其合理性。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主要论述以下主要论题: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形态的特殊性;远程教育这种独特的教育形态存在的合理性;以及远程教育存在和发展对整个教育和教育学、对人类社会及其进步和演化的意义和价值等。

一、  远程教育学生自治和双向通信的理论

学生自治和双向通信的理论学说是远程教育理论体系中论述最多、也是对远程教育实践和决策影响最大的。这里我们对三种主要的理论派别进行介绍。第一种是注重和强调远程教育中学生自治的理论,认为理解和实施学生自治、自主学习、自我控制是开展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灵魂;第二种是注重和强调远程教育中师生以及学生之间开展双向通信的理论,认为以双向通信为核心的对远程学生的学习支助服务在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中具有重大的教育学和社会学意义;第三种则是注重和强调学生自治和双向通信应当均衡发展的理论,认为学生自治必须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才能达到其终极目标,而正是以双向通信为核心的对学生学习的各类支助服务帮助远程学生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自治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实现上述不断进步和成熟的过程。

1、远程教育学生自治的理论

1)魏德迈的独立学习理论

魏德迈关于远程教育的理论有两个思想渊源,即社会民主理想和自由教育哲学。他的远程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独立学习和学生自治。它用独立学习的概念来描述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其定义如下:

独立学习由各种形式的教学安排组成,其中教师和学生在执行他们的基本任务和职责时相互分离,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是将校园内部的学生从不适当的课堂进度和模式中解放出来,为校外学生提供在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继续学习的机会,并且促使所有学习者发展作为成熟的受教育者应具备的自学能力。

魏德迈指出,克服他所谓的教育的“时空屏障”的唯一途径是将教和学分离。这就要求将教和学设计、规划为一系列分离进行的活动。

2)穆尔的交互距离和学生自治的理论

穆尔理论是一个二维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交互距离和学生自治。穆尔引进的交互距离不仅是一个物理学和地理学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概念。穆尔将交互距离定义为对话和结构这两个变量的函数。变量“对话”描述“教育系统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响应的程度”,变量“结构”描述“教育计划课程设计适应学生个别需要和条件的针对性程度”。就是说,如果一个教育系统具备很好的师生双向交流通信,这个系统的对话变量的值就越大;相反,一个教育系统师生双向交流通信很弱很差,这个系统对话变量的值就越小。另外,一个高度结构化了的教育计划课程设计很难适应不同学生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和条件。穆尔理论的第二个维度“学生自治”的核心规定如下:一个高度自治的教育计划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一个较少自治的教育计划课程设计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和教师严格控制教学过程的。

2、远程教育双向交流通信的理论

    1)霍姆伯格的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的理论

霍姆伯格坚持说,建立师生间的人际交流关系是增强学习动机从而是实施远程学习的先决条件。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交流是通过非连续通信手段实现的:在远程学生和学习支助组织(教材作者,辅导教师和咨询人员)间存在经常的相互作用(教学会谈),有通过学生与事先设计好的课程材料相互作用进行的模拟会谈,还有通过学生与辅导教师和咨询人员利用函件和电话进行的真正的教学会谈。

2)西沃特的对远程学生的持续关心的理论

西沃特提出的理论要求远程教育院校和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持续关心,提供更好的学习支助服务和其他各类服务。西沃特认为,如果没有这种持续的关心和支助服务,远程学习系统的学生会遇到种种困难而引发问题,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并导致学生流失。由于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不均衡程度大于传统教育系统,更需要远程教育院校和教师关心学生。远程学习的学生不是天生就会自主学习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治能力、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力都需要在院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学生自治是对学生持续关心和支助服务的结果。即使对同一个学生,也要随着学习进程而有所变化,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远程教育学生自治和双向通信相互均衡的理论

    1)丹尼尔的独立学习和相互作用均衡结合的理论

丹尼尔自70年代末起提出并发展了独立学习和相互作用均衡发展的理论。他评论了远程教育的有关文献,重点考察了远程学习系统中那些使学生得以和其他人员发生接触和交流的活动,强调系统设计要使学生尽量丛这些活动中取得尽可能多的益处。他指出,教育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远程教育尤其要提供高质量的学生、教材、辅导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相互作用。同时,高等和成人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成为更有效的独立学习者。丹尼尔所说的独立学习者,不仅指独自一个人学习,而且强调学生要有更高的自学和自治能力,并在必要时有能力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2)史密斯相互依存的远程学习理论

3)伽利森的通信和学生控制的理论

4)范笛和克拉克的三维远程教学的理论

二、  远程教育与教学重组的理论

远程教育教与学重组的理论是对远程教育本质进行的一种哲学论证。这一理论来自对远程教育许多学说的深思熟虑和综合加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论抽象。这一理论对教育的核心——远程教与学的本质、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以及远程教育的特质作出了自己的哲学诠释。

1、  基更的教和学再度综合的理论。

基更论证说,远程教育是以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为特征的,因此,远程教育理论应对教—学行为的重新综合进行论证。他认为,对远程学生来说,教—学的重新整合必须通过人际交流来实现。基更指出,人际交流不只限于面授辅导,电话辅导和其他双向通信技术都能提供人际交流。基更还认为,印刷教学材料也可以设计包含许多人际交流的特征。

2、  亨利和凯依的教学功能重组的理论

亨利和凯依在分析远程教育时指出,为了克服时空间隔和学生的孤立状态,有必要实现教育实践和方法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给教育系统带来了完全的功能变换,它将学习材料的设计、制作和发送变成中心。学生变成了利用学习材料和其他学习支助服务的自学者。这样的一种教育结构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来控制教学过程、学生主要从教师面授中学习的模式。亨利和凯依指出:“在远程教育中教和学分解为在不同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分离的行为”。他们说,对远程教育的挑战就是重新产生教—学过程。

三、  远程教育的理论、学说和学派

远程教育的各种理论不是相互孤立且分离的,它们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它们为形成统一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一)  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论述了远程教育与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

远程教育的发展动力基础理论在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学科视野中,揭示了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力、科技物质基础、政治决策动机、教育思想基础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等。

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则相对集中的、深刻的揭示了远程教育的发生与发展的种种内在关系,以及在现代工业化社会和后现代信息化社会中远程教育形态的特征和属性;同时,揭示了应用工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构建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和远程教学实践的意义和局限。

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则对远程教育与其技术基础的紧密关系做了深刻的揭示,探讨了两者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对比了三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联系和差异、各自的特征,重点讨论了第三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前景趋势。

以上三种理论分别试图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方位视野集中于现代工业化社会形态、再到聚焦于现代信息和学习社会及响应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阐明远程教育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和三大学派的理论则是对各国远程教育实践形态和理论学派的一种高度抽象的概括。它是在对国际远程教育的实践形态和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揭示了世界远程教育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主流模式和主流学派的形成,历史功绩及其相关争论,并力图构建国际远程教育的历史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的整体理念。此外,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均与对远程教育的教与学这一核心的本质和特性的阐发紧密相关,从而与远程教育的哲学理论和微观理论沟通。

二)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实质上是各种学派的远程教育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远程教与学的三种相互作用的理论更多的注重于探讨远程教与学中基本相互作用的本质特征及其地位和功能,成为远程教育微观理论论证和发展的基础。

远程教学的两大功能要素的理论则侧重对远程教育中教师承担的课程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发送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支助服务两大功能的论述,这是远程教育微观理论、主要是远程教学的主体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学习理论则重点在论证远程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探讨学生如何应用远程教育院校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进行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和集体协作学习),它构成了远程教育微观理论,是远程学习理论的核心。

这三种理论是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和互补的。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的阐发为哲学理论的论证提供了依据。

三)  程教育的哲学理论可以抽象为远程教育的学生自治和双向通信的理论和远程教育教与学重组的理论两组。

远程教育的学生自治和双向通信理论中,有侧重论述学生自治的学派、也有注重探讨双向通信的学派,还有强调两者均衡结合的学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