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十三章之七死而不亡者寿

 感通天下 2017-07-05
        生命无限美好,只有一次,总有死亡的时候,所以人总是追求长寿,追求在世的幸福与辉煌,总想战胜死亡。有人信耶稣,以为死了可以进天堂,有人信佛如来,以为死了肉身可以不腐烂,可以成仙上西天。有人信道,以为自己可以通过修炼,成为活个千儿八百岁的神仙。有人信科学,使用各种方法,企图活得更长一些,更健康一些。也许以上各种办法都有效,老子这位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却不相信。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第七个命题:死而不亡者寿。
    常识告诉人们,任何人死了之后,即使不火葬,埋入地里也会腐烂化为尘埃的。无论保存尸体的方法多么完善,也必然有腐烂消尽的时候。从个体人讲,唯一不死亡的是自己的后代,通过后代子女和孙子辈的种系延续,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使自己从祖先父母获得的生命基因能够永生长寿。使自己的形象和性格在后代生命中有所体现。如果没有子女,连这一点点继续存在也不可能了。
    老子本身是个长寿的人,据说活了一百多岁。然而他相信自己会死。他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死而不亡。
    如各种宗教死而不亡的办法,老子不相信。老子从人生经验中知道,有些人虽然死了,他们创造的业绩和功德却仍然留在人世间,如伏羲造八卦,如黄帝统一中华,如仓圣造字,如大禹治水,如神农尝百草,如岐伯创立中医,那些发明家创造家,那些创造了惊天动地言行功德业的人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虽然身体死灭了,他们的功德言业却永存世间、永驻史册,永远在人类历史天空中闪耀着光芒,进入了死而不亡的状态,他们才是真正的长寿者。老子以他们为榜样,写出了了道德经,写进入了死而不亡的境界和状态,也成了中华历史名人,成了真正的永寿者。后来有人又将老子说成是神仙,是道教的始祖,以各种方式纪念老子、学习老子、传播老子的思想。我们在这里探讨老子的学说,也实际上是延续老子的思想光辉和生命光焰。
    人无百年寿,长操万年心。操万年心的人,为人民为世界进化美好而作出奉献的人,即使不如历史名人那样辉煌长寿,也会如一滴水进入了海洋,永远不会消亡。大丈夫当为百年计,不可只为眼前利益奋斗。那些在物质生活上知足的人们,能够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搞发明创造,写历史巨著,他们才是死而不亡的寿者。他们才是我们最光辉的榜样。
    老子是寿者,伏羲是寿者,我写道行经丁口论,我写周易是怎样一本书,就是学习他们,也是企图活得有意义一些,企图跟随他们延长自己真正的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