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AMI临床监护与观察治疗要点

 花开fugui 2017-07-30

一、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二、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三、AMI监护和治疗

1.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

2.镇静止痛

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3.调整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水量掌握

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

(2)溶栓治疗

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

5.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 抗凝治疗:普通肝素、 尿激酶、链激酶、低分子量肝素。④.他汀类药物应用。⑤.β受体阻滞剂。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 。

6.抗心律失常

临床各种心律失常对应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安装起搏器等等措施,若发生室颤,尽快电除颤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 

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静脉滴注,如能维持血压,可在严密观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钠。药物反应不佳时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不适于PCI,应考虑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编者:河南宏力医院 刘泽超

 

 

 

参考文献:

1. 伏蕊,杨跃进,窦克非等.中国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诱发因素的差异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4):298-302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05-720





精彩内容推荐

  1. 指南|心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的治疗

  2. 最伤害血管的7种行为,你中招没?

  3.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的实施及注意事项

  4. 心脏康复专科护士都做些啥?

  5.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护理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