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抢的兴衰历史|邓宝琳

 湘中书苑 2017-07-21

?乡土 | 乡音 |  乡忆 |  乡情


“双抢”的兴衰历史


文|邓宝琳

双抢的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了。

1962年人民公社大食堂散伙以后,取消了当时的以大队为单位的劳动力编制,重新进行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山、水、田、土、人口的“五定”,64年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四清”运动,社员们多少有点自留地(旱土)和田堘夹磡的自由种植,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时农村种植的水稻主要是“粒谷早”“红米中季”两个品种,即一季稻。从63年开始,在一季稻勾头落穗的时候,在每行之间再插上晚稻秧苗,等一季稻黄熟收割之后,晚稻禾苗已经有1尺多高了,那时还没有化肥,在行间铺上猪牛粪,再进行中耕(即踩田),以后就只等扮禾了。年岁好的,每亩也可扮200多斤,遇上天干也许颗粒无收。那时叫连作,也有叫间作的,这就是湖南最初的晚稻。这也许是双抢的萌芽。

到65年取消了间作,有了真正的晚稻,不过种植面积不大,局限在水利条件好的垅塅田块,其它的二排田和天水田不在此列。那些地域条件好的生产队,也就是早起夜散一个星期左右就搞完了,那些山垴上的生产队仍然是一季稻。这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双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但是农村受的冲击并不大,双季稻的面积反而扩大了。水稻品种改良了,七十年代有了杂交稻,水利条件好了,就是山上的生产队也全部种上了双季稻,也开始有了农药和化肥,也结束了扮桶的历史使命,使用了人力打稻机,生产力和产量都提高了。

这个时候每年到了双抢的时节,每天五点钟一声哨子开始,一直到晚上八点半收工,除了中午休息两小时,其他全力以赴,一个生产队以打稻机为单位分成几个组,除了晒谷,其他都是定额计件,稻谷过秤,犁耙、打浦滚、插田论亩。在河边上的队,晚上还要车水,有手车子和脚踏车两种,也是定额制,在水车轴上装个纱绽,叫车线子。天光舞半夜,搞得半个月或二十天。那时的口号是早稻不过五一,晚稻不过八一,时间紧,任务重,累得人死,有些田没水,等立秋落了雨也要插。吃新时每人分点新谷子,杀头工分猪,到塘里辦点鱼,按劳动力的大小和人口多少比例分,三两到半斤不等。双抢虽然劳累做得要死,但是有半个月饱饭吃,这给了我们莫大的犒劳和安慰。

这种模式的双抢一直维持到一九八一年,冬天便搞分田到户的责任制了。

八二年分田到户了,几户或十来户人家共头牛,共犁耙与打稻机,双抢前就要充分协商,统筹安排好,但还是在实施中出现了不少矛盾,到第二年第三年就基本上拈钩品分了,共牛的还有,而农具基本上不共了。

这个时期的双抢主要是亲帮亲邻帮邻的换工形式,同时又出现了算工钱请人扮禾和搞犁耙的现象,后来又出现了全包到底的形式。半夜三更扯秧犁田的比比皆是。在外面有工作的半边户一律回来了,工厂学校机关放双抢假,全年的休假集中在双抢过。

2000年以后双季稻种的慢慢少了,而且机械化程度很高,基本上都是收割机在收稻子,拖拉机搞犁耙,体力劳动大大减轻,时间大大缩短,基本上就不叫搞双抢了。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 2010年以来,一季稻普遍化了,大马路两侧有点双季稻也是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扶持,而且全部是机械化操作,双抢基本上成为历史而消失了。

双抢,给四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出生的人留下了难已磨灭的记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现象而尘封在历史长河中,是前进了呢?还是后退了呢?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还是让历史去评说吧!

作者:邓宝琳,网名紫云山人,沙塘人氏,企业家。土著民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文。本文配图由李建新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