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天下大乱:无知无欲,是手段还是目的

 乐道子真 2019-05-0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我们接着看到《老子·第章》。


章的结构是怎么回事?我们先简单说明一下。第3章先提到三种天下大乱的处境,就是老百姓相争、当强盗、心又乱了。接着又出现圣人了,圣人怎么治理百姓呢?所以我们就先把原文念一遍。


《老子·第3章》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原文,意思并不复杂。我们把白话也念一遍: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人民就不会竞争较量;不重视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会沦为盗贼;不展示可欲的事物,人民的心思就不会被扰乱。因此之故,圣人在治理人民时,要简化他们的心思,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化他们的筋骨。总是要让人民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并且使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只要依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这一章里面,我们先看看天下是怎么乱的。在《老子》书里面,有20%的篇幅都是与天下大乱这个处境有关的。那天下怎么乱的?就是统治者三个作为:


第一个,统治者如果尚贤(就是去推崇杰出的人才),老百姓就会相争了。“贤”这个字是指卓越。在古代的时候,看卓越有三方面:在德行上卓越称作“贤良”;在能力上卓越,称作“贤能”;在智慧上卓越,称作“贤明”。换句话说,在描述一个人的水平的时候,常常会就德行、能力、智慧三个角度来判断。“贤”这个字代表杰出,那么统治者如果推崇某些人杰出,老百姓就会怎么样?就会竞争较量了。


在《庄子·外物篇》里面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演门有个双亲过世的人,因为悲伤过度、形容枯槁而被封为官员;乡里面人就学他哀戚守孝,结果死了一大半人。这么短的一个故事提醒我们什么?提醒我们:如果你在上位者推崇什么是“贤”,老百姓就要拼命去表现了。


接着,如果统治者重视难得的东西,百姓就会去偷、去抢、去骗了,就当强盗去了。


然后,如果统治者展现出让人想要的东西,就是“可欲”的东西(在这里的“见”要念成“现(xiàn)”,就是展示出来),那么人们看到这么多东西,让人觉得欲望就来了,心思不就被扰乱了吗?今天在商业社会,这种事情如何可能避免呢?


这三点代表天下为什么会乱,他把责任都推给在上位的统治者,这是古代的情况。


接着又看到圣人怎么治理百姓呢?他说,圣人治理百姓的时候,他做四件事: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这个字在《老子》里面所指的是“单纯”,所以我们翻译成简化人民的心思,让老百姓不要有复杂的念头。让你肚子吃饱,但是不要想得太复杂,就是心思要单纯,肚子要吃饱。接着“弱其志,强其骨”,意志弱一点,不要非要如何不可,一山望见一山高,吃着碗里看碗外,但是身体要健康。


这等于把一个人分为两方面来看,就是对于一般的百姓,一个是有形的身体,一个是无形的心思。身体要吃饱喝足,好好活着;但是心思尽量简单一点,不要起心动念,太多复杂的欲望,因为欲望太多的话,就会造成各种麻烦。


所以后面就有一个重要的词了,就是圣人要让老百姓“无知无欲”。这四个字就让老子这个作者受到很多误会了,说老子搞愚民政策,就是让老百姓变得很笨,无知无欲,就是让老百姓不要有知识,也不要有欲望。但在这里我们要代替老子问一个问题,请问:这种愚民政策是手段还是目的呢?


如果它是一个手段的话,就是要避免让老百姓陷入竞争、窃盗、混乱等等更大的困境。所以目的是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而手段就是老百姓所知的东西越单纯越好,因为“知”一定带来“欲”。所以在这里就值得再进一步分辨了。


与“无知无欲”相对的是“有知有欲”。人有理性,自然会想要知道。但请问:你知道的是什么?如果你有正确的“知”,就会有正确的“欲”。所以在稍后,老子会提到圣人的欲望,圣人他是悟道的,他的欲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都是好的,都是正面的,就因为他有正确的“知”。


你怎么判断“知”正不正确呢?我们以前谈过,老子的“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把认知当作区分,第二是把认知当作避难,第三是把认知当作启明。


一般人,很抱歉,认知都是在“区分”的层次。你一旦区分的话就会产生欲望,你知道什么更好,就去追求了。就像前面讲的三点:你说谁比较杰出,我就要向他效法,与别人竞争;你说什么是难得的东西,那我就要去争取;你说什么是值得我去欲望的,我当然就要求了。如果说你的认知有偏差,欲望当然是偏差的,这样的“知”不是带来困扰吗?


所以我们对于老子的“知”的三个层次再做进一步的分辨。首先,把认知当区分,就是区分美丑、善不善这些。区分固然会造成复杂的欲望,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人有理性,不可能没有区分。


我还记得在念小学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说在郊外看到蛇要小心。如果看到蛇的头是椭圆形的,代表这个蛇是没有毒的;如果发现蛇的头是三角形的,那就有毒了。但是老师所谓的“三角形”我们都误会了,我们以为是数学上的三角形,三内角的和等于180度,哪里有这样的蛇呢?


所以这只是一种大概的形状上的区分。人对万事万物一定要做基本的区分。从古以来,人类可以生存发展,当要区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有毒的还是无毒的,有害的还是无害的。所以人类的认知是必要的,没有区分如何生存发展呢?但是区分之后,会带来一些后遗症。为什么?区分之后进行比较,一定有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最好?这一下欲望不就层出不穷了?


接着就谈到认知的第二个层次,叫做“避难”,避开灾难。由于我见多识广,知道某些情况开始不错,后面就会有后患。那怎么办?我就先收敛自己、节制自己来避开某些灾难。比如有一句话我们很熟悉的,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棵树长得比树林里面别的树更高,那么风吹过来的时候会客气吗?当然是先摧残这棵树了,谁叫你长得比别的树要高呢?


你这一想的话,树木可能不能选择自己要长得如何,人可以选择。我就要避免太早显示自己的某种优点,很多时候我就要收敛,就要自我节制,像这个就是避开灾难了。所以人如果说对许多事情了解多了,尤其对历史故事知道多一点的话,就很容易表现“认知是一种避难”的情况。


但是重要的是认知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悟道,这个时候认知称作“启明”,这个“明”就是光明的明。《老子》书中对于“明”这个字特别重视,我们将来念到的时候会做清楚的说明。


所以在老子看来,人的认知有三个层次:


一般老百姓就留在区分的层次,这样可以让他过得安全,但是相对的就会出现各种欲望。


而认知的第二个层次是避难。你受过教育,念过一些书,知道各种复杂的处境,前因后果纠缠在一起,你就知道说,先得到这个,就会成为别人斗争的对象,最后反而陷入困境。比如你在世界上有所成就,总会有人把你当对手,所以有些人就学老子,避开灾难。我在年轻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做《厚黑学》,就是教你用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手段避开各种灾难的。但那不是老子真正的用意啊!在这一方面,老子思想的影响范围很广,包括像法家、兵家、阴谋家等等;但他们只到认知作为避难的层次。


但是老子的真正目的是到第三步,把认知当做启明,好像心灵之眼忽然张开,悟道了。悟道之后,看待许多事情就完全不同。


本章最后一句提到,让那些明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为什么?自作聪明的人轻举妄动,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因为百姓没有各种偏差的“知”与偏差的“欲”,也就是进入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那你聪明人再怎么做,是无法煽动百姓来达成你个人欲望的。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一句话,“为无为,则无不治。”由此可见,老子的目的,是要用圣人这位悟道的统治者来妥善治理百姓。一般说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来自此处。无为而治,表面上是无心的,没有刻意做任何事,结果什么都做好了,社会也上轨道了。


说到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孔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无为而治者,就是舜吧”意思不一样的。儒家的无为而治是因为肯定人性向善,所以统治者只要行善,老百姓自然跟着你走,你不用刻意做任何事。道家的无为而治不一样,道家的无为而治先不牵涉到德行,而是一种深刻的智慧。就是我不刻意做任何事,结果任何事按照它自然的趋势,自己就做成了。


在这一集里面我们学到了什么?


我们学到了老子的思考方式。一方面看到天下混乱,那是春秋时代末期客观的现象。这时老百姓互相争胜,偷窃抢夺,同时心中复杂混乱。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需要圣人来治理。圣人治理百姓的时候,表面上看好像有一点消极,让老百姓无知无欲,就是吃饱喝足,身强体壮,心思单纯,欲望薄弱;圣人的目的是希望把天下治好。


当然,我们今天不可能赞成老子那种好像要回到古代的原始社会,但至少我们可以拿来作为个人修养的参考,就是我们自己是不是也陷在某些混乱的状态里面,心思浮动不定呢?所以我们从这一集里面学到的是可以反省自己,是不是让心思与欲望稍微单纯一点,减少一点?正如西方近代哲学家笛卡尔说的,“让我的欲望不要超过我的能力范围”。我的欲望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话,就会少了很多困扰。


【课后思考】

老子其实不是主张反智主义,不是反对教育或主张愚民的,他的目的是要设法达到天下太平的效果。我们今天可以把老子的思想用在自己身上。请问:在这个时候你听了《老子》这一章的观点,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傅佩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