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诗词学院基础一年级讲义 (3)

 爱雅阁 2017-07-05
律诗章法决定作品质量
第三讲 出律、孤平、失替(粘、对)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都懂了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律诗,什么是格律,同时也懂得了粘、对、替,也能熟练地排出七律的四种格式了。同时,五律的格式也能自如地排出来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五律的四个格式只是把七律的前两个字的平仄去掉。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出律、孤平、失替(粘、对)和律诗的音节的划分。 
首先我们要交流的是:出律
一、出律:
我们在对句练习的时候都有过被别人说出律的经历,所以对于出律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 中华诗词学院认为:不能随便的说人家出律。比如:平仄错了,我们不能说人家出律,正式的说法叫失平仄或叫失替、失粘、失对。
如:西莲静坐品佛音 看图1所示:
懂联的人看第一眼就知道那个“佛”字是入声字,应是仄,就会告诉你失替了。但是,在网络上的QQ群里,经常性的会遇到别人说你“出律”。其实这个说法对不对,我们只要看看历史上“出律”的最早出处,大家自己就能够判断了。
那么什么是出律?出律指的是,隋朝以来的科举考试中考生的答题,这错那错的,错的地方实在太多,导致无法一一指出其错误之处,阅卷官员不胜其烦就简单地在卷子上写下“出律”二字。其意思是说你错得实在太多,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评,也就是没有评阅的价值。
没有疑问,凡被标注“出律”二字的试卷,就是已经被枪毙的试卷,考生可以打道回府了。所以,在我们读别人的作品时,我们不能轻易的就下结论说人家出律。换句话说,不值得一评的作品才是“出律”。 回头看看,我们大家的作品都曾让人枪毙过的。如果仅仅是几处错误,比如失粘一处,失对一处,失替一处,评阅时会在卷子上分别标注:“失粘,失对,失夫(或失平仄)”。因为,出律是很严重的错误,偶尔的失平仄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不必因小错而枪毙人家的整首作品。
古人一向容许偶犯,偶尔失平仄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所谓偶犯就是不常见不是经常性的犯,经常性的犯那就是惯犯了。偶犯之所以被许可,原因在于内容高于一切。我们学院,在这个方面,遵从古人的传统,偶犯是被容许的,特别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更是被理解的。
那么孤平是什么呢?
二、孤平:
网络上通常将“孤平”视为大忌,但到底“孤平”是怎么一回事,却没有更多详细的资料提供给大家。于是只好谈虎变色,你忌我也忌,只是盲目的去忌“孤平”而已。其实“孤平”到底要不要如此大张旗鼓的去忌,我们依旧是把“孤平”的真实历史如实的告诉大家,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自己根据历史的记载去判断,在自己对孤平这个概念清楚的情况下,至于忌不忌,由同学们自己决定。我们先来看一段记载:
《玉泉子》:侍郎知举耶,郎君知举耶。夫科第国家重事,朝廷委之侍郎,意者欲侍郎铲革前弊,孤平得路。今之与夺,悉由郎君,侍郎宁偶人耶。
《玉泉子》这本书的作者不详,按宋朝的记载,说作者出自唐朝,而唐朝实际有卢仝所著的《玉泉子九则》,《宋史》又称有《玉泉子见闻真录》,与《玉泉子》不同。
晚唐时期贯休也写到“孤平”,全诗较长,可自行搜索来欣赏全诗,这里仅摘录其中部分,这些记载中的内容,有助于我们理清到底什么是孤平,贯休诗句:
……
至化无经纶,至神无祝祷。
即应炳文柄,孤平去浩浩。
即应调鼎味,比屋堪封保。
野人慕正化,来自海边岛。
经传髻里珠,诗学池中藻。
……
再一首,同样是唐诗,作者张蠙: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头白未酬身。
自闻离乱开公道,渐数孤平少屈人。
劣马再寻商岭路,扁舟重寄越溪滨。
省郎门似龙门峻,应借风雷变涸鳞。
再一首,作者李中:
仙桂从攀后,人间播大名。
飞腾谐素志,霄汉是前程。
持宪威声振,司言品秩清。
帘开春酒醒,月上草麻成。
丹陛凌晨对,青云逐步生。
照人裴玉瑩,鉴物宪陂明。
下直无他事,闲游恣逸情。
林僧开户接,溪叟扫苔迎。
煮茗山房冷,垂纶野艇轻。
神清宜放旷,诗苦益纵横。
馀刃时皆仰,嘉谋众伫行。
四方观启沃,毕竟念孤平。
最后再来看一段唐朝之前的文字,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所作:
《山水松竹格》:夫天地之名,造化为灵。设奇巧之体势,写山水之纵横。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由是设粉壁、运神情。素屏连隅,山脉溅渹。首尾相映,项腹相迎。丈尺分寸,约有常程。树石云水,俱无正形。树有大小,丛贯孤平;扶疏曲直,耸拔凌亭。乍起伏于柔条,便同文字……
宋朝《太平广记》:勉以进修,俾前驿换麻衣执贽见之,后致解荐,擢进士第,历台省,瞻孤平有艺,虽登第不预急流。
宋朝王禹偁《谢弟禹圭授试衔表》:伏念臣出自孤平,猥叨班列,虽累居近侍,而未免食贫。
记载中尚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这些从南北朝到唐朝到宋朝的真实记载来看,首先,孤平根本就不是忌讳,不仅不是忌讳,并且孤平在这些文献中,并不含有贬义的内容。
《玉泉子》中说“孤平得路”,显然在这里孤平是正面肯定。贯休称“孤平去浩浩”,去是可以抵达的含义,抵达浩浩,也是正面的意思。张蠙说“渐数孤平少屈人”,这就是说,数孤平是可以少屈人的。李中说“四方观启沃,毕竟念孤平”,从整诗及前后句来看,孤平是需要念的。
梁元帝干脆写到“丛贯孤平……便同文字”,显然文字是离不开孤平这个要求的。
《太平广记》说“孤平有艺”,更是对孤平的正面肯定。因此,我们从南北朝一路到宋朝,孤平被正面肯定在记载中比比皆是,从来就不是忌讳。不仅不是忌讳,更是文字和诗的必须。
“孤仄”只是一种更现代的说法,历史上所有有关律诗,填词的书籍均无“孤仄”一说。注意:无“孤仄”一说。
三、失替、失对、失粘:
1、失替:
失替:指一个分句中,2、4、6序位上字的平仄应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如果是“平平仄”或是“仄仄平”就是失替。大家注意:失替是指一个分句中,而失粘则是指两个句子之间。关于失粘后面会讲解给大家。中华诗词学院认为:不能随便说别人的律诗作品出律,如果是作品中的平仄出了问题,应该是具体的指出:失平仄或者是失替。
大家看图1所示:

就律诗而言,真正忌讳的不是一个字的平仄的错误。一个字的平仄失误是很小的事。小到基本上不会论,相对于整首作品来说,一字平仄之失误不算什么的!就如这句“西莲静坐品佛音”, 第2字序位上的“莲”是平,第4字序位上的字“坐”是仄,第6字序位上的“佛(入声)”是仄。
按照规定,第6字的序位应该是平声字,而这里用的“佛”字因为是入声字,是仄声,所以就造成了失替。“佛”字应是平声字来替换才行,这就如人走路一样,我们必须左右左这样走。要是走成左左右,想象一下会是多么可笑的样子呢?即便是不可笑也是非常别扭的。如果第6字序位上的字用一个平音字来替换这个“佛”字,就会避免平仄上的失误出现,象这样的失误就叫做“失替”。大家看,这是在一个分句里出现的问题。如果是在两个句子之间,就不叫做“失替”。
2、失对:
上一讲我们讲了什么是对,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这个概念,失对是针对两个分句之间来说的。在我们学习的七律和五律里,一个句子有两个分句组成。比如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图2:图二就是对。


这样一个句子里,后分句在2、4、6序位上的平仄与前分句在2、4、6序位上的平仄刚好是相反的,如果你在写作的过程中,后分句2、4、6序位上平仄,该平声的你使用了仄声字,该仄声的你使用了平声字,这样的失误就叫做“失对”。比如图3所示:


3、失粘:
失粘则是指两个句子之间的平仄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是上一个句子的后分句和下一个句子的前分句之间。大家按照标注的颜色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两个句子之间,后一句的前分句2、4、6序位上的平仄,与前一句后分句2、4、6序位上的平仄是一致的。看图4:

如果你在写作中,后一句的前分句没有遵守这个规则,在2、4、6序位上,该使用仄声字的使用了平生字,该使用平声字的使用了仄声字。那么出现的这种平仄上的问题就叫做“失粘”。如图五所示:

关于失替、失对、失粘我们就讲到这里。上一节课我们给大家留了阅读《唐诗三百首》的作业,不知大家是不是做到了?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作品并不完全符合我们今天流行的格律,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很简单的:<br>
第一,小学生们初学写字,老师要求必须用方格本,但这并不代表没了方格本子我们就没法写字。
第二,律诗是从唐初开始的,至唐末,总共颁布过四次格律。其中一次是武则天的周朝。这次颁布的格律是在初唐的格律基础上,由上官婉儿主导(领导,不参加实际工作)而宋之问直接负责,抱括沈佺期,杜审言(杜甫的爷爷)等等来整理归纳。最后一次,李商隐等人整理后,律诗格律基本成型。
大家请注意:我们说的是基本成型。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律诗,是在宋朝最后彻底完善的,这之后再没有改变的律诗。也就是说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律诗的格律,注意:我们今天所说的律诗,是宋朝时最后彻底完善而再没有改变的律诗!
因此,如果我们非要拿宋朝的格律标准去衡量唐诗的话,毫无疑问,有些地方是不适合的。我们大家熟悉的律诗从开始到最后成型,从晋朝开始到宋朝结束,经过了七百年左右的时间。七百年中,某些作品中出现平仄不一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律诗格律有差异的情况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作者,尊重作品的精神,大家都能很容易理解,是不是呢?所以说,在我们去读唐人的作品时,不要盯着人家的平仄不放,如果不了解律诗的发展史是经过了这么漫长的一段时间,当然就会陷于盲目的议论之中。
唐人对韵律的贡献体现在于,相对完整的对格律下了一个较清晰的定义。比如韵律方面的忌讳,倒韵、窜韵、窄韵、险韵等等,这才是我们真相要忌讳的,是大错。相对于偶尔某字平仄失误来说,倒韵,窜韵,窄韵等方面的错误则要严重得多了。
就历史来看,在“格”方面违反,就如今天我们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一样,顶多罚值日、罚抄诗,或是罚到门口站一小天。而律呢?却是我们的校规,违反校规可能会被清除学藉,这可是大事。打个比方,违反格顶多就是违反交通法。违反律却是有可能触犯刑法。承担的后果,其性质,当然是有显著区别的。所以,虽然都是错误,但性质却是完全不同的。总之,中华诗词学院不说谁出律。因为我们不想让人家因为不小心掉地上一张纸而坐牢。
我们继续,我们上堂课讲的律诗四种基本格式是我们在整个中华诗词学院学习期间,唯一被许可使用的格式。就如我们小学一年级时只能用方格本子写字一样,大家必须无条件服从。当我们阅读唐诗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些作品并不符合四个基本格式,但是这一类的七律,理由仍如上述所说,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另外,我们熟悉的七言四句诗,同样也有四种基本格式之外的格式,这些格式来源于唐教坊。这些诗,今天已经不再区分,简单的称之为七绝。而实际上,同样是七言四句,在唐朝,有的是诗,有的是词,还有的是曲。
比如李白的作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就是词。再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词,其中第一分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人、辞”两个平声字是不能替的。这种开始第一分句不替的词,宋朝时还有人写,比如大家熟知的苏轼。但是,明、清至今,基本上无人写了。注意,我们说的基本上。其它格式与基本格式的具体区别以后我们再进行交流。
提到阅读,这里和大家说一下,这个作业是我们中华诗词学院每期学员共同的作业,包括我们这些当了主讲和评阅老师的学员们。大家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1、阅读前贤先圣的作品,等于是我们在与真正的高手对话,对解决词穷问题大有帮助。
2、通过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诗感。
这两点,对大家是有切实益处的。阅读唐诗,如果说对谁有好处,那么朋友们,除了我们自己之外还有谁呢?为什么让中华诗词学院的学员们必须都阅读唐诗呢?因为我们无论在什么论坛,读谁的作品,再怎么高也高不过唐宋的先贤们吧。更何况以我们的水平,根本就没有能力判断人家作品的水平高低。懂下棋的朋友都知道,下棋要是和臭手下只能越下越臭。同样的道理,我们要读就读唐宋先贤的诗,为了不去费力地选择好坏高低,请听从学院的建议,大家每天读唐诗!
下面我们再交流一个内容:135不论246分明
四、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网络和现实中,言对联言诗词者经常提到“135不论,246分明”, 同时也还提到了“孤平”, 这一点相信许多朋友都遇上过,甚至自己也有所研究,但较少有人思考过,既然是135不论,246分明了,哪里还有孤平呢?这两个概念是完全矛盾的啊?其实,无论谁如果把135不论,246分明与孤平两个概念的出处讲出来,我想初学者们就不会发晕了,也不会总是见不得“孤平”了。关于“孤平”我们在上面的讲义中已经很详细的为大家讲解过了,并且也将“孤平”的出处提供给了同学们,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那么“135不论,246分明”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说法是明朝的一位法名叫“真空”的和尚提出来的。真空和尚所著的《贯珠集·类聚杂法》中,首次提到了“135不论,246分明” 这个说法。大家注意:这个说法最早出自“明朝”。
全文是:“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真空和尚本人,把这一段文字,放在了“韵诀”中,而不是平仄中。没有疑问,这段文字,真空和尚的本意,指的是压韵,而不是平仄。文章中的“反切”,这个出自陆法言,反切的目的非常明确,历史上从来也没有争议,目的就是为了压韵。由反切而诞生了《切韵》。《唐韵》就是在《切韵》的基础上完成的。韵书当然就是写诗压韵的书,真空和尚在这段文字里所说的“反切要分明”,没有疑问讲的就是压韵,而不是平仄。<br>
另外,清朝时,朝廷召集全国共3600余人,包括纪晓岚等官员及民间戴震等文学知名人物,共同完成了旷世奇作《四库全书》。在《四库全书》中,真空和尚这段文字,并没有归在平仄栏目下,而是归在“韵”里面。这说明,纪晓岚等人,认定这段文字指的是压韵,而不是平仄。
那么,真空和尚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真空和尚文字中所说的“135不论”,其实指的是诗歌作品中,第1、3、5等奇数句,是不需要压韵的,也就是不需要按韵部论。“246分明”指的是诗歌作品中,第2、4、6等偶数句,必须压韵,必须按韵部论。
需要说明的是,真空和尚,是以“歌诀”的方式来写的这段文字,歌诀,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儿歌、口诀”一类,读起来上口,也容易明白,不需要作过度的解释。歌诀是有韵律的口诀,简单性、易读性、易懂性,是这一类歌诀的特征。
前面的课程,我们讲了“粘、替、对”,对,就是前一句与后一句的平仄相反。真空和尚在这段文字中说的“平对仄,仄对平”中的“对”字,和我们前面课程中所讲的“对”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韵句的句脚与非韵句的句脚,其平仄,完全相反。
真空和尚这段文字,没有说明是仅指平韵诗,原因在于,“135不论,246分明”讲的就是压韵,适合平韵和仄韵诗,并非仅仅适合平韵诗。因此,开篇就说“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刚才我们说了反切出自陆法言等人,由反切而编撰的韵书,这个时间是隋朝。我们查看历史,隋朝时,平韵诗和仄韵诗同举,唐朝一半的时间,也是平韵诗和仄韵诗并存。真空和尚,正是根据这些历史,总结出了“135不论,246分明”。让我们再一次仔细阅读原文:
“平对仄,仄对平,反切要分明。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至于句子第246位置字的平仄,在“粘、对、替”这三个概念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明白,并且更简单,完全用不着“反切”。
根据以上证据,我们判定,“135不论,246分明”特指压韵,而非所谓“句子的第1、3、5位置的字不论平仄,而只论句子的第2、4、6位置字的平仄”。这样判定的理由是:
1.作者真空和尚不会错。因为:
①真空和尚把这段文字归在“韵”中,而不是归在平仄。
②这段文字直接提到“上去入声为仄韵”,当然说的就是压仄韵。
③“135不论,246分明”是整段文字最后的句子,也就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
2、《四库全书》不会错。
①比如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
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
这已经说明了《四库全书》的严肃性。
②整个编撰过程,乾隆皇帝始终亲自参与。
③耗时10年时间,实行抄写、分校(校对之校)、复校、总裁共四级校订,每一级各司其责。抄写,本身就是第一次校对。因此,《四库全书》将真空和尚这段文字,归在韵类中,是经过严格校对才归入的,是得到了各级专业人士的严格审查之后归在韵类。其专业性和严肃性,无须置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