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清丰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比较研究

 GXF360 2017-07-23
河南清丰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比较研究

河南清丰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比较研究

贵州 李梦娟

【摘 要】河南方言词汇的核心是中原官话,对于河南方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于洛阳、开封、信阳等具有方言历史城市的研究,对于濮阳市清丰县的方言研究则寥寥无几,对于清丰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汇对比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根据一些相关的文献记载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清丰方言词汇,并将其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多方面比较,并在清丰方言保护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原官话 清丰方言词汇 普通话词汇

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河南省濮阳市。2014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清丰县共503个村,总人口70.18万人,总面积833.5平方公里。

清丰古称顿丘,三国时曹操曾任顿丘令。因隋朝境内出大孝子张清丰,唐大历年间,钦定为清丰县,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孝子名命名的县。按照贺巍《中原官话分区》(2005)以及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清丰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有关郑开片的方言研究多集中在郑州和开封两大地区。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方言词汇

董绍克教授在其主持编写的《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一书中解释道:“方言词汇有两个含义,第一,指一个方言中说法与普通话不同的词;第二个,指一个方言中所使用的全部的词,既包括与普通话不同的词,也包括与普通话相同的词。第一种我们称之为狭义的方言词汇,第二种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方言词汇。”

由于清丰方言词汇较多,不易一一列举,又因其具有的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本文将选取清丰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

(二)中原官话区

李荣先生在1985年,根据中古入声字今读的分合类型,在《官话方言的分区》一文中将官话(也称北方方言)分为七个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北方官话、蓝银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和江淮官话。

中原官话是河南方言的核心。中原官话区包15个小片,有充菏片、邢的片一等。清丰方言属与中原官话区的郑开片。

二、清丰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有很高的相似性,但也有与普通话相差很大的词,清丰方言更与河南各地方言保持高度的共性,但也有其个性,笔者将选取清丰独具特色的词汇与相应的普通话词汇,主要从构词方式、词义两大方面展开讨论。由于对于清丰方言词汇方面的研究甚少,有些词汇并没有相对等的汉字记载,但口语中的清丰方言词汇又更具清丰特色,因此,有些已经形成习惯的读音所引用的汉字笔者将直接引用,没有相关方面参考的,笔者则将根据发音与意义最接近原则选择与之相对等的汉字。

(一)构词方式对比研究

1.语素方面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语素的主要功能是构词。

(1)选择同义语素的构词方式(左为普通话,右为清丰方言,下同)。

时间名词:见天——天天;打春——立春;明儿——明天。事物名词:布袋——口袋;手巾——毛巾;眼扎毛——眼睫毛;小手巾儿——手绢儿;糖墩儿——糖葫芦;月婆婆儿——月亮。动物名词:蝇得——苍蝇。数量词:一候候儿—— 一点点。形容词:二半吊得——二百五。

(2)选择非同义语素的构词方式。(即出现的“同指异称”现象,指词语所指的事物内容一致,叫法不同。)

时间名词:柔夕——下午(偏晚些);过明儿——后天;大过明儿——大后天。亲属称谓:妗得——舅妈。事物名词:年下——春节;毛票——人民币(纸币);毛克儿——硬币;踢拉板儿——拖鞋;汗褂得——衬衣;汗衣儿——背心/T恤衫;黄糊涂——玉米羹;浅儿——小碟子;面拖得——油条。动物名词:爬叉——蝉的幼虫;老呱——乌鸦;长虫——蛇;小小虫——麻雀。动词:落顿——留下;滴点儿——下雨(刚开始);待见——喜欢;相中——喜欢/爱上。数词:老末儿——最后。形容词:使累慌——累;膈应——痒痒

从构词方式方面的比较来看,清丰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名词方面,其他词性的词汇量较少。

2.词缀

在构词方式方面,清丰方言还存在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得”字结尾。

河南方言中以“得”字为结尾词缀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比较普遍,笔者在参照刘丽娟(2008)在《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一文中选取的焦作、洛阳、商丘等八个方言点的方言词汇对比列表中发现,此类现象与商丘方言非常相似。段亚广在《中原官话音韵研究》一书中写道:商丘为商埠片儿,而清丰方言处于郑开片,两地为何在此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还有待考究。但通过细致比较后发现,在清丰方言中“得”字为结尾词缀的词汇量更大,使用更为普遍,一些“得”字结尾词更具清丰特色。

“得”字词缀经常出现在名词词汇的末尾,并且大部分是“子”为结尾的普通话词汇。如上文中提到的词汇:(洋车子)洋车得——自行车;(裤衩子)裤衩得——短裤;生活中还有很多如:桌子——桌得;凳子——凳得;勺子——勺得;豆子——豆得;盘子——盘得;包子——包得;饺子——饺得等等。

(二)儿化现象

儿化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在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达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南方言词汇中儿化现象比较普遍,清丰特色方言词汇更是如此,如上文中提到的:小手巾儿——手绢儿;糖墩儿——糖葫芦;月婆婆儿——月亮;滴点儿——下雨(刚开始)。另外,常见的还有:高低了儿——最终;面角儿——酵母;妮儿——女儿;小儿——儿子

清丰方言词汇的儿化现象,主要表达事物的细小、轻微,如:一候候儿—— 一点点,滴点儿——下雨(刚开始),同时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喜爱,给人以亲切感,如:月婆婆儿——月亮,孙儿——孙子,妮儿——女儿等词语。

三、保护清丰方言

(一)现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写道:“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更是以当地的文化为背景,凝结了该地域人们千百年来在生存、生活、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全部认知经验、精神成果,地方方言更是反映了当地人的认知习惯、思想观念等。近些年来虽然早就有人提出,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灭方言,但很多汉语方言还是渐趋衰落甚至消亡。[7]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纯正”的清丰方言的使用对象,大多是老人,以及农村等一些县城周边地区的人,而且随着年龄的减小,“纯正”清丰方言的使用频率越低。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父母跟孩子交流时选择使用普通话。

(二)保护

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与当地的特色文化密切相关,树立保护当地方言的意识,有利于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同时,更有利于文化传承性以及多样性的发展,我们当地人的生活也将因为地方方言特色而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十三亿分贝》是一档方言音乐类节目,创作团队因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发文启动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从而策划研发此档节目。目的旨在更好地从文化传播、媒体推广的角度保护中国语言资源,将各地方言进行宝贵传承。又因该节目寓教于乐,形式超前,因此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并通过直播的互动形式赢得大批粉丝。

笔者认为此档节目在保护方言创新模式或者形式中,是一次很好的尝试,方言在日常生活中隐藏的美以这样的形式被挖掘出来,让人耳目一新,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四、结语

清丰方言承载着清丰人的生活习惯,认知模式。同时,为河南方言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笔者希望对于清丰方言的研究能继续下去,从而能系统的总结出更多的极具清丰特色的方言词汇,弥补在清丰方言研究中的一些空白,如找到与清丰方言相对等的汉字等方面。地方方言对于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具有特殊意义,没有相关方言的支撑,独特的当地文化会因失去原有的味道,而走向没落。对于地方方言的保护,笔者认为我们应创新思维,创新模式,让保护方言不再枯燥无味!

参考文献:

[1]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91-95.

[2]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3:2

[3]段亚广.中原官话音韵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

[4]唐健雄.现代汉语[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179-181.

[5]刘丽娟.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14-23.

[6]谢书民.河南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阈[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5):134-137.

李梦娟,女,汉族,河南濮阳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