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让所有的时空都成为课程场景

 昵称13526324 2017-07-06


课程保障条件的落实、课程氛围的营造以及学校文化的自觉生成,是3.0课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如何落实课程保障条件、让学校课程氛围浓郁起来?有两点建议值得一提:


一是主题仪式化。

孩子们都喜欢“过节”。每个学期开始前,学校集体策划、共同商讨本学期的“校园节日”,以“校园节日”的形式让学校课程氛围变得更浓烈。如有些学校推出热火朝天的“劳动节”,引导着孩子们动手动脑,学会观察,搞小研究,孩子们以“种植”为主题,选择不同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有些学校设计绚烂多彩的“涂鸦节”,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涂鸦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展现审美情趣,表达情感,激发孩子们的创意,让他们增进环保意识;有些学校创造生机盎然的“花卉节”,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花卉的美丽绚烂,搜索和花相关的各种诗篇、成语、民间故事,增长见识的同时提升审美情趣;有些学校设计别开生面的“晒宝节”,孩子们在全家的支持下开始搜索各种宝贝,像独立寻找自己的钢琴考级证书,在家人的帮助下寻找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照片,奶奶钟爱的缝纫机,爷爷的上海牌手表等。当然,我们还可以生成趣味无穷的“游戏节”、传递温情的“爱心节”、开阔眼界的“旅游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校园节日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课程。


一句话,学校精心准备、周密策划,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才干,开发具有时尚、艺术、娱乐等元素的、孩子们喜欢的校园节日,将教育内涵通过一个个校园节日展现出来,让丰富多彩的校园节日活动吸引孩子们,浓郁课程文化氛围,给孩子们的校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是空间学习化。

迈向3.0的课程善于发现空间的“意义结构”,它常常以活跃的空间文化布局诠释“空间即课程”的深刻内涵。现在,我们有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空间课程领导力”的价值。诸如以下一些做法都值得我们赞赏:1、办学理念视觉化、具象化,充分展示一所学校的文化气质;2、办学特色课程化、场馆化,让办学特色成为课程美学;3、教室空间资源化、宜学化,让每一间教室都释放出生命情愫;4、图书廊馆特色化、人性化,让沉睡的图书馆得以唤醒;5、食堂空间温馨化、交往化,让喧闹的餐厅不仅仅是就餐;6、楼道空间活泼化、美学化,让孩子们转角遇见另一种美……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校园空间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物理空间释放教育能量,如何突破教室和校园围墙限制,让社区、大自然和各种场馆成为课程深度推进的生命空间,是3.0课程的美好期待。


这意味着,我们应当超越对空间的一般认知,重塑空间价值观念,提升空间课程领导力。通过设计、再造、巧用“空间美学”,重新发现学校空间的课程内涵,清晰定位学校的办学愿景、办学理念、内涵特色和育人目标,把无形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有形的课程空间,通过深入分析学校的内涵发展、办学特色、课程理念,以及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研究不同课程教学活动对空间的功能诉求,从物理设施、学习资源、技术环境、情感支撑和文化营造等维度上,对空间功能进行整体再构和巧妙运营,将课程理念转变为看得见的空间课程,让空间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


总之,课程是一种文化范式。推动基于课程向度的仪式创意与空间设计,关注学习方式的多变性和场景性、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和可支配性、学习空间的多元性与舒适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和易得性,让所有的时空都释放出教育价值,让所有的时空都成为课程场景,让孩子们学习作品的形成、展示、发布、分享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景观,让时空展现出生命成长的气息和活性,这是3.0课程的另一个重要表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