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清单

 长沙7喜 2017-06-25


作者:[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书评,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授权发布


漫漫人生路,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这个话题,论学问论阅历,我都是驾驭不了的,但我读阿德勒,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精研个体心理学,由他附身,我来谈谈。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


  • 1、世界是主观的


一杯水,冬饮觉冷,夏饮觉热。


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里,如果你自身发生了变化,你的世界就会改变。


所有人都可以改变,都可以获得幸福,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改变的勇气。


  • 2、现在不是由过去决定的,而是由目的决定的


我们都是为了某个目的而活着,所以我们真正该考虑的是现在的目的,而非过去。

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你的人生取决于每一个此时此刻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无法改变自己,请你自问:其实,你是不是还抱着维持现状的目的,并没有真的决定改变?



  • 3、过去根本不存在


我们都是过去的编纂者,为了实现“现在的我”的目的,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人会从过去发生的庞大事件系统中只选择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继而当作自己的记忆。

反过来说就是不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会被抹掉。



  • 4、学会“课题分离”


你要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课题”可以理解为“事情”)分开来。


辨别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考虑一下“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 5、不为满足别人的认可而活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别人如何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你能做的只有走好自己认为最好的路。




  • 6、别人不是敌人,而是伙伴


如果你为争取外部认可而活,你身边的同事、同学就都成了和你抢夺认可的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你的失败,那你就不可能摆脱烦恼。


所以,不要与任何人竞争。


相反,如果你要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就会截然不同。


那么,该和谁竞争,争取谁的认可呢?往下看。



  • 7、和理想中的自己竞争


人类生来追求优越性,也正因为如此,人就会产生自卑感。


自卑感不是坏事,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和别人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争取自己的认可,只要自己不断前进,超越自我即可。



  • 8、获得归属感


归属感就是把他人当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你必须要思考的是“我能给予什么”,才能获得自己的位置。


人只有体会到“我对集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获得归属感的方法很简单,分为 3 步:“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就是如果做不到,就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不和别人比较,不干涉别人的课题。

“他者信赖”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如何条件。


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能构筑更深厚的关系。


至于对方是否背叛自己,那是他人的课题,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逃避痛苦,就无法和任何人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是为了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采取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思考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只要能产生“我对他人有用”这种主观上的“贡献感”,就有了幸福感。

  • 9、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断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不需要计划,因为没有目的地,只要关注如何度过这一刹那,跳好“此时此刻”的舞就已足够。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 10、该做什么工作?只要对他人有贡献就可以


当下该做什么?只要这件事对他人有贡献就行,这也就是第8条中讲到的“他者贡献”。


望着“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心中带着这颗引导之星,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不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谁都不知道的某个地方,某个好地方。


现实的人生就是这样,人生的意义在你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舞时,就会逐渐明确。


祝福大家。



前面讲的是修身的法门,下面说几个待人的要点。

  • 11、单身狗之间:“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根本不存在


通过设定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理想,达到“不想涉入一段关系”的目的,这才是感叹“遇不到真命天子”的人的真实面目。


真相是:根本没有“真命天子”,我们可以爱任何人,爱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 12、恋人之间:主动去爱是成熟的唯一法门


在童年,“我”正因为被父母爱着,所以才能活下去。


作为性命攸关的生存战略,我们都会追求“被爱”,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


然而,“去爱的生活方式”是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那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自立。


因为,我们通过爱他人才能渐渐成熟起来,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


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 13、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而要以平等身份交心。


如果你身为父母,一定一脸懵圈,听我解释。


批评是干涉他人课题的行为,何况“你可以把马强拉到水边,但也不能强迫其喝水”;


表扬会让他把“争取你的认可”当成目的,进而会让他和别人形成竞争关系。


这两种行为都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


阿德勒提倡的关系是:虽不同但平等


那应该怎么帮助他呢?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


记住,直面课题的必须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必须是其本人,你只是在他需要时提供帮助。


从哪里开始帮助?“关注他的兴趣”是破冰的不二之选,更是所有人际关系中都必需的尊重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所以你该用他的眼睛去看,用他的心去感受,想想“加入我拥有和他一样的心灵和人生情况会如何?”


以上内容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精华,来自蔡康永、樊登、动机在杭州等人盛赞推荐的图书《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两本书在日本先后成为亚马逊年度销量冠军,《被讨厌的勇气》中文版豆瓣评分8.5,被网友评价为“犹如一把钢刀,直接地刮着灵魂上的毒”,最新续作暨完结篇《幸福的勇气》刚刚引进中国,推荐大家阅读。


作者简介: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现居京都。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的执笔)见长,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