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到底是什么,《道德经》第了三章说了什么

 明远小筑 2017-07-03
  365读书
  2017-06-22
  《道德经》论述的是人、社会以及生命之间所发生的天地风云演变史。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又带给我们什么智慧。
  不上贤,使民不争。
  悟道:领导者不要宣称自己崇尚某种贤德标准,这样民众就不会为了某种虚名去争。老子告诉我们:老百姓的行为和领导者的喜好有密切的互动关系,领导者不要标榜自己。有可能你极力推崇某个标准后,大家对这种标准的逆反心理反而更重。真正的管理应该制定规律,自己先去做,让大家自然而然地跟着你去学习,无需用语言来教化大家。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悟道:领导者不要去推崇、珍爱难得的东西,这样老百姓才不会成为强盗。领导者不要给事物贴上某种标签,不要总把自己的喜好显露在外,老百姓是会效仿和跟随的。公司老总的喜好和作风会影响和带动员工,会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营。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悟道:领导者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喜好,这样百姓才能安稳。这也是老子所说的“无为”,领导者“无为”,不刻意追求名利,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欲望,百姓就宽心了。很多公司的员工都会揣摩领导的喜好,会跟随领导的喜好,这样容易使员工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就失去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真正意义。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若其志,强其骨。
  悟道:欲望是无穷的,老子是建议领导者让老百姓尽量减少欲望,生活能够吃饱穿暖就可以,这样的道理也并非是为了巩固领导者的统治。我们要把握好,到底什么是我们人生真正需要的,找到平衡,把事业和本身的能力统一好,选准方向,不要盲目扩张自己的欲望。领导者要从自身做起,减少自己的欲望,踏实做好原本经营的事业,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悟道:老子的目的并不是真正要“愚民”,他是主张在满足百姓生活最根本的需求的基础上再去掉百姓多余的欲望,使那些使用各种技巧为了获得虚名、满足自己欲望的人不敢这样做。领导者与百姓是互动感应关系,要用行为去感化百姓。好比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能将《道德经》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明天继续分享《道德经》第三章,看看老子又带给我们什么人生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