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进入我校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自觉性和习惯性都较差,学习成绩提升慢,进而学习信心不足。为改变这一现状,我校化学教研组引进了题组教学法。 题组教学法是指在进行某一知识点教学或某一特定目标训练中选取一组或几组代表性强、能系统训练该内容的习题,将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教师精讲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提高。 在题组训练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设计有梯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得以训练,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我举例来谈一谈: 一、梯度题组,化难为易题组一:能说明N(2g)+3H(2g) 1.每消耗1mol N2,同时消耗了3mol H2。 2.每消耗1mol N2,同时生成2mol NH3。 3.每破坏1molN≡N,同时形成3mol H-H。 4.在60s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5.在90s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题组二:能说明N(2g)+3H(2g) 1.某一时刻混合气体总压强不变。 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3.某一时刻容器内温度不变。 学生通过这一题组的训练,由浅入深,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理解了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深刻认识了化学平衡特征:1.逆,2.等,3.动,4.定,5.变。特别是“等、定”二字的深刻内涵。 二、关联题组,举一反三高中化学中有一些化合物性质相似或相近,将这些相关知识编成题组,集中训练,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知识解答的准确性,有助于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题组三:SO2与CO2性质具有相似性。 1.如何鉴别SO2、CO2两种气体? 2.如何检验SO2中混有CO2? 3.如何检验CO2中混有SO2? 4.如何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通过以上题组训练,加深了学生对SO2和CO2的共性和特性的理解。 三、比较题组,活化思维在学习新知时,可以有意识地抓住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活化学生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组四:相同温度下 1.0.1mol/L盐酸溶液和0.1mol/L醋酸溶液,谁的PH小? 2.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0.1mol/L氨水溶液,谁的PH大? 3.P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谁的浓度大? 4.P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谁的浓度大? 四、综合题组,以点带面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将与之相关联的知识设计成题组,集中训练,有助于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题组五: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 1.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g)+3H(2g)2NH3(g);△H=-92.2kJ/mol。 有关键能:N≡N:946.5KJ/mol;N-H:391.0KJ/mol;则H-H键能为________。 3.500℃、50Mpa时,在容积为VL的定容器中加入nmolN2、3n molH2,反应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反应前与平衡时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 4.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 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取新型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本题以合成氨的相关知识为主线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计算、键能的概念、电极反应的书写等重、难点知识,综合考查学生对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题组教学法达到精讲精练的效果,减轻了师生的负担。题组教学法的推广和应用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