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云豹财熵。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左滑查看更多 作为高风险高收益型的投资产品,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近年来也受到个人投资者青睐,富裕家庭尝试将低收益的货币市场资金向高估值的股权市场输送。2016年股权市场管理资本总量达到7万亿,其中19.7%来自于高净值个人投资,其次是国家级、省市级政府引导基金注资,占比18.9%。2016年开始,股权市场较2015年已开始回归理性式的降温,资本市场溢价空间趋窄,仅靠一二级市场估值差套利的投机模式将逐渐由盛转衰。
左滑查看更多 创投资金青黄不接,初创项目折戟沉沙 2015年股权投资热潮使市场估值普遍过高,创业项目一拥而上,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不清晰使后续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初创公司死亡率居高不下;2016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3683起,披露投资金额1312.57亿元人民币,与2015年基本持平,平均投资金额下降,投资机构更加谨慎克制地观察投资价值,创业者也不再好高骛远、一味追求高估值。创投金额集中度最高的三个行业为互联网、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电信及增值服务。2016年早期投资共有221起退出案例,股权转让退出以灵活的交易方式和较低的交易成本成为早期投资最常见的退出方式,达96起,其次是新三板退出,共92起。流动性的缺乏是扼制股权投资退出的最核心障碍。 超级独角兽拉动16年PE市场,科技与健康将瓜分千亿蛋糕 2016年的PE市场投资案例数与投资总规模的发展趋势出现背离,得益于像蚂蚁金服、优步中国、滴滴出行、美团点评这样的超级独角兽在2016年上半年成功获得大量融资,规模都在百亿以上(下图蓝线)。2016年全年看来,PE投资金额最密集的行业前五名分别是是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电信及增值业务。 利用流动性套利的 “PE+上市公司“的利益绑定模式依然备受追捧(下图黄线),一方面有上市公司的隐形背书和财务杠杆使PE摆脱了募资困境,另一方面,对上市公司来说,新兴行业希望通过外延并购开拓产业链的完整布局,推动内生成长,而传统行业则希望通过并购实现跨界转型升级,利用PE市值管理能力和短平快的轻资产投资,制造昙花一现的拉高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海市蜃楼。
左滑查看更多
左滑查看更多 从估值虚境的快钱到高瞻远瞩的配置 随着国内高净值人群对财富的认知日渐成熟,资金将从短期投机流向长期而分散的大类资产配置。通过资产再组合和专业管理降低风险系数的PE FOF优势不言而喻。对于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由专业管理人筛选标的子基金不仅对冲了直投基金的投机风险,也降低了进入优秀股权基金的准入门槛,投资回报更为高效稳定。优质FOF管理人在投资水平和业内资源方面的优势更为凸显,例如利用跨地域投资标的的配置规避单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等,使FOF的业绩稳定在较高水平。
左滑查看更多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云豹财熵 |
|
来自: yh18 > 《2017经济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