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十五章之二国之贼与国之福

 感通天下 2017-07-05
          人与民的概念在古代有所区分,人常常指社会国家中的统治阶级,称大人,民常常指社会下层中的劳动者阶级,称小民。后来这一概念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才统一指广大人民群众和老百姓。在老子那个时代,民就是专指劳苦大众。老子讲的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无论如何让统治者中的侯王们听了,自然有轻视民的意思,当然也有不能让老百姓知道国家的事情太多,知道社会上层统治阶级所过的奢侈生活、内幕黑幕和阴谋活动。否则,老百姓知道了,明白了受压迫剥削的事实,一定会火上浇油,将这个看似美好稳定的社会国家秩序彻底推翻不可。这是统治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害怕群众对付群众的欺骗办法之一。也许老子说话的本义指不让民具有明白一心为私人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小聪明,培养下层民为社会国家共同利益奋斗、来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同时也对统治阶级讲啬功讲爱民,两方面结合起来,这个社会就理想安定幸福美好了。所以老子的学说,像是社会国家的粘合剂。将建筑中所用的材料粘合在一起,将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粘合在一起。这种愿望应该是好的,如果双方的斗争激烈了,厉害了,你死我活了,谁又能听他的话呢?只有经过改朝换代的战争才可以导致双方都收敛一些,才能够由乱而治,推动社会前进一点,文明一点,公平一点。人民之间的合作比斗争互伤多一点。
      老之讲: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智是人的观察、记忆、分析、思维、判断能力,是人的本能与本性,对人的行为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由于有智,人才能够区别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病健,认识社会国家与自然环境,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既能认识宇宙之道,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真善美健的宇宙之道,将自己铸造成一个大写的人,有能力为社会奉献的人。也会因为认识不足不正确,成为不怕伤害他人利益甚至于专门害人利己、只为个人私利奋斗的人。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同时拥有真善美健gb与假恶美丑病并存的社会中生活着,挣扎着,创造着自己的人生和灵魂,道德品格意志和精神。大而言之,一心为公者是大聪明人,一心为私者是小聪明人。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这个其从整个话来看,是指统治阶级中的侯王们,指这些人小聪明太多,大聪明缺乏,破坏了社会自然人生的正常发展状态,发明了那么多的法律条规,发明了那么多的仁义礼学说,创造了那么复杂的新奇玩艺,使得广大劳苦大从每作一件事每走一步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了法律受到处罚,生怕违犯了仁义礼,受到谴责。使广大劳苦群众只能在小范围内老老实实过穷日子。这种社会状态,必然抑制广大劳苦群众的生产生活本能,使他们活不下去,而引起反抗。从这一角度来理解老子的话,以智治国还真是国之盗贼,不以智治国又以什么来治国呢?与之对立的,老子提出以道治国,以上善和上德治国。也就是以他的事无事,为无为,味无味指导思想来治国。不要特别以法治国,制定过于繁杂的法。不要特别以法家说的法术势治国,你使的手腕越大越多,漏洞也越多,遭受到破坏与反抗的可能性也越多,不要以喋喋不休的仁义来教导他人,你不作人不率先垂范,民们都知道你是在花言巧语搞欺骗。社会下层忙于生产生活,没有闲功夫玩那些歪门邪道,不会有那么多小聪明。只要将他们当人看,特别好统治。
      如果这样分析认识老子的话,不以智治国还真是国之福,民之福。
      号召人们投机取巧就是以智治国,号召人们一切向钱看就是以智治国,号召人们通过合作劳动致富,才是以道治国,以上德治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