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即有血与气的存在才有人的存在。 女性的靚丽,气色很重要,气色又与血的盈亏有关,如果血液充盈,面色就红润,面若桃花。如果血液亏虚,面色萎黄,甚者,晦白无华。同时血液的盈亏,运行又可直接影响女性的生理周期,女性的生理周期是否正常,又与女性的受孕,早衰有关,所以养血对于女性养颜,防止早衰,及有效“备孕”至关重要。根据本人临床体会,对于女性的养血,一是要注重与调养脾肾结合,二是要注重与活血化瘀结合,三是要注重与调理寒热结合。 健脾胃以养血 《灵枢决气篇》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脾胃是血液的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受纳腐熟水谷,若脾胃功能衰弱与失调,造成长期饮食摄入不良,就会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脾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气主要是指脾气,故养血常与补气相结合,补气的代表方剂,是四君子汤,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所组成,人参为补气之要药,茯苓、白术健脾渗湿,甘草健脾,调和诸药;补血代表方为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熟地、芍药所组成,当归是补血之要药,川芎活血,熟地滋肾水,芍药养肝阴。四君子汤合四物汤为八珍汤,是中医治疗气血亏虚的代表方,由于气血亏虚,常引起纳差,懒言,气短,身疲乏力,面色萎黄,口唇无血色,甚至出现面部皮肤色素和斑点,用八珍汤治疗效果十分明显,此方对于中年女性黄褐斑的治疗,只要辨证准确,加减得当,十分有效,如一黄姓患者,年己五十,更年期绝经后,面色萎黄,黄褐斑明显,并伴有食欲不振,身疲乏力,腹部胀满,便溏等症,我用八珍汤加鸡内金、厚朴、陈皮。嘱服十剂,效果明显,再服十剂,面色转红,黄褐斑全除,并嘱其服成药八珍丸以巩固疗效,汤方中加厚朴、陈皮、鸡内金主要是行气导滞除湿,攻补兼施,以助八珍汤补气养血的疗效。 肾为先天之本,肾的虚衰是导致人衰老的主要原因。而肾衰又与“天癸”作用有关,故《内经》有“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之说,肾的主要作用是封藏精气。精化气,气生血。故血液的生成,不仅与脾胃的生化之源有关,而且与肾精的气化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在女子二七十四岁至七七四十九岁这段时期,注重养血与养肾结合,可以延缓衰老,保持青春活力,不致于过早进入“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的更年期。如我最近在美国接诊一位来自内陆的徐姓,年己四十六岁,己闭经年余,询其来美十余年,忙于事业拼搏,并有婚姻的不幸,失于调养,面色晦暗无华,脱发,手指甲有枯裂状,腰酸背胀 ,时有畏寒怕冷等症,我先用肾气丸调理十剂后,嘱其服用鸟鸡白凤丸与丹栀逍遥散,交替服用,意在补肾养血,疏肝调经,调理月余,重来月事,放下早衰而绝经的包袱,心情愉悦,诸症缓解。 注重与活血化瘀结合 血液的生成,与脾统血,肾藏精有关,血液运行又与其它各脏关系密切,如心主血脉,肝藏血,肺主肃降,五脏相互作用而使血液得以生成和运行而使人体得以血的濡养,《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反之,如果人体血液运行不畅,就会导致肝(目)不能视,足不能步,掌不能握,指不能摄等多种病症,血液运行不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血瘀”,对于女性来说,常见的是瘀阻胞宫,导致瘀阻胞宫的原因很多。但从临床观察,多与肝失疏泄有关,由于肝失疏泄影响了肝藏血,血不藏肝,而瘀阻胞宫,轻者可以导致少腹坠胀,月经不调,重者可以导致闭经,继而不孕。如早年我接诊一陈姓女子,年方二十五岁,结婚三年未孕,自诉结婚初期经期正常,但苦于年少,事业无成,夫妻双方收入不多,故不想要小孩,又因避孕不当,导致多次受孕而进行人工流产,继而出现月经不调,开始以月经不定时,以推后量少,色黑有瘀块,痛经,烦躁不安为主,继而闭经七月有余,察其舌红脉弦,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十余剂,有月经来潮,但量少,见血两天即停,胁间、乳房及少腹胀痛,继在上方去桃仁,红花,加水蛭、虻虫,并加重当归剂量,试服五剂,变化不大,也无其它不适,再服十剂,月经再次来潮,色黑,有瘀块,量多趋于正常,但月经来潮前两天,少腹坠胀较前较重。我恐其水蛭、虻虫破血峻猛,又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以疏旰养血,活血化瘀,一月后,月经按时来潮,量色正常,无少腹坠胀之感,半年后受孕。次年生下一男孩。 再者在产后调养中,要特别注重养血与活血化瘀结合。如运用得当,对于女性产后建康,十分有利。如坐月子常用的生化汤,即是产后调养的代表方剂。 注重与调理寒热结合 如女性气血虚弱,常受外邪侵袭,多兼有寒症、热症,所以女性养血,应结合寒热的症状的不同,攻补兼施进行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有寒滞和血热。 ① 寒滞。治疗原则,温经养血。《金匮要略》为典范,如《妇人妊娠病篇》云:“假令妇人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方中用地、芍、归、芎,养血和血,阿胶养血补虚,艾叶温经暖宫,甘草调和诸药,清酒以行药势,合而用之,可以养血和血,温经止痛,妇人胞阻腹中痛自愈。又如《妇人产后病篇》云:“产后腹中疠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方中用当归养血和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温中补虚,达到养血补虚,温经止痛之目的,故产后腹中痛,得以解除。还有《妇人杂病篇》的温经汤,都是养血与驱寒的代表方剂,本人在临床上用温经汤随症加减,辅以温针治疗经西医诊断为输卵管不通,并有痛经和月经推迟等寒凝气滞等临床表现的“宫寒胞阻”不孕症,十分有效。 ② 血热。治疗原则,清热凉血,大凡临床凉血,都必须与养血结合。如本人治疗“青春痘”兼有月经提前,量多色红,伴有烦热口干舌燥者,多在四物汤基础上加丹皮,地骨皮,四物汤中的熟地改为生地,兼有实热的加黄芩,兼有小便色黄,或有黄带的加茯苓、前仁,导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疗效甚佳。 综上所述,养血虽应结合健脾养肾,结合调理寒热,但养血活血是基础,以上所列方剂大多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减而成,当归是君药,具有养血和活血的双重功效,在女性养血中当归和阿胶是要药。正确运用十分重要。 ① 当归养血活血,为女性调养之圣药。 ● 《大明本草》云:当归“破恶血,养新血。”《本草衍义》云:“当归气轻味重,阳中微阴,大能和血补血。” ●《本草证》云:“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称其为血中气药,血中之圣药。 ● 当归酒洗后善于活血通经,可引药上行治疗月经后期、痛经、月经过少、经闭等症。土炒当归,可缓解辛窜之力,多用于月经不调兼大便溏薄者。 ● 当归,头身尾功效不同。张子和云:“头破血,身补血,尾行血”。 ② 阿胶补血养阴润燥,为女性调养之良药。 ● 阿胶与川芎、甘草、当归、熟地、艾叶、白芍同用为《金匮要略》的胶艾汤,主治妊娠腹中冷痛或产后下血不止等症. ● 阿胶加黄芪、大枣服用,可治因分娩出血过多或月经量多引起的气短,乏力,头晕,心慌等症。 ● 阿胶与桑白皮、石膏、杏仁、甘草、生地、麦冬、麻仁、枇杷叶相伍为“清燥救肺汤”,可治口干,鼻燥,干咳,少痰等症。 ● 阿胶与黄连、黄芩、白芍、鸡子黄相伍,即为《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可治女子血热,月经量多兼有烦躁不安,失眠等症者。 ● 阿胶滋腻,有碍脾胃消化功能 ,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