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继承的不仅是道家还有墨家阴阳家等华夏精华!...

 风中小海螺 2017-06-28

道教的主要传承是道家,但除了道家之外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在道教都有继承,下面为大家介绍道教所继承的儒家、阴阳家、墨家、法家这四个学派的思想。

一 儒家

道家和儒家的关系十分亲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也孔子在见过老子之后称赞老子是龙!往后儒道间的历史延续了孔子问老子的这种和谐,所以说儒道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是共生。

儒家思想在道教的体现有很多,如道教重视孝顺,道士出家也不改父母名讳,也不忘父母之恩!在道教中更有以忠孝为名的道派,道教更被人称为忠孝之教,那些不想被道德束缚的中二少年啊!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道教可不喜欢了。

二 墨家

墨家是先秦学派中一个重视平等、科技、鬼神、侠义、天道的教派,在先秦时道家除庄子外多谈大道人事少言鬼神,后世道教吸取了诸多墨家学派的方术和鬼神、天道、侠义、科技等,著名学者章太炎就曾经指出墨家学派是道教思想的渊源之一。

这里说一下墨子的形象,在许多人眼中墨子是一个热爱科技劳动人民领袖,其实墨子不仅喜欢科技也喜欢研究玄学,后世有《墨子五行记》(已经失传)等墨家学派的玄学著作。

三 阴阳家

阴阳家和合神仙家在战国时盛行于齐燕一带,齐国是当时道家学派的大本营之一,有诸多道家高人曾在稷下学社执教,阴阳家从诞生开始就是道家支脉,在几百年的发展后阴阳家又融回道教。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阴阳家谈论阴阳,纵横家谈论捭阖,但无论是捭阖还是阴阳都是对立的,在道家学派的著作中都有很多对立的话,如《道德经》中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庄子》中的:“小而不寡,大而不多。”讨论对立关系是道家学派的一个重要特征。

四 法家

从司马迁开始学者多认为法家源于道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把老君爷、庄子、申不害、韩非子四人共列一传,更说:“申子之学(法家)本于黄老而主刑名。”法家学派重视名实关系,这点在道教科仪等法事活动中有明显的继承,当然法家思想在后世的封建王朝中也从未远去。

道家生于黄帝征战,见于伊尹灭夏,太公以八十高龄兴周维新,天下遂稳,春秋战乱之时老君论述道德而生百家,百家见战乱不休生统一之志,而后法家助秦归天下。后虽有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再无上朝堂之时,落于民间百家重新以道为尊合而为教而有道教。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道教相关的玄学、文化、神秘故事,请关注全真道士梁兴扬的微信公众号:chincoo,以及其同名新浪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