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级训练】赛会制比赛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保持 | 足球体能教练网

 皇佳书院 2017-07-29

编者注:赛会制比赛就是像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比赛,这种比赛要求运动员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表现出最好的竞技状态。也就是说,你平时表现的再好,“关键时刻”表现不出来也是白扯。现实的问题是,运动员平时练得很好,但比赛状态却不尽如人意。除开其它因素外,如何在赛前进行“减量调整”是影响竞技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国家队而言,漫长的联赛结束后/或过程中,队员其实“身体能力”在一定水平,而此时“疲劳积累”占据优势,如何让“此涨彼消”则是教练员考虑的重点。否则就可能出现去年荷兰国家队伤兵满营,欧洲杯不出线的情况(虽与今日话题不同,但大致道理相当)。

正文

对于足球项目而言,大多数赛会制比赛是在长时间的赛季后进行的。为了让运动员在赛会期间处于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很多国家采取提前结束国内联赛的方法,从而让运动员有一段时间进行休息和体能重建。另外一种方式是推迟联赛结束时间,从而让他们在保持竞技状态的同时参加国家队的比赛。这两种策略孰优孰劣尚存在一定争议,目前仍无科学文献确定性地表明什么是赛会制比赛最佳竞技状态获得的最好策略。

班斯博等描述了丹麦国家足球队备战2004年欧洲杯的准备期训练计划。在联赛结束后运动员首先休息了1-2周。之后,进行了18天的集训(分为2个阶段,每个阶段9天)。在两个训练阶段训练强度总量基本相同(即,保持训练强度),但是在第2个阶段总训练量下降(即,训练量逐渐减少)。这种方式与Mujika和Padilla对于个体运动员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一致。然而,班斯博同时也指出,由于在高强度技战术训练课中每个运动员所承受的负荷存在很大差异(即使这些技战术训练不是专门为体能训练所设计的),因此,教练员需要细致地评价运动员个体所承受的负荷。

Ferret与Cotte指出,法国国家足球队在1998年和2002年世界杯前的准备方式不同。1998年世界杯,法国队获得了冠军。4年后,球队则很早被淘汰出局(一场未胜,一球未进)。作者认为,在1998年,该队在小组赛比赛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备战,当时训练被分为两个阶段,并有2周的调整。其中前期为高强度训练期(包括热身赛)和中量训练期(使用运动员消除由训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保持业已获得的训练适应)。但在2002年,比赛前运动员只集训了8天,医学和生化指标表明,在赛季结束后,这些运动员非常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很难设计出一个由两个阶段(体能强化-调整)组成的训练计划。

上述文献表明,为了使球队获得最佳竞技状态,理想的情况是,球队的准备期应该在第一场比赛的数周前开始。首先在赛季结束后进行一定的休息,然后进行体能重建,最后,在赛会开始前进行“低训练量、高训练强度”的赛前调整。

然而,实事上也存在与上述观点相悖的“准备“方式,且最终获得成功的例子:1992年,丹麦替代南斯拉夫参加欧洲杯,被最终获得了冠军。当时,球队中有一半队员已经在海外联赛结束后休息了3-5周,另一半队员则正在参加国内联赛。因此,国家队在比赛前只有6天的准备时间。根据Bangsbo(1999)的观点,丹麦队的成功由于他们在生理及心理上没有耗竭。因此,他认为在长期、艰苦的赛季后,再进行赛前准备和高水平的国际比赛往往会导致运动员的耗竭。

总之,赛会制比赛前的准备有不同的方式。但,无论如何,为了能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教练员应该考虑生物学因素、技术因素、战术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学因素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