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察中的无为才能根除旧习性

 圆二书斋 2017-08-03

    在练习觉察时,我们仅仅是去观察内容及各种感受。至于是什么原因引起某种感受,并不重要;只要了解到,每个感受都是一种内在变化的呈现,就已经足够了。这种变化可能是源自于身体,或心理;身、心是相互依存而运作的,通常是很难加以区分。心理上所发生的任何事,很可能反映在身体上,反之亦然。

     心需要靠活动来维持意识的流动。这个心的活动,就是习性反应。心识的生起,是源于盲目的习性反应;每一个心灵的习性反应,都是心识流动的动力。身体在一天当中,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食,而心却时时刻刻都需要新刺激。若是没有刺激,心识之流片刻也无法继续下去。我们不断重复此刻的反应,并且不断给自己的心提供新的食物,如此一刻接一刻地继续下去。这就是心不能息止的状态。
     必须经由觉察训练,才能学会不再起习性反应。只有在觉察中保持无为,在当下这一刻,不再制造新的习性反应,不再给自己的心提供新的刺激。这么一来,心识之流会发生什么事呢?心识之流当然不会立刻停止,相反的,为了让心识之流继续流动,过去累积的某些习性反应,就会浮上心识的表层,旧有的习性反应反而会更多的生起,心识因此又可以延续到下一刻,并在身体层面呈现,使我们体验到身体上的某种感受。
     然而,如果不愉快的感受生起,只要不顺应旧的习性反应,就不会制造新的习性反应,而这个从过去累积旧习中生起的习性反应,就会消逝而去。在下一刻,另一个过去的习性反应,又再以某种感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样的,如果我们不起反应,它就会灭去。就像这样,我们保持无为,让过去累积的旧习性反应,升到心识的表层;一个接一个的旧习性,会以各种感受呈现出来,借由对这些感受保持觉知与无为,我们得以渐渐根除旧有的习性反应。
     只要嗔恨的习性仍然存在,每当面临生活中不愉快的经验时,潜意识的习气就会生起嗔恨的反应;只要贪爱的习性反应尚未根除,任何愉快的情境,都会再次产生贪爱。觉察训练可以渐渐改变这些习性反应。每次练习觉察,我们都会一再经历到愉快和不愉快的感受。以无为的平等心观察每一个感受,我们得以逐渐消弱并且除去贪爱、嗔恨的习气。在某一种习性反应被根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那一种痛苦了。而当所有的习性反应一个接一个地被根除之后,心就完全解脱了。精通这个过程的圣者曾说过:习性本是无常,生灭为其本质。若其生起,并被根除,就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每个习性反应生起又灭去,在下一瞬间又再度生起,如此循环不已。如果我们能培养智慧,并且开始客观地观察,这种循环就会停止,开始根除习性反应。只要我们不起新的反应,一层又一层的旧习性反应就会生起,并被根除。能够除去多少旧的习性反应,就能享有多少的快乐,享受从痛苦中解脱的快乐。
     由此清除过去的习性。我们一生当中每个片刻,都不停地在产生习性反应。现在,借着保持觉知以及无为,我们开始在某些片刻,不再起新的反应,不再为习性产生任何助力。无论这些片刻是如何短暂,都是非常强而有效的,因为它们带动了反向的运作过程,也就是净化的过程。
     想要启动这个净化的过程,必须真正做到“无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确确实实不再生起任何新的反应。无论所经历到的感受,其起因为何,我们只是以平等心观之。如同点亮一盏灯,就能驱除一室的黑暗,觉知与平等心的产生,就自然能够清除旧的习性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