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翰墨中原·河南省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作者推介十七--李玲

 妙语lianzhu 2017-07-14




李   玲





个人简介


李玲,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乡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辉县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美院特聘书法教授,《中国书法报》2016年度遴选活动-当代十大女性书法家候选人。




参展荣誉

入展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首届西泠印社书法篆刻展

首届沈商文化杯书画大赛

全国第四届四堂杯书法大赛

河南省2015年特邀女书家书法展


获奖

第九届上元雅集篆书十佳

“墨舞中原·河南省首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2017“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大赛优秀奖

全国第三届赛克勒杯青年组银奖 

全国贞元杯书法大赛优秀奖

河南省东方杯青少年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河南省第三届女子书画大赛优秀奖

河南省百县市书法联展一等奖 


学书感悟


砚边随笔

                   

我很庆幸当年就读的小学开设了书法课,也许,从小学三年级的第一堂描红课开始,我便和中国这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书法的感情,从最初懵懂的喜爱,到后来发展到近乎痴迷的执着,笔墨早已与我相濡以沫。经常几天几夜陪伴我的只有一只毛笔,几缕墨香,一本古帖,沉浸在翻越几千年的过往之中,跟随着先人摹写和铸刻,让一串串或庄严肃穆或潇洒灵动的文字跃然纸上,执笔流年,醉枕墨香,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自我,安静、纯粹、淡然…… 

早年学书,多欠专注,古今碑帖临遍,无一而精。后来莫名爱上了大篆,这一爱就是十多年。大篆难识、难记、作品更难创作。很多书家只是拿来打打基础,并不做深入研究,早几年中书协会员刚批下来的时候,身边的朋友曾劝我放弃大篆,去练习些雅俗共赏老百姓都认识的书体。但是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字体似乎已经渗入我的骨髓,我早已对他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爱恋。静夜,展卷铺毫,眼前的《散氏盘》的古拙朴茂、浑然豪放;《毛公鼎》的气宇轩昂、庄严肃穆,《白盘》的圆润遒丽、优美秀逸;《大盂鼎》的雄壮凝练、端庄大气;《石鼓文》的古朴自然,雄厚流畅……他们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亦书亦画的古朴正如穿越远古的精灵,我感叹中国古老文字的博大神奇,优雅的字体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激荡着我内心的波澜。

篆书是书道之极。“古人以书名者,必通篆籀,篆籀所以为诸体之本”(《书法正传》)。我认为,作为一个书家,篆书的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了解文字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脉络,必须从篆书入手。金文从殷商、西周、东周到秦汉,历经一千多年,经历了繁复的变化,不同时期,风格多变,或遒美或流媚或浑厚或恣肆,自然随意,古拙朴茂。所以要把这个青铜器上浇铸的铭文用毛笔搬到一张平面的宣纸上,又要做到风格统一,其难度可想而知。任何书家的创新都不是无水之源,都涉及到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因女性柔逸、细腻的审美视角解读古文字铸刻遗迹,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就以《虢季子白盘》、《墙盘》等铭文的整饬工稳、儒雅秀逸风格做基础,然后融入《毛公鼎》的端庄大气和《散氏盘》的恣肆烂漫,并揉进清代各篆隶大家所长,如:吴大瀓的自然质朴、吴昌硕的沉实酣畅、杨沂孙的清俊刚劲、王福庵的工稳精美。也参考当代的篆书名家的作品。经过反复的临习、对比、消化、统一,慢慢的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朴实自然、匀净典雅、细腻空灵的格调。

篆书贵在用笔。从金文的出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锈蚀残损以及捶拓效果的影响,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金文面貌已于当时的书写面貌相差甚远。我们在拓片上看到的只是金文的结字和章法,而笔法早已无从考究,所以想从金文中获取笔法,是不现实的。由于个人审美的视角不同,每个人对大篆的书写风格理解也会迥然有异。可以追求书写的原生态,写出点划的厚重古朴的基调;亦可追求金文书写的自由自在,关注金文的线条因锈蚀而产生的斑驳烂铜之貌,取其自然、浑朴、生拙的金石气息。无论选择哪种途径,“金石气”一直是金文书法评价的最高标准。金文用笔贵在凝练厚重,以内在的张力和节律给人以力感和美感。起笔或轻或重、或方或圆。入笔一定要干脆利落,收笔一定要自然明快。线条的行进速度不可过快,一定注意行进中的动感。转折处加以捻管以保持中锋运笔,体会锋不露则神藏的意趣,使线条富于力感和美感。金文的临习要做到“心摹手追”,有意识的去练习每个单字的结构,要过心过脑,静静的去写,虔诚地和古人对话,才能感知每个字的灵性所在。

“穷篆籀,工省而易成”(《笔势论十二章》)。近年来,我又对章草进行了重点研习,宗法秦汉及近人。章从篆隶来,我庆幸自己爱上了篆书,有了扎实的篆书功底,故下笔便入章草书写核心,线条绵厚从容,不激不厉,笔墨情致间流淌着古人高贵的血脉。又以章草配大篆之款文,大美之和,自然和谐。

金文因字数的限制,还有对古文字字法的严谨性,创作作品的难度较其他书体要高出很多,我们平日里除了研究篆书的笔法之外,还要过古文字关,所以我们篆书作者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多少个不眠之夜,置身寂静的书屋,青灯孤影,与古人对话,寒来暑往竟浑然不知。笔底的风光让我流连忘返,在笔走龙蛇中寄托自我。

纵观古今卓有成就的书家,无一不是书画印文皆通。一个好的书家是要有全面的知识支撑的,我知道我欠缺的还很多很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将会在大篆这条漫长而清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因为爱,不言苦。

最后我要感恩在书法的道路上陪伴我、教导我的每一位恩师益友和帮助我的古文字专家。谢谢你们的鼓励和指导。师恩难忘!一路同行,感恩有你……

 

                   丁酉仲夏李玲于半旧小筑灯下


作品欣赏











亲,关注后,更多河南省书协官方信息第一时间通知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