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杂岩斜区肿瘤手术处理

 liusht 2017-07-31

颅脑岩骨斜坡部位的病变,常见的表现为:岩骨斜坡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胆脂瘤、脊索瘤等。因为病变处于中颅窝和后颅窝,位置深,毗邻脑干等重要结构。临床上手术困难,既往需要中颅窝和后颅窝联合入路或者分期手术切除肿瘤,不但增加了患者的风险,也加大的治疗难度和费用。

小知识

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目标:Simpson 1957年将脑膜瘤手术分为5级。Ⅰ级:肉眼全切除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膜、异常颅骨和肿瘤起源的静脉窦。Ⅱ级:肉眼全切除肿瘤,电凝附着的硬膜。Ⅲ级:全切硬膜内的肿瘤。Ⅳ级:部分切除肿瘤。Ⅴ级:只做减压术和(或)活检。大脑凸面脑膜瘤应做到SimpsonⅠ级切除,可将受累的矢状窦壁切除,做窦的重建;颅底的脑膜瘤要做到SimpsonⅡ级切除。脑膜瘤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放疗(包括伽玛刀)仅能作为手术切除不彻底的一种补救措施。

脑膜瘤切除越彻底,复发率越低,我们体会选择脑膜瘤手术入路也非常关键,一些常规入路(后颅窝入路)只能做到Simpson II级切除,如果采取特殊入路(颞下入路),可以做到Simpson I级切除,避免复发。随着显微外科的进展,特别是对相应部位的解剖研究,在临床上,对岩骨斜坡的脑膜瘤,根据后颅窝病变的大小和位置,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手术策略:

1

推荐策略:

颞下经小脑幕(适合后颅窝病变小,仅靠小脑幕下者,可以切除接近面听水平肿瘤,可以替代策略2):采用颞下入路,在处理中颅窝病变的同时,通过颞下,切开小脑幕,(经小脑幕),一期切除后颅窝的病变。

2

推荐策略:

颞下经岩(Kawase入路:适合后颅窝病变大,接近面听水平者):采用颞下入路,在处理中颅窝病变的同时,通过颞下,切除岩骨尖部(Kawase入路),一期切除后颅窝的病变。

3

策略:

乙状窦前入路(由于操作复杂、损伤大,近年来逐渐被策略2替代,但是其仍适合于岩骨斜坡病变,后颅窝病变主体位置偏低,到面神经水平以下者)。

4

不推荐策略:

中颅窝、后颅窝联合入路或者分期手术(目前此入路仍被许多神经外科医生采用,创伤大,效果差)。

我们对颞下入路进行过深入的解剖研究,近些年开展了颞下经小脑幕和颞下经岩骨手术入路,下面是我们通过策略1完成的岩斜脑膜瘤病例,术中均达到Simpson I级切除。

典型病例一

术前磁共振MRI增强显示中颅窝岩骨尖部和后颅窝(小脑幕下、斜坡)病变,术后1天磁共振复查显示肿瘤全切,无残留,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没有不良症状发生。通过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一次手术全切病变,避免分期二次手术的痛苦。



典型病例二

术前磁共振MRI增强显示岩斜区病变,后颅窝病变累及面神经水平,如果需要全切病变,可能需要经岩骨入路,增加更多的手术风险,但是我们沿用改良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行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术后1天磁共振复查显示肿瘤全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没有不良症状发生。该入路方式相对于传统乙状窦后入路,既可以减少后颅窝神经的损伤,还可以更好的处理脑膜瘤基底,达到Simpson I级切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