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阴脾经

 GXF360 2017-07-07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孙立艳

中医认为脾经在人体内具有强大的功能,称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出生后,所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精微物质都依赖脾的运化功能给予供应。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脾”字为“从肉卑”,卑为卑微之意,这个解释刚好和中医里脾的功能不谋而和,我们打个比方吧!在五脏中,脾就好比是一个卑微的丫头,主要工作是烧火做饭并且把做好的饭菜分给大家吃,她的这个作用也就是我们中医里讲的“脾主运化”,脾能将我们吃进来的水和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帮助生成气和血液,还能将吸收的营养精微物质进行运输和代谢,所以全身的脏腑器官就能得到濡养。如果有一天丫头病了,不能好好做饭也不能给大家送饭,那么五脏六腑的日子就都不好过了,脾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瘀滞,人就会出现消化障碍、气血不足、四肢无力、面色萎黄、水肿等症。所以脾被后世称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的人,可以通过补足脾胃达到身体强壮;先天充足的人,过分伤害脾胃,也会导致百病缠身。金元时期“补土派”代表人物李杲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就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由此可见,脾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足太阴脾经。

一 脾经循行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内踝前面,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缘上行,至内踝上八寸处,走出足厥阴肝经前面,经膝股内侧前缘至冲门穴,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通过横膈,夹食管旁,连于舌根,散于舌下。

二 脾经病变

脾经发生病变,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患者一般会出现腹胀、大便溏泄、下利清谷、胃痛、嗳气、身体困重、疲惫无力、消瘦、虚胖等症。另外,感觉舌根痛并且发硬或者出现下肢内侧肿胀症也显示脾经失调。

三 对应经络

上午九至十一点(巳时)足太阴脾经当令,本经属脾,络胃,脾经与胃经相表里。

四 脾经养生

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你经常感到全身肌肉没劲儿、有时肌肉酸痛,这完全是工作环境不适导致的吗?每当紧张时就腹胀、拉肚子,难道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没有精神,趴在桌上睡一会儿,口水浸湿一大片,果真是工作太劳累吗?其实这就你的脾出问题了。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护好脾经呢?

1.巳时养脾——丰富营养的早餐

胃在我们人体内就好像是一口锅,辰时(早上7点到9点)吃过的早饭都在“锅”里,“锅”能不能把吃进来的食物“腐熟”(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关键是要看脾这把火,脾的功能旺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就强,脾的功能虚弱,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就差。因此,我们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些人脾虚导致血虚,吃了好多补血药缓解症状,其实在辰时吃一顿有营养的早餐,到了巳时脾才有可消化的食物,久而久之,会激发脾的生理功能,对补血来讲是正向的促进作用。所以,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对补脾而言大有好处。巳时脾胃对食物进行消化时,我们身体里的气血就会旺盛。因此,年轻人比较适合工作、学习,老年人适合进行户外运动,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

2.情绪养脾——放松愉悦的心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脾也是会“闹情绪”的。当处在紧张的环境或我们心情沮丧郁闷,情绪低落时,就会茶不思饭不想的毫无胃口;而处在放松优美的环境或我们心情愉快时,就会胃口大开。此种情形正是中医里讲的“脾主思,多思伤脾”,过度的思虑会损伤脾的功能,导致脾运化水谷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我们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脾经养生不妨放松心情,凡事不要思虑太过,用平和的心态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有不快乐的事情学会宣泄,不要郁积,坏情绪既伤脾又伤健康。尤其是巳时脾经当令的时候,尽量不要心情压抑吵吵闹闹,或高声与人长谈,因为吵闹或长时间谈话耗气伤神,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这时须放松心情“恬淡养神,寡言养气”。

3.饮食养脾——最怕生、冷、撑

中医认为“甘入脾”,吃甘味食物有补养气血、调和脾胃的作用。但是夏季和冬季补脾的食材各有不同,一般夏季是最考验脾的功能的了,因为夏季炎热,人们往往贪凉过食冷饮瓜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所以,夏季适合吃扁豆和山药。扁豆味甘,有健脾化湿,清暑和中的作用。山药味甘、性平,可以补气健脾,养阴益肺。冬季天气寒冷,应该适当吃一些甘温补脾的食物,如大枣、红薯等。还应多熬粥喝,特别是粳米粥。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等证具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脾也有“三怕一恶”,“三怕”即“一怕生”,一般蔬菜要尽量避免生吃,可生吃的有洋葱、大葱、柿子椒、胡萝卜。这几种菜平时炒着吃更好,其他的菜均应烹调熟再吃。其实,黄瓜、西红柿性凉,也不宜生吃。“二怕冷”,本身冷食或性味寒凉的食物也会伤脾,冷米饭、冷熟食、冰饮料、螃蟹等皆属于寒凉食物;水果中的西瓜和香蕉性寒,伤脾最重。“三怕撑”,吃得过饱,人往往会出现心慌的感觉,因为过多的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心气和心血来促进脾胃消化,于是耗用的心气就会更多,既增加脾胃负担,又影响心的功能。

五 脾经要穴

1.隐白穴——妇科疾病的克星

取穴手法

隐,隐藏也。该穴名意指脾经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蒸腾外出,不为人察觉。隐白穴位于大脚趾趾甲旁大约1毫米的位置。

功效主治

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足到胸,隐白穴是脾经的第一个穴位,该穴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对于平时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出血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

按摩手法

用指甲按隐白穴4分钟。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就是拿一个艾条点燃,灸这个穴位即可。

2.三阴交穴——妇科疾病的克星

取穴手法

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处交会。正坐屈膝腿部成直角时取穴,该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四横指的宽度为3寸),胫骨内侧后缘。

功效主治

三阴交穴为妇科主穴,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经痛、月经不调、带下、崩漏、闭经、子宫脱垂等证都有很好的疗效。另外,此穴还能使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肠绞痛、腹泄、失眠等症得到缓解。

按摩手法

用一只手的4根手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弯,曲指尖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拇指指尖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的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穴位有阵阵酸胀麻的感觉,按摩10分钟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