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同仁问“胎盘梗死”超声能诊断吗?有哪些超声征象?通过5个病例和大家分享胎盘梗死的超声征象。 胎盘具有物质交换、防御、合成以及免疫等功能。物质交换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持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胎盘梗死是局部缺血性绒毛坏死,导致子宫胎盘循环受阻。常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孕妇。由于母体全身性或局限性血管病变导致蜕膜螺旋动脉痉挛、狭窄或闭塞,使进入绒毛间隙的母体血流被阻断,从而引起局部缺血性绒毛坏死。一般面积<5%的较小的胎盘局灶性梗死不会影响胎盘功能,而梗死范围在10%以上则有可能对胎儿造成威胁,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宫内生长受限、胎盘早剥、甚至胎死宫内。 胎盘梗死可发生在胎盘实质内任一部位, 其大小形态不一,主要为低到无回声、高回声内含无回声、弥漫的点状强回声或片状强回声。母体面低到无回声的梗死灶易误诊为胎盘早剥,但胎盘梗死一般体积不很大,多发,且多位于胎盘实质内。而胎盘早剥引起的血肿面积较大, 多为胎盘后血肿或边缘血肿。因梗死发生的部位,范围、时期等不同,其声像图不同,结局亦大相径庭。下面结合病例分析其声像图特点。 病例1:孕34周外院转诊,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病理:胎盘片状梗死(<5%)。 常见的胎盘梗死超声表现:散在的,单发或多发点、片状强回声 病例2:孕32周,外院因“胎盘厚”转诊,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病理:胎盘多灶梗死伴钙化。 32周:胎盘内弥漫的细点状强回声 40周:胎盘内弥漫的细点、片状强回声 病例3:孕32周,外院因“胎盘厚”转诊,妊高症,FGR。病理:胎盘小灶状梗死。 胎盘局限于右宫底,呈椭圆形,实质内探及周边呈强回声,内为低至无回声的梗死灶。 病例4:孕32周,外院因“胎盘厚”转诊,妊高症,FGR。病理:胎盘梗死灶、轮廓胎盘。梗死范围大于10%。 胎盘呈类圆形,测量处为梗死灶。 测量处为梗死灶。 病例5:孕25周,腹痛,出血就诊。重度妊高症,FGR。胎死宫内。病理:胎盘小灶梗死、绒毛膜羊膜炎。梗死范围大于10%。 胎盘呈球形,其内回声明显减低 位置局限于宫底,粗大的血管在胎盘内呈树枝状。 足月胎儿胎盘呈盘状,边缘薄、中央部较厚,直径约16-20cm,厚约1-3cm,重约450-650g。与正常胎盘相比,FGR胎盘厚度明显增加,多呈球形改变,提示胎盘功能异常,应仔细扫查胎盘,注意内部回声,及早提示胎盘梗死。 所以,结合上述病例,最常见最严重的胎盘梗死的典型超声征象:胎盘呈类圆形,增厚,位置多局限于宫底,粗大的血管在胎盘内发出树枝样的分支,胎盘内出现上述梗死灶声像图,如病例、病例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