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ter&Gordon律所的历史背景 The History of Slater & Gordon Lawyers Ltd Slater&Gordon律师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家公开上市的律师事务所公司,并且是澳大利亚与英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其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35年。 公司Logo 1935年,Hugh Gordon (法律顾问/律师) 与 Bill Slater (律师/工党议员) 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创立了Slater & Gordon律师事务所,专门服务于工会 1941年,Hugh Gordon应招入伍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年,由于Ted Hill入伙,律所名字改成 “Slater, Gordon and Hill” 1943年,Hugh Gordon驾驶的战机再一次空战中被德国战机击落,Hugh Gordon不幸身亡,年景34岁。为了纪念Gordon,律所名字改回“Slater and Gordon”,并沿用至今 ... 1960年,作为维多利亚州议会工党议员的Slater意外逝世 1971-1981年,尽管元老们相继离世,Slater & Gordon律所没有停止发展步伐,新合伙人的加入给律所带来了新的血液,包括镇法庭审判员Micheal Higgins、Jennifer Lush (联邦高等法院审判员George Lush的女儿,1981年入伙,律所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 1984年,律所拥有125名员工及10名合伙人 1985年,一场长达4年的争夺内部控制权危机几乎差点毁掉Slater & Gordon律所。最终,合伙人Jonathan Rothfield取得控制权,并以个人名义承担了律所几乎所有的金融债务后,让律所获得重生的希望! 1986年,Slater & Gordon律所悉尼办事处成立,其最初的职责是帮助律所处理一件涉及约3,000人的集体诉讼案 (class action)。同年,吉拉德 (Julia Gillard) 加入律所,继而成为又一名女性合伙人 (这家伙在2010年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2010年当选为澳大利亚首位女总理的Julia Gillard 1987年,Geoff Shaw入伙,便着手对律师的经营进行现代化改革,并参与创立了“No win No fee”的法律服务收费方式 (这种收费方式让整个行业活得够呛!) 1994年,“No win No fee”的新型收费方式正式面世 ... 21世纪头15年见证了Slater & Gordon律所成功上市并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市场进行业务扩张和行业整合的历史 2007年5月21日,Slater & Gordon律所正式登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ASX),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上市公司律所 2015年3月20日,Slater & Gordon公司宣布收购英国Quindell公司旗下的法律服务部门PSD (Professional Services Division),并购款达10亿澳元,创下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收购成功后将使公司一举成为英国个人伤害法律服务市场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从5%迅速增加至12%! 2016年,半年报发布后,Slater & Gordon公司宣布对刚收购的PSD资产 (溢价) 进行数额达8.8亿澳元的巨额减记,股价随之暴跌,局面惨不忍睹!当最终年报发布后,公司也报告了历史上首次巨额经营亏损,数额达到惊人的10亿澳元!!! 随即,这家全球首家上市律所、澳大利亚法和英国第一大、集体诉讼和个人伤害案件领域的领先公司陷入困境... 2007-2016:Slater & Gordon公司股价走势 *资料来源:yahoo7.finance 投资分析:Slater&Gordon公司的股票 Analysis on Stock of Slater & Gordon Lawyers Ltd ? 收 益 2007-2016:基于报告数据的收益记录 数据显示:从账面上来看,2007-2016年的10年间,Slater & Gordon公司并没有为股东赚取任何收益,但如果考虑到商誉资产减值因素,2016年的数据则属于“非正常状态”。因此,我们尝试剔除2016年的数据,转而考虑2007-2015年的经营结果:该9年间,公司赚取了0.21澳元的平均每股收益,并支付了0.05澳元的股息,总体支付率约为23.8% 本益比:由于当前的股价为0.385澳元,因此,基于“正常时期”内的平均每股收益的市盈率约为1.83倍,而最高收益的市盈率约为1.13倍
2007-2016:调整后的收益记录 数据显示:2007-2015年的“正常期”内,公司为股东赚取了0.09澳元的平均每股收益,并支付了0.02澳元的股息,总体支付率约为23.8% 本益比:由于收益调整,基于“正常时期”内的平均每股收益的市盈率约为4.28倍,而最高收益的市盈率则变为2.03倍。(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下降幅度达57.1%,而市盈率则上涨2.34倍!) 此外,公司在2016年报告每股损失2.89澳元,其中每股商誉减值损失 (goodwill impairment loss) 达2.5澳元。实际上,2014-2015年的2年间,损益表上还记录着两笔总额达9,200万澳元的“并购”收益 (Gain from bargain purchase)。但是,2016年的商誉减值损失正式宣告了这些“并购”收益的“真实性”。为了进一步反映出公司的真实经营结果,我们需要剔除这些“并购”收益: 2007-2016:剔出“并购”收益及商誉资产减值损失的记录 数据显示:剔除“并购”收益及商誉减值损失后,2007-2015年间的每股收益进一步下调。结果,正常时期平均收益的市盈率上升为6.42倍,而最高收益市盈率约为2.75倍 [笔者按] 笔者相信,经过三次调整后的收益记录能够最大限度反应该公司过往的真实经营状况 质的因素:直到2014年,收益记录及其增长趋势均令人满意,而最近两年的收益记录确实变得不太好看。实际上,由于公司在最近两年内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收购,并购费用等相关支出严重影响了这两年的正常经营结果,还不考虑2016年因个人伤害法规的不利变动导致的相关损失。 相反,在2007-2014年间的8年里,尽管商业环境发生剧烈的动荡:1) 07-09年全球经济危机;2) 2013-2015年轻度经济衰退,该公司的收益均保持稳定状态。尽管该结果与持续小型并购活动带来的收益增加效果相关,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Slater&Gordon公司的法律服务业务具有某种内在稳定性。 ? 股 息 2007-2016:调整后股息记录
数据显示:2007-2015年间,公司共支付了总额达0.19澳元的每股股息,调整后的股息支付率约为34.5%。同期,平均每股股息为0.02澳元,而最高每股股息为0.05澳元 股息支付:2016年公司停止支付股息,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定性因素,即公司应澳洲三大银行债权人的要求而暂停支付股息,以改善财务状况。 虽然34.5%的股息支付率可能过低,但对于一家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 ? 资 产 截止于2016年6月30日的财务状况 数据显示:资本结构中没有优先股,但存在账面数额高达7.6亿澳元的高级债务;普通股资本价值总额约1.36亿澳元,总资本数额约9亿澳元 运营资金:流动比率为1.89,而速动比率约为1.15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人伤害案件的性质及“No Win No Fee”收费方式的存在,存货 (实际上是未收到的服务款) 的平均周转天数在200-300天之间。尽管周转效率并不是特别高,但也基本符合行业的一般状况。因此,剔除“存货”的速动比率则更可能反映公司的流动性。1.15的速动比率,很难说公司的运营资金地位有多牢固,尤其是在当前的困境之下。 资本结构:不用多说,“头重脚轻”的资本结构是最直接的反映!对于包含大量银行借款的资本结构而言,0.71的资本负债率和2.50的权益负债率均传出了同样的信号:Slater&Gordon公司的财务地位十分不稳健!(投机性资本结构) 实际上,由于律师行业具有内在稳定性 (非周期性) 的特质,适当的债务融资是可行的。然而,过多的债务融资以寻求规模是不可行的!一方面,律师业务的成本结构中几乎为可变成本,这就意味着律师公司几乎无法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当前“No Win No Fee”的收费方式决定了律师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本为客户预支费用,现金流弹性下降的同时增加了投资风险 从商人角度来看,我们要弄清楚0.385澳元到底能买到什么?! 商人逻辑:数据显示每股流动资产价值约为1.36澳元,但由于普通股之前存在大量的债务,因此扣除债务后的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流动资产已经没有了,所以,0.385澳元买不到流动性较高的有形资产 每股有形资产净值约为2.45澳元,扣除债务后,可供股东分配的有形资产净值仅为0.29澳元。由此看来,0.385澳元不仅购买了账面价值约为0.29澳元的有形资产,还购买了其他一些无形资产
当前情况下,考虑到不平衡的资本结构,花0.385澳元购买仅0.29澳元的有形资产净值不能算特别不划算 (不畏惧风险的投资者可能会接受)。 ? 前 景 目前,公司的运营及前景依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不 利 因 素 ① 英国金融监管机构突然对Quindell 公司2013年和2014年的会计政策进行审查,Quindell股票停牌,引发市场对PSD收购案的质疑 (Quindell 即 PSD的母公司); ② 英国政府决定对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更改 (Law relating to road traffic accident, 'RTA'),引发市场对PSD未来经营业绩的质疑; ③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介入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和问话,引发市场对公司“买入增长”型收购策略的质疑; ④ 2016年1月,公司管理层发布公告称:公司上半年财年的经营现金流可能为负,并无法提供合理的全年指导信息,给市场恐慌多加一层不确定性; ⑤ 各分析师们后来居上,纷纷撰文质疑公司的偿债能力,并给出极为悲观的看法——Slater&Gordon公司很可能陷入破产 ⑥ 不断涌现的来自股东的集体性诉讼... 尽管这些不利因素真实存在,且也证明了分析师和市场的悲观情绪,但也不乏一些实际上只是一般性或暂时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却被悲观情绪无限放大——结果是,股价从2015年底接近每股8澳元的峰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暴跌至仅剩0.25澳元: ![]() *图片来源:彭博资讯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