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尘世 | 父亲送我的一双布鞋

 圆角望 2017-07-31


父亲老了,做不了鞋了。这双圆口布鞋是那年回老家时他从脚上脱下来给我的。在父亲眼里这是一双体面的鞋,是可以穿得出去的。




我喜欢穿布鞋,改不了农民本色。

  

布鞋的特点是轻巧、透气、让脚。每天到单位上班,放下包,坐在靠椅上,我一面打开电脑,一面将皮鞋脱下,下意识地靠脚的记忆在桌子底下找到布鞋、穿好,然后烧水、泡茶,开始一天的工作。

  

那天中午,我穿着布鞋去学校食堂吃饭,忽然想,这双布鞋断断续续穿了好几年了,底子还好吗?抬脚一看,果然发现布鞋的后跟外侧已磨出了轮胎的内线。我忽然心疼起来,赶紧把鞋换下,细心包裹收藏起来。

  

这双圆口布鞋是那年回岐山老家探亲时父亲从脚上脱下来送给我的。以前,我每年回家,临走前父亲总要送我一些他亲手做的东西:装一瓶母亲酿制的老陈

  

醋,或煵一罐臊子,或爆炒些红辣椒用铁碾槽碾细,装在塑料袋里让我带上。现在父亲年纪大了,患糖尿病20多年,眼力不济,行走也需要扶拐杖,母亲更是半身不遂多年,他们已无力再为我们做事情了。

  

过去的农民,家底薄,什么都得自给自足。粮食自不必提,衣服鞋子都靠父母亲手制作。父亲手巧,会绱鞋,这在村里的男人中并不多见。母亲纳好鞋底,做好鞋面,父亲便利用阴雨天农闲时间在屋子门口借光的地方放上一只小方凳,坐在那里绱鞋。鞋夹子像个“A”字,有40公分高。父亲将要绱的鞋放在夹子上面,戴上眼镜,拿上锥子,在大一号的两根针上穿上麻线绳子,从鞋底两侧对着穿绳引线,由于绳子有两根,所以绱好的鞋子很结实。鞋子绱好后,父亲从放在一旁装楦头的攀笼里挑出合适的鞋楦,用榔头将楔子别紧,放在窗台上或柜子上,然后再绱另外一只。以前父亲和母亲给我们制作的布鞋多是方口的,也做棉鞋,鞋面和鞋里之间垫了旧棉花。

  

现在父亲老了,80多岁,做不了鞋了。那次我回家,临走前父亲从自己的脚上脱下这双布鞋,说:“这鞋我才穿,你带去穿吧。”我的脚与父亲的脚一样大。在父亲的眼里,这是一双体面的鞋,是可以穿得出去的。这双鞋是四弟媳妇给父亲做的,老式胶皮车轮裁剪的底,平绒鞋面,既结实耐用,又轻巧体面。我没有推辞,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这双鞋。我知道,这是父亲的一片心意。

  

我穿着这双布鞋在学校上班,在校园散步,大家看了都很羡慕。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