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研究】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昵称43487666 2017-07-18
 
  
  
  
 传统文化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历史中形成的,对今天生活具有影响的文化。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加以分析、区别对待。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习俗的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例如,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传统习俗的影响: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含义: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例如,宫廷、民用、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

传统建筑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传统建筑的地位: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吗?

解析: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历史上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传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如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传统文化中的浩然之气,今天赋予了它讲正气的新内涵。

注意:这里的稳定相对稳定而非永恒不变,一定要把握传统文化其变的绝对性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民族性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不具有共同的东西)
 
      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糟粕,不能说它对这个民族起到的都是积极作用即使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具体内涵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对国家来说: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对个人来说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要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该自觉加以改造与剔除。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文化发展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文化发展。

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奉行全盘西化论;二是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奉行文化复古主义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吗?文化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私塾授课”、“课堂教学”到“网络学习”,教学方式的变革影响着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网络学习”,突破了现有的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重大意义。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区别

侧重

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纵向→→同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

原因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继承性

态度

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共同点

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