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素之问|三焦名实正义(一)

 为什么73 2017-06-24


栏主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专栏『灵素之问』,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三焦名实正义

(一)



文字/忆忘     图片/来自网络



       早期三焦从消化道形态衍生,从“焦熟水谷”的功能,一度又归为水道决渎,与膀胱属于同类(实际早期是替代了膀胱,下焦主决渎小便,膀胱反而主的是水津四布的输布),然后又合右肾,又联系“肾间动气”

       三焦概念因经脉理论体系发生变化之后,又有将两藏之说(联系肺肾两经脉),数百年间为孤府无合;与之同时的分配还有三焦、膀胱配脾,见于【五行大义】所引“素问云”,同时期心还配大肠,与【白虎通】所说略同,此略。

       因为焦字从火,所以后来与“动气”、“相火”有了关系;从形态上和络脉、包络(膜络一体)、膏肓之膜(即膜原、肓原即肓膜、膏原即膏膜、原即膜,膜即幕,最后讹为募、募穴)关系密切,包络府概念的断层最终导致包络误会为心包、手心主变为心包络,却掩盖了三焦本身是包络的历史,甚至误会扩大至于“有名而无形”,导致今天对于三焦乃至经脉(十二经之原)概念的争论不休,无有了期。



三焦概念演化简况


       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构成,三分的依据,一方面是天地人三才的观念,所以类比而有三焦“三元之气”,但其最初的定义是来自消化系统,即水谷道路的解剖直观,以之为基础逐步推演变化,其过程约略如下。

 


【白虎通】

       “三焦者包络府也,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故上焦若窍,中焦若编,下焦若渎。”

      释:三焦即包络,是水谷消化系统。论见下文。


【难经】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纳,以传道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气街。”


      “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属於五藏。”


      释:胃上口即贲门、上管、上脘;中脘即中管;下焦当膀胱上口,即下管、下脘,主“出而不纳”、决渎、排小便。实际膀胱并无上口。


【脉经】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则曰三管,中则名霍乱,下则曰走哺。名虽三而归一,有其名而无形者也,亦号曰孤独之府。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络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


       注:上中下三系之说,亦见于【中藏经】、【诸病源候论】。


【病源】

        焦熟水谷,分别清浊。

        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络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亦又属膀胱之宗始。


【五行大义】

       膀胱为阳。小肠为阴。胆为风。大肠为雨。三焦为晦。胃为明。故杜子春秋医和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末。四支也。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河图云。肺合大肠。大肠为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为受盛之府。肝合胆。胆为中精之府。脾合胃。胃为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为津液之府。三焦孤立。为中渎之府。甲乙。素问说同。……三焦为中渎府者。五藏各合一府。三焦独无所合。故曰孤立。处五藏之中。通上下行气。故为中渎府也。


        三焦。膀胱。并为水之府。


       释:先秦三焦与胃相对为阴阳。隋代萧吉所见【河图】、【甲乙】、【素问】之三焦均为“孤立”、“中渎之府”、“无所合”,即【灵枢】本输篇所言孤府。可见唐初时医经中三焦均为孤府,无合、无表里关系。


【千金】

       论曰: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藏六府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而不可见,和利精气,决通水道,息气肠胃之间,不可不知也。三焦名中清之府,别号玉海、水道,出属膀胱合者,虽合而不同。上中下三焦同号为孤府,而营出中焦,卫出上焦。营者络脉之气道也,卫者经脉之气道也。其三焦形相厚薄大小,并同膀胱之形云。


【灵枢本输】

        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府也。

        而三焦的功能,首先是消化水谷的道路,焦熟水谷,以气血生化和运行,如此三焦便至少包括了现代生理学概念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等等。

        从难经与千金可见,三焦早期根据“三关”而划分,其划分结构,即难经云“胃之上口”(即上管,后来变为上脘),“中焦在胃中脘”古称“中管”,下焦“当膀胱上口”,或为古之“下管”。此为三关,与三管并不完全重叠。

 

【灵枢本藏】

        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灵枢上膈】

        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上焦之所以叫做“三管”,乃是因为上焦有三个管子,所以宋代【存真图】云:喉中有窍三:一食、一水、一气,互令人吹之,各不相戾。所以官方解剖结果还是有“三管”。不过另有一解:

       又五臟腧亦曰管。【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五管在上。【註】管,腧也。

       所以上焦三管,可包括上焦的三个穴位。

 

       三焦从孤府,到后来属合膀胱、合右肾、将两藏,是功能结构联系的逐步推演,最终演化为与心包络为藏府经脉相表里,是三焦理论逐步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清晰的揭示了十二经脉理论的完成是在唐代以后,【灵枢经脉】一篇晚出的历史事实。

 

       与此同时,三焦作为府的概念是水谷道路、水道,气化出焉;作为三部则变为三部藏象的总分,已经远远不止于一条三焦经脉、六府之一的三焦之府,而是“三元之气”、“五藏六府往还之神道”,再也不是三关、孤府、合膀胱、右肾的水道,也不再是某一条经脉,而是“上者,络脉之系也;中者,经络之系也;下者,水道之系也”,所以成了十二经之原,十二经络之根本,又可以单独作为五藏六府的三部等价系统。

 

        三焦名称众多,除了叫三焦,还叫做“包络府”、“中清之府”、“玉海”、“水道”、“三关”、“中渎之府”、“孤独之府”“孤府”,难经云“不属于五藏”,脉经、病源、千金等皆云“孤府”,灵枢早期篇章本输亦称孤府。故直到隋唐,三焦仍然为孤府,无表里关系,其本身在东汉初的名称,便叫做“包络府”,意味着其本身的结构是膜与络,即所谓“膜络一体”的膜原结构。



膜络一体与包络


一、络脉

       络:

     【说文】絡

       絮也。今人聯絡之言。葢本於此。包絡字、漢人多叚落爲之。其實絡之引申也。楊雄    傳曰。緜絡天地。以絮喻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鄭綿絡些。【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註】所以轉篗車也。【天工开物 调丝】“手中执篗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 篗yue,相当于纺锤。

 

       络、落通假,故【汉志】称“原人血脉经落”,经落即经络。


       脉:

     【说文】血理分衺行體中者。理分猶分理。序曰。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衺行體中、而大候在寸口。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也。

     【正字通】俗脈字。【韻會】毛氏曰:字从月从。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取邪流義。不當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廢也。

     【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

     【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

     【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註】血脈必周身而作。

     【史記·樂書】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

     【前漢·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隂陽表裏。 

       又地脈。【周禮·天官·瘍醫】以鹹養脈。【註】鹹,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脈。

 

        故脈早期的意义是血液于全身之分流支流:

      【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

      【营卫生会】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脈:【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可见古人气、血不分,血气同“理”、道路相同、气血同源同义同类。)

      【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

      【灵枢天年】神气舍心。

      【灵枢经脉】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以上可见:

        1、故经脉的内涵为“气血”、“营卫”,亦即“水血”(参见【经水】篇“水”字注解、【灵枢营卫生会篇】“汗则出、卫气走之、漏泄”)。

 

       络脉的定义:

     【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

      【灵枢血络论】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黄帝曰:相之奈何?

        岐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

      【九针十二原】“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2、故络脉又称血脉、血络。而“内溢于经,外注于络”意味着经、络对称分内外。


        3、经脉是可见的,因为“伏行”部位深,隐藏在里面所以看不到。


        4、络脉是经常可见的,“其常见者”,部位浅“无所隐故”,能够看见的“诸脉”,都是“络脉”。


        5、所以,经脉在深部里面(所以看不到),分支斜(横)行的都叫做“络”(或“络脉”)


        6、古医经的“取脉”意味着放血放水。“审视血脉,刺之无殆”。不仅意味着经脉可见,其血脉(络脉)是可刺、用来放血的。因此,气血不仅是“血者神气也”同时也可以是“邪气”:“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故早期正气和邪气的概念,首先是基于虚实的判断,因为虚实而导致的有余不足,有余意味着“实证”成为代谢废物、失去功能的瘀血、水肿、津液凝滞、痰饮积聚等。


        7、【釋名】脈,幕也,幕絡一體也。脈即是幕,幕通膜,即膜原、膏膜、肓膜、膏肓之原。膜络一体,意味着络脉与膜是一个整体的结构,络脉的分布必须依托于膜,且脉管本身也是膜。幕后来讹为募。故募穴本为幕穴、膜穴,起源于膏肓之膜原,即体腔内之系膜、包膜、膈膜。


        8、故古医经的“取脉”意味着放血放水。早期鑱石鍼砭,均以放血疗法为主。小针诞生后有了虚实补泻概念和工具与刺法的差别,粗守形、上守神的区别。


        9、365络脉(节、会、输、窍、穴位等等)是“天人相应”观念,术数、历数推演的结果: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


      【气穴论】“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孙络三百六十五会穴,亦以应一岁……溪谷三百六十五会穴,亦应一岁。”


       【气府论】“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10、从上可见:解剖结构之络脉,是经络概念的起源。早期叫做“脉”“血脉”或“禁脉”,西汉称“经落”或“经脉”,如【仓公传】曰“经脉术”。【汉志】曰“原人血脉经落”。


       11、络脉是穴位起源之重要内容,其后还存在其他内容,如尽筋、节、肉之大小会的谿、谷、阿是等,略。


        12、络脉是诊法的重要对象,包括了切诊与望诊,如

      【九针十二原】“视之独满,切之独坚”;

      【邪气藏府病形】“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

      【寿夭刚柔】“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13,络脉及其“穴位”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位置,无法统一进行“标准化”而只能指示大概位置:

       “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亦所别也。”【灵枢经脉】。之所以需要求之上下,是因为每个人的 “经”长得不一样,络脉的位置也不尽相同:“络脉亦所别也”。同时也交代了:络穴的起源是络脉,即体表静脉血管。


二、包络

       包:

     【说文】

       妊也。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女部曰。妊者、孕也。子部曰。孕者、褢子也。引伸之爲凡外裹之偁。亦作苞。皆假借字。凡經傳言苞苴者、裹之曰苞。藉之曰苴。

      又裹也。【書·禹貢】包匭菁茅。【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

      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註】劉德曰:包,取也。

      又通作苞。叢生也。【書·禹貢】草木漸包。

      又【集韻】【正韻】蒲交切,音咆。【集韻】匏亦作包。又庖通作包。【易·姤卦】包有魚。【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又【韻補】房尤切,音浮。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包络:

       1、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即所谓“膜络一体”),并不特指“心包络”:

      【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

        故包络即绵络,有包裹、丛生、絮状之联络,而不特指“心包”,见后【白虎通】以及【灵枢】。

      【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脾(脉)之 大络(脉),叫做大包(络)。故脾亦有包络。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主部位】“包络之络联藏府,三焦之气应无方。”注云:“至於包络,乃周身脂膜之络,联属百骸藏府者也。”

      【灵枢邪客】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2、心之包络,意味着不仅心有包络,且脾有包络,三焦本身亦为包络(见【白虎通】)。






灵素之问:

灵素之问|真气

灵素之问|五行理论概述

灵素之问|长夏的来历

灵素之问|九卷指代针经的命名

灵素之问|医经与经方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一)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二)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三)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四)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五)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六)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七)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八)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九)

灵素之问|等价原理与中医(十)

灵素之问|西汉侍医李柱国传(上)

灵素之问|西汉侍医李柱国传(中)

灵素之问|西汉侍医李柱国传(下)

灵素之问|黄帝 、扁鹊 、白氏医经三家

灵素之问|略谈【内经】的断代问题

灵素之问|从【灵枢】看针刺的起源


诸家专栏:

一年|芒種搬家記

卢陵求微|金太太和周太太

素琴乱弹|朵朵白云慰蓝天

若有素问|伤寒经方词(第三辑)

灵素之问|真气

卢陵求微|盗贼除神圣

十方海|营老爷,看老热

若有素问|漫谈唯识学八识与岐黄之道

灵素之问|五行理论概述

一年|小满三得

若有素问|李白梦游手太阴肺经

灵素之问|长夏的来历

卢陵求微|胡须乳房一个东西

灵素之问|九卷指代针经的命名

一年|立夏

《庄子》试讲|天籁的道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