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为隋末侠之大者,有一统宇内之志,一念之差,败于李唐

 昵称413468 2017-07-09

窦建德,山东清河郡漳南县人,少年时就仗义疏财,崇尚豪侠,喜结交天下英雄。

曾经有七八个盗贼不知死活,到他家抢劫,这简直是撩虎须。

窦建德站在门后,单等盗贼入来,来一个砍翻一个,来两个料理一双,一口气干掉了四个。吓得其余的盗贼心胆俱寒,在门外央求归还同伙尸首。

窦建德笑着说:“你等狗贼,既没有胆量进来,那就丢条绳子来,我把尸体捆好,你们自己拽回去罢了。”

盗贼信以为真,往里丢绳,稍倾,听到窦建德大叫:“好了。”就一齐发力往外拽,一拽,拽出了一名黑大汉,挥动大刀劈头盖脸一通乱砍,盗贼们死的死,伤的伤。原来窦建德竟然是把绳子缚在自己的腰间!

一人孤身杀了几个打家抢劫舍强盗,无论其胆色还是力量都是超一流的。

单单从这一件事看,窦建德绝对称得上是隋唐年间的超级牛人。

最难得的是他还有一副侠义心肠,济困扶危,乐善好施。

有一次,窦建德正犁田,听说乡里有人死了父亲却无钱安葬,便感慨万分,惺惺滴下了几滴泪,把正在劳作的耕牛解了下来,送给他,让他卖了换钱发丧。

可以说,窦建德就是传说中的“侠义和英雄的化身”。

由于德高望重,窦建德得到了乡里人的一致拥护,被推举为乡里的乡长。

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他却从不仗势欺人,相反,还经常体恤孤弱,倾听贫苦百姓的心声。所以,窦建德的父亲死的时候,“里中送葬千余人”,乡里自发起来给他父亲送葬的有一千多人,队伍排了长长一路,蔚然壮观。

人们赠送给他窦建德办丧事的财礼,窦建德悉数奉还,一概不收。

杨广募兵征高丽时,乡长窦建德非常“荣幸”地被征募为了一个小头目,名称叫“二百人长”。

和窦建德一起被征募的还有一个他非常要好的朋友,叫孙安祖。

相对而言,孙安祖的家境就比窦建德家差多了去了,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为此,他没少干那些偷鸡摸狗的营生,偷鸡,偷狗,更多的时候是偷羊,人们都叫他“摸羊公”。征兵这年,山东大水,孙安祖家属于受灾严重户,作为家里的主劳力,他如果应征去了高丽,家中老少势必会被饿死。迫于无奈,孙安祖向漳南县令提出了免征申请。这个县令却一点人道主义精神也没有,孙安祖的一番苦苦申告,不但没换来他的半点怜悯,反而被他认定了孙安祖是在耍滑头,存心要逃避兵役,把孙安祖捉了起来,扒掉了裤子,结结实实地打了一顿板子。

那天,阳光明媚,孙安祖白花花的屁股在光天化日之下,一览无余,非常闪亮地映耀着阳光,刺痛了观众的眼,也刺痛了孙安祖的心。

竹板打在肉团上的声音结实、清脆、响亮。

孙安祖又羞又愤,几天之后,潜入县府衙,成功地刺杀了县令,全身而退。

他的藏匿之处就在窦建德家。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不久,窦建德窝藏孙安祖的事就成了半公开的秘密。

孙安祖也觉得无法再继续隐藏下去了,与窦建德辞行。

窦建德摆下了一桌好酒好菜,鼓励他招兵买马,做一番英雄事业。窦建德说:“隋文皇帝时代,天下盛强。现在发百万众征伐辽东,竟全军覆灭了。现在洪涝成灾,民力凋敝,杨广独夫,不体恤民情,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去年西征,十不一返,今年创夷未平,又重发兵,人情危骇,局势动荡。丈夫不死,常建功于世,!我们县内的高鸡泊广袤数百里,葭苇丛生,正是造反致富的风水宝地。如果能以它为革命根据地,聚集豪杰,且观时变,大计可成。”

其后,窦建德亲自出面,召集了同乡几百人,帮助李安祖在高鸡泊成立了反政府武装组织。

做完了这一切,窦建德像没事人一样,回家继续当二百人长。

一直以来,官府就盯实了窦建德,他们觉得,窦建德不是强盗头子也是个通匪之徒!

要不,为什么别的人家都被抢被劫,而他家却从来没事?!

现在,赞助杀人逃犯孙安祖成立造反公司的证据确凿!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大帮差役揣着邀功请赏的美好愿望突如其来地袭击了窦家。

窦建德外出访友未归,恼羞成怒的差役们就把窦建德家里的男女老少全部咔嚓了。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窦建德悲愤莫名,迅速聚集了二百多人攻入县衙,见官就杀,见吏就劈,血溅画屏,快意恩仇!

然后投靠了清河郡内比较有前途的另一支反政府武装——高士达集团。

与此同时,刚刚竖起大旗,以“摸羊公”别名行世的孙安祖与高唐人张金称发生冲突,孙安祖当场挂了。

孙安祖手下的人马听说窦建德生意开张了,于是哗啦啦全跑来跟着混饭吃了。

要说窦建德的个人魅力,那可不是盖的,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数目不下万人,俨然成了高士达座前的第一大将。

也是从这一刻起,窦建德就开始立志要做个侠之大者,为民请命,为民造福。

公元616年十二月,隋涿郡通守郭绚奉命率兵万余人来高鸡泊荡寇。

早就听说了高士达、窦建德兵强马壮、嚣张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一路上郭绚长了个心眼,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大军尚未到漳南,高鸡泊里突然传出高、窦二人为了争权夺势,彼此已经反目成仇,势成水火的消息。

没几天,窦建德又带了七千人狼狈不堪地来向郭绚请求投降。

郭绚不知是计,接受了窦建德的投降。

改日,窦建德和高士达内外夹击,大破郭绚军,杀敌数千人,获马千余匹,军威大振。

消息传到隋炀帝杨广的耳中,杨广大怒,派太仆卿杨义臣率兵万前往高鸡泊荡寇。

杨义臣本姓尉迟,因战突厥、平汉王、击吐谷浑、征辽东……立下赫赫战功,得隋文帝杨坚赐姓杨,是个绝对的实力派。

杨义臣一出手,就灭了高士达。

但隋朝天命该绝,还没等和窦建德展开对决,杨义臣就因病逝去了。

杨义臣一死,窦建德“以百余骑走饶阳”,攻取了饶阳。然后以饶阳为根据地,招集溃卒。

史书称:“初,他盗得隋官及士人必杀之,唯建德恩遇甚备”。意思是说,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反政府武装俘获了隋朝官兵后,都是无一例外地推出斩首,只有窦建德能厚待这些俘虏, “隋郡县吏多以地归之,势益张,兵至十余万”。

窦建德由此势力大涨,公元617年正月正式在河间郡乐寿筑坛,自立为长乐王,年号丁丑,配置自己的文武百官,分治郡县,成为了隋末著名的大反王。

成为了大反王的窦建德并不深居宫中,而是事事躬亲,行军打仗,永远冲在前面。

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领三万幽、蓟精兵南下,驻扎在河间郡七里井,准备集结四路大军围剿窦建德。

窦建德却只带了二百八十名骑兵趁着大雾天偷袭薛世雄大营,大破四五万大军,造就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神话!

英雄一世的薛世雄也因此活活气死。

经此一战,窦建德威名远播,当仁不让地坐上了河北各路反政府武装组织队伍中的“一哥”位置。

窦建德踌躇满志地进据河间郡城,招抚了河间郡守王琮,然后还军乐寿。

该年十一月, 有五只大鸟率领几万只小鸟铺天盖地地飞来乐寿,黑压压地天天空上盘旋了好几天才飞走,非常神奇;同进,又有人进王宫献宝玉,经专家考证,这块宝玉非同小可,竟然是夏朝大禹的宝物。

窦建德认为是祥瑞连至,天意难违,于是正式宣布立国,国号为夏,年号为五凤。

跟着,窦建德做了两件很牛叉的事:一、剪除了河北的另一个反动武装——魏刀儿;二、消灭了北上的宇文化及。

魏刀儿,号称“历山飞”,有十万之众,在河北省深泽县、冀县、定县一带影响很大。窦建德剪除了他,吞并了他的队伍,势力更加壮大。而消灭宇文化及,不但势力更加壮大,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政治影响。

试想想,宇文化及是杀害杨广的主凶,是大隋帝国的国贼,谁灭了他谁就是旧隋民众的英雄啊!

这还不算,窦建德还攻陷了名将李世勣镇守的黎阳,俘获了李渊的弟弟淮南王李神通、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李世勣父亲李盖,以及魏征等政要人员,一举占领了唐室在河北的全部州县。

窦建德完成了河北的霸业,把都城从乐寿迁到了洺州。

因为境内已没有了象样的敌人,窦建德得以把精力投到生产建设上,他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劝课农桑,一时社会安定,给养自足,统治清明,境内无盗,商旅野宿。

可谓文治武功均如日中天。

相对而言,关中和洛阳,都是四战之地,战乱纷扰,无片刻消停,社会生产力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放眼环顾,仍旧是满目疮痍。

侠之大者,为民请命,为民造福!

窦建德的志愿是混同宇内,一统天下。

当洛阳的王世充抵挡不住李世民的进攻,向窦建德发出求援信号,窦建德义无反顾,亲自提兵赴援。

对于窦建德这次亲征,多为后世所诟病。

有人说,其实,凭他这个时候的实力,根本用不着亲自挂帅,只需派出一员诸如刘黑闼之类的大将,进可据,退可存,就不会招致国灭身亡。

可是,纵观窦建德一生的行事为人,他断然不会这样做。

正如被俘后他跟李世民说的那一句:“今不自来,恐烦远取。”此战如果胜利,那就一战定天下,如果输了,就愿赌服输。

诚如刘武周让宋金刚挂帅,宋金刚败了,两人就都得死;而李渊让李世民挂帅,李世民败了,李渊也会玩完。所以,不用劳烦别人,一切责任自负!

窦建德亲率大军渡河南下,以雷霆之势击溃山东定陶,生擒盘踞周桥多年的孟海公,进发虎牢。

可惜的是,唐将李世勣已先一步打败了镇守虎牢关的是王世充的侄子、荆王王仁则,胜利占据了虎牢关。

虎牢不负雄关之名,靠山而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李世民凭借虎牢关玩出了惊世绝作——围洛打援。

一方面让弟弟李元吉、老将屈突通等人继续围困洛阳;一方面亲率三千五百名玄甲兵直赴虎牢关与窦建德打起了持久战。

窦建德十万大军离家千里,顿兵于雄关之下,师老兵疲,欲进不得、欲罢不能,在进退踌躇之间突然遭到了李世民狂风暴雨般的袭击,一战而溃。

混乱之中,窦建德身边的亲兵竟被杀散殆尽,窦建德本人的背后已被长槊刺伤,血流如注,直透重甲,无力再战,跌落在地。

唐车骑将军白士让和杨武威齐齐拍马赶至,举槊就刺……

窦建德喝了一声:“且慢!我窦建德英雄一世,不想就这样在乱军之中悄没声息地死去,要死,就在天下人面前死个明白,你们把我送到李世民跟前吧,这是大功一件,可换你等后半生富贵!”

白士让和杨武威惊喜若狂,把窦建德捆了个结结实实,献俘于李世民马前。

李世民看着窦建德,笑道:“我自讨伐王世充,关你什么事?居然敢越过边境,犯我兵锋!”

窦建德昂然道:“你我争夺天下,免不了一战,今我不请自来,是不想你远征,使得河北兵祸又起,既已战败,乃是天意,要杀要剐,听悉尊便,但请善待我河北士民。”

李世民听后,大为感慨,于是把五万俘虏全部遣散。

随后,李世民将窦建德装进囚车,领着得胜之军,从虎牢关浩浩荡荡返回洛阳。

窦建德的援兵已全军覆没,王世充天旋地转,瞬间崩溃。

这样,没费多少功夫,李世民就连破两大反王,将窦建德、王世充打入囚车,解返长安。

王世充的所属地盘全部被平定,逃回洺州的窦建德夫人曹氏也遵照夫君的意愿,拒绝了众将拥立养子为新主的好意,将府库的所有财物散发给将士,令各解去。不日,曹氏率齐善行和右仆射裴矩、行台曹旦等百官举山东之地,奉传国等八玺降唐。

对于王世充、窦建德之两大反王,李唐的处理态度截然不同。

李渊面责王世充,罗列出十条罪状,将其贬为平民,全族流放巴蜀。

窦建德却被李渊安置于囚车上,当成祭品带到太庙告祭先祖先,然后押出闹市斩首。

王世充大奸大恶,“上则谀佞诡俗以取荣名,下则强辩饰非以制群论”,谋权篡位,玩阴谋,耍诡计,妖言惑众、蛊惑人心,欺负寡妇孤儿,把偌大的洛阳弄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窦建德大仁大义,“义伏乡闾,盗据河朔”,逼上梁山后,一刀一枪,百战沙场,在河北大修政治,抚养士卒、体恤百姓、劝扶农桑、轻徭薄赋,把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社会呈现在世人面前。两人善恶易判,正邪分明。

为什么结局会是这样,坏人从宽,好人从严?!

而且,窦建德攻克黎阳后,面对李世勣的降而复叛,依然力排众议赦免其父李盖;对待淮安王李神通客客气气,对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恭恭敬敬,并陆续送返。

可是,窦建德还是必须死,因为你人太好了,拥有了太多的民心了,你的存在,是对大唐的巨大威胁,你多存在这个世上一刻,你那班逃散的兄弟就多一刻死灰复燃、重操旧业起来造反的心思,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心思的出现。

于是,一代英雄窦建德悲壮地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