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今古琴圈之乱象,值得深思!

 宥其 2017-06-27

文 / 摩尼天虹


古琴成为世界非遗后,弹琴人数陡增,斫琴人数陡增,教琴人数陡增,奇怪现象亦渐多。其主要者包括:


一、争攀高技,不认旧师


有琴人者,拜于名师门下,则不愿承认前之旧师。自己刻意抬高辈份。甚至有称旧师为师兄者。不认旧师,其德败矣。


二、四处参仿,只为照像


有所谓弹琴人,喜四处参访名家,不论是否有所学,而重在与名家合影。而此类人,喜将与名家合影,挂于墙壁,且喜说明:吾曾得多少名家之指导。此浮夸之表现也。若将此功用于心手,复何必于此哉?


三、悬挂合影,冒充师承


有所谓弹琴人,甚好参加琴会活动,遇某某琴家,则与之合影,回悬挂于壁,自称师承某某。此欺世之劣行也。


四、自不弹琴,而喜教琴


有所谓大师,自不弹琴,然好为人师,喜对琴人指手划脚,亦好教人如何弹琴。自不弹琴,而喜教琴,岂不可笑?


五、嘴上弹琴,手不用功


有所谓琴家,自己弹琴不下功夫,而好于嘴上空谈。但谈于琴,指天划地,口若悬河。然下手者,只有《仙翁操》、《秋风辞》、《黄莺吟》、《凤求凰》,且弹不利落,实在可笑。


六、剑走偏锋,与众不同


有所谓琴人,遇弹琴人则吟诗,遇吟诗人则弹琴。若遇琴诗俱佳者,则唱歌。而若遇通琴诗而能歌者,索性打太极。不求知音,但求不同。而此不同者,不亦浅薄乎?


七、不求精研,多即是好


有弹琴人,无一曲精者,但求多学,以为多则强于他人。此种学琴,会得再多,亦不过初学耳。


八、购廉价琴,以充自斫


扬州斫琴者多,有高大上而为重宝者,亦有价廉质劣者。有所谓斫琴家,自本不懂斫琴,惯游弋于扬州等地,专购廉价之琴,加自斫之章,则称自亲斫之琴,高价贩卖,以欺不懂选琴者,尤欺初学琴者。若初学而家资厚者,更在其所欺之列。此欺世骗财之辈也。


九、剽窃琴文,以充学识


教琴需学识。有所谓琴师,自无学问,亦不肯潜心用学,但得网上好文,拿来几篇,删去作者,发于网上,以充学识。当知如今信息社会,网络何其发达,冒充学识,纸不包火,实是自欺罢了。


十、他人录音,充己作品


当今网络发达,网上好曲不少。有所谓琴人,网上下载他人录音,改名传予琴友,曰自己所弹,以博高手之名。甚至有以张子谦录音欺人者。实张氏之琴特点何等明显,但通琴者,一闻便知,唯欺初学及外行矣。此类之人,实不能真见人,所谓见光死也。


十一、手舞足蹈,以充琴容


有琴人者,专好搔首弄姿,以充琴容,以言台风,遂于弹琴时,手舞足蹈,甚至有全身如虫蠕者,自言张扬才是艺术,或言此为一种境界。如此弹奏,实令人作呕。


十二、但谈琴道,不必艺高


有所谓尚琴道者,专事空谈。琴艺不精,亦无所谓,但论道谈服他人即好。此类人等,并不修习琴艺,他人问起,即言:“琴者非艺也。”离艺何以言道?不过空谈无用之人也。


当今琴圈,奇怪现象多矣,此十二者,并非全貌。而观此十二者,皆甚可笑。然可悲者,此十二者,皆于当今琴圈,甚有市场。如此则当有所反思矣。


作者:摩尼天虹,来源:空明禅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