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来自于《易经》?先解决这三个问题吧!

 渐华 2017-07-12

最近有一种论调很流行,说《道德经》不过是《易经》的注释;《道德经》所讲的道德不过是《易经》的坤德。我听后的第一反应:说这个的人不懂《道德经》。为什么呢?三个原因:

《道德经》来自于《易经》?先解决这三个问题吧!

一、阴阳互根问题

《易经》被注解的阴阳,有一个重要的阴阳关系是“阴阳互根”。也就是说:阴是阳的根本,阳是阴的根本;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阴,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阳;阳能生阴,阴能生阳,二者是互根互生的关系。

如果按照《易经》类象所对应的阴阳:高当属阳,下当属阴;贵当属阳,贱当属阴;躁当属阳,静当属阴;轻当属阳,重当属阴。

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却是:“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静为躁君”,“重为轻根”。

如果按照阴阳互根的原则,那么“下以高为基”,“贱以贵为本”,“躁为静君”,“轻为重根”当也同样成立。不过这样一来,整本《道德经》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且阴阳互根互生,那又是谁生的阴阳?总不能是母亲生孩子,孩子又生母亲,自循环而无始无终吧?但如果还有另外一个造生它们的存在,那就又说不过去了:一个孩子,总不能同时存在两个根源,两个母亲吧?

《道德经》来自于《易经》?先解决这三个问题吧!

二、阴阳本体问题

道,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存在。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还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也就是说,道,是一个先于天地万物而生的东西,它独立不改,运转不休,但你又看不见,听不着,触不到。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道是具有本体的切实存在。那么阴阳呢,阴阳有本体吗?

阴阳,有物才有阴阳。万物生之前,与万物灭之后,都只是“无”而已。无上也无下,无动也无静,无差别而浑然一体,又哪里有什么“阴”或“阳”的状态呢?

清轻者上升为天为阳,重浊者下沉为地为阴,这是最早最原始的对阴阳的定义。

那么实际上上升的那些都是气体,即组成所谓“天”的都是轻柔的物质。而下沉的都是重浊而坚固的物质,从而组成所谓的“地”,它们都是坚硬,刚强,密度大的物质。显而易见,阴当为刚,阳当为柔。

如此说来,地当属阳刚,而天当属阴柔了。这岂不是阴阳反背,君子刚健为阴,小人阴柔成阳了么?

《道德经》来自于《易经》?先解决这三个问题吧!

三、太极图之谜

太极图据说出自于宋代道士陈抟,后经其弟子之手传给大儒周敦颐。那么就有一个小问题了,阴阳学说既然早在先秦就已经完善,为什么它的阐释图直到宋代才出现?

大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认为阴阳是由太极化生而来的。

但事实上,无论是概念出现的先后,还是内在逻辑关系上,都必然是先有阴阳,后有太极。因为描述太极的太极图,本身就是由“阴”(黑)和“阳”(白)构成的。阴阳不先生,又哪里来的太极;阴阳不先知,又从何而知的太极?

我举个例子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把红色和黑色混在一起成黑红色,然后就说红色和黑色都是来自于这个黑红色。

事实上是,如果万物无差无别,浑然一体,则无阴阳;如果万物未生,则无太极。阴阳未判之时,只是浑沦无间的浑沌而已,又哪里可以作出黑白分明的太极图呢。所以实非太极生阴阳,而是阴阳生太极。

《道德经》来自于《易经》?先解决这三个问题吧!

《易经》,这些年广泛受到大家的关注和热爱,有人说《易经》才是华夏文化的根源。然而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易经》又为什么没有大放异彩呢?

事实上,《易经》的太极阴阳思维,也只是在《十翼》中有体现。而《十翼》,正是儒家注解《易经》的产物。

要知道,《易经》并不是出自于儒家,而是儒家经过注解,把自己的理论寄附在其中。为了给自己推崇的尊卑礼仪寻找一个天然存在的依据,所以《十翼》才会频繁出现“尊卑”、“贵贱”、“定位”、“君子”、“小人”之类的字眼。

因此我们现在读的《周易》,早就已经不是那本原汁原味的《易经》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