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深蹲要求蹲的越深越好?

 静幻堂 2017-08-06

深蹲的深度对安全性和力量来说,全幅度深蹲是首选的下半身训练动作。正确的深蹲不仅对膝盖来说是最安全的练习,而且相比其他的腿部练习,它能够使膝关节更稳定。正确的深蹲意味着要蹲的深-需要髋部下沉到低于髌骨顶端所在水平面的位置。所以正确的深蹲动作是全幅的。

任何达不到这个深度的深蹲都属于部分幅度的深蹲。部分幅度的深蹲在给膝关节和股四头肌施加压力的同时,其实也并没有给同时,其实并没有给臀肌、内收肌或者腘绳肌施加任何压力。在全幅度深蹲中,举重者膝关节外展,髋部后坐,背部在下蹲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正确的角度,并能够借助髋部的驱动起身。这就是使腘绳肌、腹部沟肌肉和臀肌都处于负载状态。在深蹲的最低点,髋部处于紧张状态,这时骨盆会与躯干一同前倾。在这个全幅度深蹲姿势中。下图所示

作用在膝关节的肌肉活动。在全幅度深蹲(A)中,股四头肌产生的向前的拉力被腘绳肌产生的向后的拉力平衡。深度是关键-在部分幅度(较高)的深蹲(B)中,主要是股四头肌在起作用,因此缺少平衡性。

以下几个肌肉群会达到完全伸展的状态。内收肌、臀肌和外旋肌,在这里,腘绳肌的主要功能是等长收缩,因为在下蹲的时候其长度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腘绳肌虽然在努力地做工,和其他参与该动作的肌肉群一样。但他们并不会感到很酸痛。在深蹲的最低点,紧绷的腘绳肌和其他处在离心拉伸状态的内收肌,臀肌和外旋肌提供了轻微的回复力。就像“反弹”一样,这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牵张反射。拉伸产生的张力会将胫骨向后拉同时还能够平衡股四头肌前部连接在胫骨结节上产生的拉力。腘绳肌借助来自股四头肌、内收肌和臀肌的助力,并通过髋部的伸展完成了它们的任务。

大多数人会在深蹲时尝试采用挺直躯干背角更接近垂直的姿势-这就是部分深蹲的姿势,下图所示

这样大家多深蹲的深度了解更多了吧 进行深蹲最好是全幅哦 ^o^

 58
 踩
 11评论
 分享

其实不是越深越好,要领:

1.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2.下蹲时撅屁股,就是提臀,以保证你的背是直的,而且不会让你的膝盖位置前移

3.小腿尽量与地面垂直

4.下蹲的位置以臀部与膝盖批评为准

以上是个人总结的经验,既可以最大的锻炼腿部力量,又能够保护膝盖。

下蹲不宜过深,因为当你的臀部位置低于膝盖的位置后,膝关节会承受过大的重量,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经常在健身房看到有人一蹲到底,起来的时候由于重量过大导致腿部变形、膝关节内收或外翻,双腿发抖,并伴随着惨烈的嘶吼。这样既达不到力量的目的,同时对膝盖也是一种摧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