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宋朝没有秀才这一说?

 思明居士 2017-08-02

为什么宋朝没有秀才这一说?

众所周知,明清科举有县府院(道)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共四个大级别,有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共五个级别的读书人。其中,童生虽然不是正式的功名(未进学),但是也要县府两试通过才能取得这一身份,在社会上也可以自称“学生”、见官不跪了。

而宋朝的科举只有解试(州府主持)、省试(礼部主持,相当于会试)、殿试三个级别,凡是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去参加宋代科举的第一级考试——解试,这与明清有着很大不同——在明清要事先通过县府院三试取得“秀才”功名才能参加乡试。所以,在大宋朝是没有“童生”、“秀才”这两种级别的读书人的,或者说,任何没有功名的读书人都可被称为秀才(注:但是在唐朝,秀才科是比进士科更厉害的科目,而明经科则是更加容易的科目,有句话叫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代的大政治家狄仁杰也仅仅是明经出身而已)。

解试通过就是举人,可以参加省试。但是如果省试没有考中,下科还得从解试考起。也就是说,在宋朝,“举人”这种功名是一次性的,正常情况下保有期为一届三年。

为什么宋朝没有秀才这一说?

在宋初,即使过了省试也未必能中进士。直到宋仁宗时期,有个叫张元的因屡次参加殿试失败愤而转投西夏,后官至西夏“宰相”。该宋奸为西夏出谋划策,极大地祸害了宋朝。为避免这种读书人卖国投敌的意外再次发生,宋仁宗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下诏:“进士殿试,皆不黜落。”从此,贡士参加殿试必中进士,殿试变成了进士排名考试。明清时期沿袭了这一规定。

另,常有人说苏东坡参加殿试中了榜眼,还说本来他该中状元,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苏轼的试卷是欧的学生曾巩的(宋代的省试开创了“糊名制”),为避嫌他把该试卷的答主降成了进士第二名(即“榜眼”,陆毅那一版的电视剧《苏东坡》也这么演)。其实这是以讹传讹,不管欧阳修避嫌的事是真是假,但苏轼终究只是他们这一科省试的第二名。然而,决定进士名次的是殿试,殿试时东坡先生的名次并不高,好像都跑到三甲(一百名开外)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