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之谦:坎坷人生,一代大师,老子不高兴!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7-07



书法是通过汉字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艺术,书法中表现的情感、思想、境界、追求,就是书法艺术的内容


要说起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他这辈子可真不容易啊。

他自幼读书习字,博闻强识,但参加3次会试,皆未中。敢情考前都没划好重点呐?

44岁时任《江西通志》总编,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卒于任上。


在明清,当县官是个苦差事,而能写会画的知县,可能就更苦了。随便一个上级索要字画,作为知县,不想给,却不能不给,否则步步都有小鞋穿。

不过,赵之谦虽然不高兴,却不是逆来顺受的老实孩子。据说,有一次他的上司托人索画,他画了,还盖了一方印:“老子高兴。”过了两天,上边回话:“画很好,就是印章不雅,换一个。”赵之谦答应了。画完,重盖一方印:“老子不高兴。”


因此,一提到赵之谦,我首先想起的不是他的书画,不是他的印章,而是那副“老子不高兴”的戏谑模样。

赵之谦画像

赵之谦篆书主要是学邓石如、吴让之,邓石如篆书初学“二李”,后改“二李”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粗细均匀,且笔划均为圆笔的风格,而参以隶书笔划,使篆书不再呆板,而有新意,赵之谦继续发展了邓石如师徒的隶篆结合的篆书风格,更参以金石印刻刀法,以“刀法”入“笔法”,使篆书书更加雄厚朴拙,更具有金石味道,也更潇洒活泼,具有新的生命力。


下图是赵之谦篆书《临绎山刻石》:


赵之谦篆书欣赏《许氏说文叙册》纸本:

此册书法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起讫之处未用藏锋,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


同时,此册笔力健劲,使转自如,将北碑书法融于篆书之中,也为赵氏书法之一大特色。本册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书法风格及为弟子书写范本的情况看,当为赵氏中年以后作品,是赵之谦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之一。

近年来,全国的各类展览比赛中不少作者通过师法其小篆书风获得优异成绩,可以说小篆即是书法的基础必修课又是投展利器,是短期内可以出成绩的书体。


古文籀篆变化繁多,我们学习,主要应抓对小篆的形体结构,必须加一番切实功夫,及早打好基础。而学小篆宜从清人小篆开始。


王玺老师精研清代小篆,尤其是赵之谦小篆,深谙短期突破赵之谦的法门之所在,7月10号,在墨池公开课,他将带你进入小篆高手的殿堂。


本次课程如若错过就太可惜了。


王玺,书法学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师从中国美术学院吕金柱先生,先后受教于启蒙恩师曹贵生先生,南京艺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诸师,张羽翔先生,范振海先生等国内名师。



王玺老师作品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