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内值班宝典】躲坑!在蛛丝马迹里寻找真相

 亳州不薄 2017-07-15


病例简介

1例52岁中年男性患者,因“反复胸痛3天,再发1次”就诊于我院急诊。3天前,患者出现静息状态下胸骨后疼痛,紧缩感,持续约3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近3日,每日发作2~3次。2小时前,患者再次发作胸痛,持续时间延长,就诊于社区医院,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泵入10分钟后,症状缓解转入我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平素服用氨氯地平5 mg qd降压。吸烟20余年,1包/天。


体格检查除心界稍左大外,未见其他异常。胸片提示双肺野清晰,心影饱满,纵膈未见增宽。急诊心电图(图1)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V1~V3导联T波双向,V4导联T波倒置),未见ST段偏移。心肌标志物未见异常。


急诊考虑不稳定心绞痛,给予吸氧,心电监护,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改善缺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药物调脂,患者因心绞痛缓解要求出院。主管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请示患者能否出院。上级医师看过心电图后指示,患者近期反复发作心绞痛,心绞痛缓解期出现胸前导联T波双向,考虑Wellens’综合征,此类患者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风险极高,应立即收住院,急诊进行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图2)结果显示前降支近端次全闭塞,成功行冠脉成形术并置入一枚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心绞痛未再发作,在标准化药物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一般状况良好。


图1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V1-V3 T波双向,V4 T波倒置,未见ST段偏移


图2 冠脉造影结果,A图示前降支近端次全闭(黑色箭头);B图示前降支植入支架后


分析和处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科急症,如患者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会导致致命后果。ACS患者的预后与能否早期识别心电图细微的变化并做出正确诊断相关。Wellens’综合征是梗死前阶段的一个ACS亚型,其特点及临床意义首先由Wellens教授于1982年总结发表,实际发病并不少见,占不稳定性心绞痛的14%~18%。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V2~V3,甚至累及V1、V4~V6的T波对称倒置(占76%,1型)或双向(占24%,2型),而ST段仅有轻微改变或正常。这种心电图改变出现在心绞痛发作间期或缓解期数小时或数天后,而心绞痛发作时可变为T波直立伴ST段抬高或压低。由于这种T波改变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病理状态,甚至是正常变异,所以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耽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如缓解期行运动实验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准确识别Wellens’综合征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提示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且处于心肌梗死边缘。前降支又叫“寡妇动脉”,延误治疗导致闭塞可能发生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死亡,从而出现一名寡妇。如果没有及时行介入治疗而仅采取药物治疗,大约75%的Wellens’综合征患者在数天内将演变为心肌梗死,平均8.5天。所以,及时诊断Wellens’综合征,尽早行介入治疗,是避免即将发生的心肌梗死的关键。


心得体会

本例患者就诊时心绞痛已经缓解,心肌标志物正常,心电图仅有T波双向,未引起接诊医生及患者重视,幸好后来上级医师及时诊断了Wellens’综合征,并行急诊冠脉造影,避免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死。所以,临床医师只有掌握牢固的心电图知识,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作者:清华长庚医院心内科  刘元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