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miles- Justin Timberlake 来自秋子酱的食堂 00:00 03:26 从地理位置上说,甘肃挨着宁夏、青海两个回族聚居地,羊肉当之无愧成了当地饮食的重头戏。但最被人广泛熟知的是手抓,也就是清水煮羊肉,蘸椒盐吃。我后来吃到过好多地方的羊肉,回想手抓真是天之骄子的一种任性,单清水煮一煮,就有肥而不腻、软嫩丰腴的香美。离我们家七八十公里有一个镇,不大,有几个平房馆子专门卖羊肉,常年生意火爆。西北羊肉很少有“膻味”,总体上做手抓都还行,可以看出水平的在于肉质是否鲜嫩,肥瘦比例是否均匀,如果想要其他的风味呈现,则要依靠椒盐了。但是那个镇上小馆子卖的羊肉还有一种自带调料的风味,明知道仅仅是清水煮了,也尝到了椒盐的层次,但它们的肉就是从内而外散发着一种灵气,好像是内置了难以描述的调味料。我每年回家爸爸都带我去吃,馆子没什么装修,就是平房带个院子,老远看见门口停满了车的就是。后来我爸说因为那个镇的山上长满了一种特别的草,羊因为吃了那个地方的草才有那种味道。听了忍不住叹气,技艺最没办法弥补的,就是这种天时地利,一方水土养一方羊。 我吃过好多手抓,这个地方的排第一位,从小到大,现在还没被超越过。
(图库里搜了一张最像的,食物比这个分量大多了) 兰州也吃涮肉,很早以前卖羊肉的谱子自己买了刨片的机器,看好哪一块帮你片,所以比起超市的肉卷更放心,也能挑到自己喜欢的肥瘦。后来火锅风向标突然一转,肉卷成了次等货,鲜切才是定价高的。但其实鲜切更适合买回家自己切,反正对刀工没有格外的要求,只要一块足够嫩的后腿就可以。兰州的涮肉吃起来不如老北京铜锅这么嫩,蘸料也不讲究,有蘸蒜泥吃的,有蘸麻酱吃的,还有蘸辣酱吃的,不过总体还是很嫩很滑,肥瘦组合得适中,口感也很好。这都要把功劳归到羊肉上,要是换了其他地方的羊肉,这么吃早膻得让人丢下筷子跑了。
(羊肉卷,不好吃,口感太差太没劲。) 兰州对烤全羊兴趣不高,我想可能是因为兰州本来就吃小嫩羊,所以也不稀罕这种口感,论其入味又比不上黄焖和生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兰州地区吃羊肉不吃皮。烤全羊的最大优势——皮脆肉嫩,还怎么玩儿啊? (吃过几次烤全羊,都觉得肉够嫩了,但是入味差一些。可能还是和肉本身的风味欠佳有关系。) 我第一次在南方吃炖羊肉,夹起一块皮的时候有点抗拒,当时倒是硬着头皮吃掉了。后来也对带皮的羊肉一直不太感冒。偶尔有一次和一群兰州朋友聊天才知道:因为兰州很久以前街上有卖原皮(只简单浆过)还带毛的皮夹克和皮背心,吃皮的画面就自然地带入了这种联想:每一口都本来应该是夹克、背心、甚至还有鞋。 即使入味再棒,吃皮鞋也很难让人食欲大开啊。
(还是吃一吃黄焖羊肉更肥美鲜嫩、带劲!) 外地的烤羊肉,肉串个头大,单个肉块快要赶上一颗小枣了,这么处理卖相好,价格也能高一点儿。我还不会做饭的时候特别爱吃,感觉解馋,后来越吃越不喜欢,嫌肉不够入味,烤得也很老,有时候吃一口肥肉满嘴像被强行注了一口油,调料也不太行。在兰州有一种接地气儿的烤羊肉串,切得很小很小,贴签串一串,我很小的时候是一块钱三串,两块钱七串,15年去吃好像涨到一块钱一串了,卖羊肉串的老板还记得我:“以前你来吃的时候才几岁,爷爷领着,现在你都已经这么大了,到了该有小孩的年龄了。” 那种小个头的羊肉串特别好吃,每一口都嫩,入味均匀,有肥肉也是一丝一缕,星星点点,视觉上比大块头清爽多了,入口不觉得腻,一串一串吃着跟玩儿似得。有的男生晚上买一大把,夹在烤过的烙饼里,饼上还要刷一层调料,保证和肉的口感一样,就是特别解饿解馋的一顿夜宵,也解酒。这种羊肉串摊小时候在我家摆满了长长一溜,每个晚上五六点就开始出摊了,去早了还得等着。
16年吃了一次烤羊肉,在铺着瓷砖的店里,灯光很亮,羊肉也可以选鲜切的,味道没变总觉得差了点儿什么。回想起中考高考后穿着短袖裙子,和小伙伴们畅想高中大学生活,看着车来车往,吃着烤羊肉,喝着茯茶的日子,就成了十多年前的回忆。 挺后悔的,当年没和喜欢的男孩子一起在小摊上吃顿烤羊肉。
(上次胖友来家里帮忙做了一份炒烤肉,有家里烤羊肉串儿的味道,好吃的!) 距离兰州不太远的临夏,羊肉也很好吃。我高中时候跟家里人去玩,早上爸爸朋友带我们吃了一顿:黄酒烧肉。具体怎么吃呢?现在想起来写出来都口水横流:未成年的小嫩羊选了后腿,片成和火锅涮肉一样薄的片,但是还要更小,每一片都带一点儿肥肉,这样入口才不觉得柴。小米酿的黄酒是金黄色的,比啤酒颜色还要浅,搭在炉子上用火烧开,开了以后马上调小火,咕嘟咕嘟的时候,迅速撒一把羊肉片,煮十几秒就盛出来,倒在每一个小碗里,就着锅盔吃。 金黄色的小米黄酒有发酵物特有的酸甜,入口有着浓浓的回甘,每一片羊肉都非常薄,即使在清早吃也不觉得腻,酒的清爽趁得羊肉细嫩肥美,黄酒的甜味又显得羊肉也跟着甜了一丝丝,就着外酥里软的锅盔,麦芽香味、酒香、肉香,让一个早上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天哪!怎么有清早这么视觉味觉感觉都让人十分满足的吃法啊! 后来我只有在广州吃早茶才又找到了这种清早就收获的扎实的满足。 再到了后来,那顿早餐真成了床前的明月光,只能想吃不到。(那种黄酒很难遇见。只有那种黄酒才能这么吃。和雕花配大闸蟹有点类似,用酒味趁肉的甘甜,格外鲜。)
(自己做了黄焖羊肉,才觉得不太失落了。) 兰州羊肉没有红烧这种做法,要是去馆子跟服务员说:“我要一盘红烧羊肉。“是会遭白眼的。典型的除了手抓黄焖还有生炒,这三种主流吃法里,外地羊肉和自家厨房唯一可以cos的就是黄焖了。因为掌握住基本调味料,还是能模仿出一点儿风骨来的。上次朋友教我做了一顿炒烤肉,后来我改良了一下,变成了新的孜然羊肉,炒出来闻着羊肉特有香味的时候,肚子就已经咕咕叫了,虽然吃的是米饭,但是心里想如果此时有一碗扯面可真是太棒了。
原料: 羊肉一斤(后腿最好)
调味料: 盐 生抽 辣椒粉 花椒粉 孜然粉 孜然粒
做法: 1:热锅,少油,把看起来偏肥的羊肉放进去煸一会儿。 2:出油以后,大火,放入其他羊肉,炒至羊肉开始变色、缩小,就依次放入辣椒粉、花椒粉、孜然粉、淋一点儿生抽,继续炒。 3:炒至调料均匀裹满羊肉后,放孜然粒,翻炒几下,裹匀后出锅。 4:如果觉得生抽不够入味,还可以临出锅的时候加点盐。 ps: 1:炒的时候一定要大火,煸肥肉的时候要小火。 2:孜然粉和孜然粒,一个都不能少。 3:放调料的顺序一定要看清楚。 4:出锅配一点儿香菜更好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