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社区全科医生的困惑

 茂林之家 2017-07-13


说出来觉得丢人,很多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被家属常年“圈养”在家,家属的“病耻感”不但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还加大了其重返社会的难度。近日,青岛市李沧区一位全科社区医生感到困惑,由于自身精神病学专业知识缺乏,且没有处方权,作为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项目负责人,如何管理好23名重性精神病人?

免费检查很多家属不愿做

47岁的于清章是李沧区李村街道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是社区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项目负责人,为在社区进行康复的23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跟踪诊疗服务。

最近,于清章正忙着联系患者进行每年一次的例行免费体检,以确保用药安全。仅是通知23名患者,他就联系了十多天。“家里有精神病人,家属一般都忌讳,免费检查也有很多家属不愿做,需要一遍遍做工作。”于清章一边拿起电话,一边告诉记者。这个电话是打给小区一位20多岁的男性患者。

“你是谁?你在哪儿?我这就去杀了你!”电话接通,于清章还没来得及说话,患者的声音就从听筒里传出来。于清章知道最近患者情况不稳定,急需进一步干预治疗,于是连忙联系了患者的父亲。“最近情况很好,不用体检了。”患者父亲对病情变化只字不提。于清章对老人晓以利弊,但老人始终不肯让儿子走出家门。“患者家属不愿意也不能勉强,对精神病患者的诊疗都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只能过几天再试试了。”

于清章也试过上门为患者体检,却没能维系下去。去年,他和护士带着设备来到了一位患者家中,可刚进门,身材高大的男患者就暴躁地推搡恐吓,把护士吓得不敢再上门。

“病耻感”可能毁了整个家庭

接触重性精神病患家庭,碰钉子是常有的事,于清章不怕麻烦,愿意一遍遍劝说、试探。但他担心的是,病人家属的“病耻感”有可能毁了患者甚至整个家庭。

在李村街道社区一共有28名重性精神病患者,除了2名长期在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患者外,还有3名患者家属一直拒绝社区医院的帮助,患者的治疗情况于清章也不得而知。已登记备案的23名也是社区医院的“稀客”。平日里,基本都是于清章主动联系患者,询问患者或家属病情变化,极少有患者家属主动来找于清章就诊。

“患者或家属到医院来,我只能了解病情进展,进行用药指导,却没法给他们开药。”于清章告诉记者。重性精神病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开药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只有精神科医生才有处方权。“社区医院留不下也养不起精神病专科医生,这就苦了患者和家属。”于清章感叹。

需要全社会重视这个群体

社区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的3个儿子均为精神病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一旦老人不在了,谁来照顾这哥仨?自打承担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项目之后,于清章常常思索这23个患者和家庭的未来。

有的患者经过治疗状况稳定,希望能找个工作养活自己,然而用人单位得知患病情况后几乎都是“婉拒谢绝”,没有经济收入怎么解决后续的治疗费用?有的患者常年求医问药导致生活贫困,对控制病情产生了绝望心理,继而放弃治疗,会给社区带来怎样的隐患?“面对重性精神病,一个社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整个社会对这个群体的重视和正视。”于清章说。

于清章也有自己的困惑。精神病患者“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可仅凭社区医院现有的实力还差得太远。社区医院的医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平时连出去进修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于清章坦言,自己是临床医学出身,对精神病学知识的掌握主要靠在医学院期间的学习。

“三年不到大医院进修,社区医生所掌握的知识就基本被淘汰了,现在患者口中提到的很多新药我都不知道,只能靠自学自修。”于清章希望,未来能有大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固定时间在社区医院坐诊,一来能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治疗,方便开药,二来也能让社区医生近距离接触专科医生,不用脱产就能学习进修,提高诊疗水平。

(来源:大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