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湿疹汤 (附外洗方)(孙一民方) 【组成】 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各30g,薏苡仁24g,赤茯苓15g,滑石12g,金银花、连翅各15g,黄柏、苍术各6g,胡黄连9g,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外洗方:蛇床子120g,地肤子、白鲜皮各9g,苦参15g。煎水洗局部,每日1剂,洗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内外兼治,疗效更好。 【功效主治】 利湿,清热,解毒。用于湿疹瘙痒,糜烂,流黄水。 【方解】 方中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薏苡仁、赤茯苓、滑石利湿,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苍术、黄柏、胡黄连燥湿。共奏利湿、清热、解毒之功效。 【按语】 湿疹之发生,乃体内湿邪太盛,化热结毒所致。治疗应以利湿为主,其次是清热解毒。湿利后,则热无所附,所以治疗时利湿是关键。利湿的药大都能通利小便。这样便将湿邪从小便排出,同时还可配伍一些燥湿药,如苍术、胡黄连等,以提高疗效。切忌只外用收敛性药物,若用早了,会使湿毒内收,从现象上看,虽局部湿疹有好转,但体内湿邪未除,往往转移他处发作。有时湿毒内收后,再次发作,病情反会加重,这样疗程会更长。如临床曾遇一湿疹患者,先是患足趾部湿疹(脚气)。因嫌瘙痒,急用枯矾面外搽,局部经收敛后虽有好转,可是1周后又患上阴囊湿疹,比在足趾部更加瘙痒难忍。所以治疗此病。必须因势利导,以祛湿邪外出为上策。湿疹虽为皮肤局部疾患,但亦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找出内在联系。从根本上着手治疗,应以内服药为主,疗效才易巩固。只有在体内湿邪将净的情况下,适当外用些收敛药,方不致遏邪于内也。 湿疹用药规律:①流黄水,清水:冬瓜皮、冬瓜子、赤小豆、薏苡仁、赤茯芩淡渗利湿。②感染化脓: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抗菌消炎。③瘙痒:桃仁、当归尾、苍术、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活血,燥湿,利湿止痒。④小便短赤:山栀子、淡竹叶、赤茯苓、滑石清热利尿。 【方源】 《临证医案医方》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1..名老中医的秘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