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十二势的特点是“分筋疏导”。 经脉与经筋是中医学对 人体生命系统和生理的一种认知和表述, 二者同属一个特殊的人体气运行的大系统, 这个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经内外穴道等组成 上述的经穴系统是有名而无形的。 十二经筋隶属于经脉, 十二经脉内联五脏六腑, 而十二经筋是不入脏腑的。 人体十二经筋与人体十二经脉相应, 人体十二经脉又与一天十二时辰相应, 符合中医养生学“天人合一”的理念, 从防病治病的角度上看有“里应外合”的功效。 学练易筋经十二势首先要了解和学习十二经筋图谱, 记住十二经筋的起止十分重要。 十二经筋行止诀曰: 六条(三阴、三阳)足经筋, 起于足趾爪,归于头面; 六条(三阴、三阳)手经筋, 起于手指爪,归于胸腹: 最终结聚于阴器(宗筋)。 十二筋经行止诀说明了人体起止点, 都行于肢体,不进入脏腑, 但是仍然采用十二经脉名称 (经筋名称之后没有所属脏腑), 其走向均始于四肢末端, 结于各大关节、躯干、胸腹、头面等。 其六条(三条在手、三条在足) 阳筋在外侧、在后面, 六条(三条在手、三条在足) 阴筋在内侧、在前面。 第一势 手太阴肺经 第二势 手少阳三焦经 第三势 手少阴心经 第四势 ![]() ![]() 手阳明大肠经 第五势 ![]() ![]() 足阳明胃经 第七势 ![]() ![]() 手厥阴心包经 第六势 ![]() ![]() 足太阳膀胱经 第八势 ![]() ![]() 足少阳胆经 第九势 ![]() ![]() 足厥阴肝经 第十势 ![]() ![]() 足少阴肾经 第十一势 ![]() ![]() 手太阳小肠经 收势 ![]() ![]() 足太阴 hi,亲~~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好,麻烦点一下最下面的小手,给个赞吧!再转发到你的圈,让大家都能看到。77感谢您的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