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子茶馆2:文字,思想的刻写与凝固

 博览众长123 2017-07-01

原创 老徐 易经实修


学术是枯叶,思想如尘土,哲学是风,诗是雨,酿成茶,慢慢品,才能品出天地人间的味道。


《管子》就是一座中国古老的茶馆,里面坐着一位老者,是从2700年前穿越而来,现在他正在邀请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思想者来喝茶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开场白2


生产力发展了,有了剩余的食物,有了阶级、社会、制度、权力等等,人就不只是面对自然,而是面对更复杂的社会关系。语言就成了交流的工具,语言之后又有了文字。语言文字是思想的产物,又推动了人类思想。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也有思想,但思想只能用语言传播延续,很快就消失,被岁月之风吹散了。有了文字,思想就刻写凝固了。


公元30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城市,农业非常发达。经营土地时要记下帐目,管理事务和帐目都用三角尖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然后将泥板烘干,以便保存。这种人类最早的文字形式被称为楔形文字。最初的楔形文字由图形符号组成。书吏用简化的图形把牛、羊、谷物、鱼类等所要录写事物画下来。不久图形符号就固定成统一的格式,保证了书写和阅读的一致。但是图形符号不能表达抽象的概念。书吏们就在图形旁边加上别的符号以表示新的抽象意义。他们还选择了表示声音而不是表示物体或抽象观念的音符。这是在以后若干世纪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语音字母的精髓。


几乎同时,埃及也发明了象形文字,中国商朝也把发明的象形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因此称作甲骨文。也有文字铸在青铜器上,叫金文。甲骨文多是记载官方卜辞。殷人尚鬼,遇事好占卜,占卜后便记录下来。记录有写有刻,有朱书,亦有墨书,有的先写后刻,有的还将文字涂以朱砂和墨,也有的镶嵌松绿石。这就是卜辞。


第一个字母文字体系是由西奈半岛的闪米特人发明的,他们用自己所通晓的一些埃及字符来标识辅音,又用许多别的符号来表示单词和音节,但是他们的的文字却没有发展成为严格的音标文字。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3个辅音音符组成的字母系统。这一文字系统后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这些希腊字母经过一些改进,由罗马人向西传播,经拜占廷传播到东方。


在文字发明之前,结绳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记事的遗迹,仍可以在现在的一些民族中找到实例。如过去的云南省的怒族、佤族用大小不同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数目。结绳记事不能演变为文字,但它的表现方法对文字产生了影响。


文字的出现看似神来之笔,实则是思想的逻辑和刻记。中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距今4500年左右,比留下甲骨文的商朝早1000年左右。实际上,文字可能早于仓颉,作为史官,他整理了过去的文字,又创造了一些。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纪神话,也都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说:“虽然文字的起源可以从生产剩余产品所造成的新背景中找到原因,但它影响却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它使人们能够记录和积累各种真实的情况,通过世代相传,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样,它还能使人们以书面形式记载宗教传说、社会风俗、口头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使它们成为圣书、法典和古典著作而永久地保存下来,从而使各种独特的文化变得更加鲜明、更为巩固。这样文字就成了使人类各种类型的文化实现融合的主要手段。”(《全球通史》第三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