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文章

 老计1 2017-07-22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

主治:下腹部瘀血所致的各类疾病。

腹形:不定。

腹力:中等程度左右。

腹证:1、脐周压痛,左右少腹部压痛,通常左侧多见于右侧,伴有抵抗感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压痛常呈放散状扩散,其中向上扩散多见。

      2、腹肌紧张。

除上述腹证外,还可见到以下外证:

      1、皮肤甲错,多见于下腹部和下肢。

      2、肤色偏黑。

      3、颜面潮红。

相关方剂:

      1、本方与当归芍药散腹证相似,可以说,当归芍药散是本方证的虚证兼水饮,故当归芍药散腹证中,腹力、腹肌紧张均较轻,脐周、少腹部压痛和抵抗也较轻,同时还可兼有水饮的振水音表现。外证上,当归芍药散多无上冲的表现,如颜面潮红、头痛、头晕等。

      2、桃核承气汤、抵当丸(汤)的腹证与本方相似,但要更严重,其压痛、抵抗、腹力等方面均较桂枝茯苓丸强,甚至可出现少腹急结的腹证。我倾向于认为,桂枝茯苓丸的瘀血局限于子宫、附件及肠系膜的血管中,而桃核承气汤、抵当丸(汤)的瘀血可扩散至整个盆腔。

腹证解析:本方腹证为典型的实性瘀血性腹证,但程度不甚强烈,故没有少腹急结那样强烈的压痛,同时本方证多处于静止状态,压痛、条索、硬结的部位多固定不移。常兼有上冲体征,如压痛向上放射、颜面潮红等。此外,本方在《金匮要略》中虽然主“癥痼”为病,但实际上腹证上能触及“癥”样痞块的并不多,上述的条索、硬结常局限于皮下和肌层,并未深及腹腔,仅属于瘀血的体表反射,而大部分真正的“癥瘕”,也并非仅仅用桂枝茯苓丸可以解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